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如何合理合法地选取地震动参数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地震动参数的取用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取用,并充分考虑行政与地震动区划之间的差别。本文主要以张家口地区为例探讨如何正确选用地震动参数。  相似文献   
162.
结合以往的研究对发现于甘肃马鬃山地区公婆泉盆地和俞井子盆地的恐龙化石进行了总结。基于恐龙化石的产出层位和组合成员的相似性,将两地的恐龙归入同一个恐龙化石组合——马鬃山恐龙化石组合,其时代为早白垩世阿普特中晚期—阿尔布早中期。另外,通过与辽西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的恐龙化石进行对比,归纳出该组合的特点。马鬃山恐龙化石组合对深入研究中国北方早白垩世恐龙化石的演化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3.
标山东早石炭世二长花岗岩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标山东一带,其岩体特征对研究红石山—百合山蛇绿岩带属性及北山地区北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岩石化学分析显示标山东二长花岗岩总体呈富硅(ω(SiO2)=71.68%~73.44%),贫铝、镁铁(ω(A12O3)=13.27%~14.00%,w(MgO)=0.39%~0.70%,ω(Fe2O3+FeO)=1.87%~2.40%)的特征,属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955~1.009)、高钾钙碱性系列(ω(K2O=3.65%~4.74%,σ=1.86~2.33),具I型花岗岩特征;轻稀土富集,δEu具弱或中等负异常(δEu=0.60~0.83),稀土配分曲线右倾;富集Th,Rb,Hf,La等不相容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其形成于板块碰撞前的岛弧环境.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标山东二长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323.6±2.8 Ma,表明其形成于早石炭世.结合区域背景分析,认为以红石山—百合山蛇绿岩带所代表的洋盆在早石炭世尚未闭合.  相似文献   
164.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城市西宁2015—2017年O_3质量浓度和各气象要素数据(紫外辐射、最高气温等),分析近地面O_3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臭氧平均质量浓度呈现单峰型日变化规律。每年6—8月O_3质量浓度最大,12月至翌年2月最小。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统计分析,6—8月污染天气O_3占首要污染物总天数的72%。O_3与NO_2、CO呈极显著负相关,臭氧日最大1 h平均质量浓度与紫外辐射、日最高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平均气压、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日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显著。不同季节不同高度风速大小和风向频率对O_3质量浓度影响不同,500 h Pa盛行风向以WNW为主时有利于扩散。2017年青海省大部地区O_3月平均质量浓度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变化趋势。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地区,O_3质量浓度升高越早。降水量的差异对O_3质量浓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5.
黑龙江省冻土活动层厚度年际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冻土活动层是冻土地区地层内水热交换最为活跃的区域,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黑龙江省气候环境独特,冻土活动层受到地理位置(坡度、坡向及高程)、下垫面因素(地表土壤含水量、植被、积雪)及太阳辐射(地表反照率、土壤感热及潜热通量)等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通过灰色关联、相关分析、趋势度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年内尺度上,冻土活动层厚度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及植被的影响较大;年际尺度上,冻土活动层与积雪、植被、潜热通量呈负相关,并在不同的区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感热通量呈正相关,并在部分区域呈极显著正相关。近30 a来冻土活动层及各影响因素在各区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各影响因素对冻土活动层厚度影响程度不同,由高到低依次受到潜热、土壤含水量、植被、感热及雪深的影响,特别是潜热对冻土活动层厚度长期变化的贡献率达到35.09%。这种现象与东北地区独特且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近30 a来各因素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泥河湾盆地43条剖面和6个钻孔晚新生代地层和微体古生物(介形类和有孔虫)的调查研究,发现非常丰富的介形类,计26属70余种,有孔虫4属4种,其中介形类自下而上可明显地划分为5个组合带:(1)Potamocypris plana-Candoniella-Ilyocypris组合带;(2)Leucocythere-Ilyocypris-Candoniella组合带;(3)Leucocythere-Cytherissa-Limnocythere组合带;(4)Ilyocypris-Limnocythere flexa-Limnocythere dubiosa组合带;(5)Limnocythere dubiosa-Limnocythere sancti-Patricii-Ilyocypris组合带。按以上5个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第1组合带及所含地层红崖村组和石匣组的时代为上新世;第2~4组合带及所含地层泥河湾组的时代为早更新世;第5组合带为中-晚更新世,分布于虎头梁组和许家窑组,虎头梁组置中更新世为宜,许家窑组为晚更新世。根据5个介形类组合带和有孔虫的分布及介形类的始现、繁盛、兴衰的演替特征,对泥河湾古湖和盆地的形成经历了上新世的起始,早更新世早期的扩展,中、晚期稳定、发展、湖面最大,中更新世向西部退缩和晚更新世消亡、桑干河水系形成五个发展阶段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7.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工作已经临近尾声,如何做好后续数据采集及变化检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对地理国情普查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分析、对比,为地理国情普查更新、变化检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8.
东、黄海底拖网渔业渔捞努力量修正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捞努力量在渔业资源研究中是一个重要参数。在以往的东、黄海底拖网渔业资源研究中,投网次数常作为渔捞努力量的度量单位。在底拖网渔业中有很多影响渔捞努力量的因素,其中船型大小、实际捕捞时间的长短以及网具改进是主要因素。本文针对这三个因素应用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的资料,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法,并对修正后标准渔捞努力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9.
卵胎生硬骨鱼褐菖鮋胚胎及仔鱼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菖鮋(Sebastiscus marmoratus)胚胎和早期仔鱼在卵巢中发育.胚胎发育的营养靠自身卵黄提供.定期从褐菖鱼由雌鱼体内取出正在发育的胚胎或仔鱼,结合体外培育方法观察胚胎及仔鱼的发育特点.从受精卵发育至孵化,胚胎发育期可划分为18期.仔鱼孵出后继续在母体卵巢腔内发育,直至仔鱼开口后离开母体.因此,雌鱼怀胎期长达12d[(15±1)℃].产出的仔鱼大部分器官已建成,卵黄囊即将耗尽,不久开始摄食.实验表明,胚胎和仔鱼在体外培育可以正常发育,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速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0.
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可以测定松散土体真实给水度和毛细负压值的实验仪器,它能测定天然状况下原状土体的给水度和毛细负压值,并能很好的反映出给二者随地下水位埋深变化的特点。选做的均质土体的给水度和毛细负压值测定实验,验证实验仪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