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14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32.
安徽月山地区成岩—成矿作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安徽月山地区的成岩-成矿作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一定的典型性。本文论述了月山地区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探讨了岩浆岩及岩浆演化的成矿作用显示,并从成矿地球化学角度深入研究了闪长质岩浆(岩)对两类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贡献,从而确定了月山地区成岩-成矿作用的内在联系,评价了岩浆岩体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33.
安徽月山地区闪长岩类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徽月山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成岩-成在放区段。本文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和阐明了月山地区闪长岩类的形成环境、物质来源、源区特征、岩浆形成与演化机理等。  相似文献   
34.
中国黄土与红色粘土记录的地磁极性界限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由蓝田、陕县、洛川、西峰、平凉、兰州及靖远等剖面获得的古地磁研究结果.主要结论为:1.中国黄土剖面记录了Brunhes正极性带与Matuyama负极性带,Brunhes/Matuyama极性转换过程位于第8层黄土(L8).在段家坡黄土剖面该转换过程对应的地层厚度为0.375m,持续时间约6000a.转换过程由3次极性变化构成,每次经历的时间约为400a.2.Jaramillo正极性亚带(J)位于标志层L9至L15之间,大约S10-S13位置.3.Olduvai正极性亚带(O)对应的地层为S27-S334.Reunion正极性亚带(R)由两部分组成,在蓝田段家坡黄土剖面分别位于L36和S385.Matuyama负极性带与Gauss正极性带界限(M/Ga)位于黄土和红色粘土交界处,中国黄土的底界年龄为2.48Ma左右.黄土与红色粘土为整合接触关系.6.黄土下伏的红色粘土记录了Gauss正极性带,Gilbert负极性带和古地磁年表编号5(Epoch5).  相似文献   
35.
详细介绍了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测量质量的组成形式、各机构的职责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特殊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6.
大跨径桥梁挠度观测方法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大跨径桥梁挠度观测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对各种观测方法从测量精度、测量速度和测量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指出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相似文献   
37.
介绍长江南京河段高程异常模型建立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实测数据对多种方案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并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经验证,所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8.
多级汇水盆地的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级汇水盆地在频率城(或波数域)中的频率差异,通过滤波方法逐级分离,并提取它们,实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9.
中国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的地学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东部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受新构造运动以来的权造-沉积特征、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亚洲季风等地质背景控制。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区域地质分类,按其成因可分为就地起沙型、风沙型和土地粗粒化型等3种类型。其中,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东部毛乌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内,流经这些沙地的古河道,广泛发育河湖相砂质沉积物以及以砂质沉积物为母质的土壤分布区。风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上述沙地的边缘地带,如毛乌素沙地以南的覆沙黄土区等。土地粗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河北坝上草原-河北坝上草原,其土壤类型多为含砾沙土,其土壤母质为基岩风化壳、残坡积或冲洪积物。荒漠化发展趋势上,尽管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在毛乌素、科尔沁和浑善达达沙地的局部地区均有所逆转,但总体上,在北方广大地区,主要以地表土壤粗化为主的荒漠化和风沙型荒漠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上述不同类型的沙质荒漠化,总体上受地背景控制。其中,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沉积特征控制着不同类型荒漠化的区域分布,气候变化控制着荒漠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则是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40.
周园  李卫东  岳新宇  田力 《地震》2001,21(4):148-152
扼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结构及Internet网络应用中的数据服务。国家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网络中心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安全。介绍了Internet提供的服务;网络中心与Internet的2个出口以及它提供的DNS、FTP、E-MAIL、WWW等服务。重点介绍网络中心的防火墙安全及防火墙的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