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212篇
地质学   695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01.
本文在泰勒课程开发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导、研、展、评”四段式研学课程设计模式,结合五台山地理研学资源,从学生的知识和信息储备、研究性学习探索、学习成果展示、全方位评价等方面展示了课程设计过程,以期为研学课程设计及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02.
利用多台方位角计算震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台地震事件的方位角确定震中经纬度,可以较好地弥补因地震震相分析不准带来的弊端,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能够更加精确地确定黑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M1≥4.5级的近震和地方震的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903.
旬阳烂木沟地区处于南秦岭造山带金及多金属成矿带的东段,该区下志留统经过多年的金矿勘查,找矿取得了一定突破,发现并探明了烂木沟金矿床。以往对烂木沟地区以西成矿带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控矿因素的研究较多、观点各异,但对烂木沟地区金矿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为解决该区今后找矿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在分析研究近年来烂木沟地区金矿勘查资料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现代造山带理论,对金成矿区域构造背景、矿区地层、岩石、构造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粗浅研究,指出下志留统第二岩性段黑色岩系是烂木沟地区金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南秦岭印支—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使巨型推覆断裂带之间的构造岩片发生大规模基底滑脱、逆冲推覆作用,是烂木沟地区金矿形成的动力学来源;黑虎庙韧性剪切带是烂木沟地区金富集成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糜棱状石英黑云母片岩叠加黑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蚀变是该韧性剪切带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904.
四川盆地白垩纪—古近纪发育了大量沙漠沉积,是恢复古风向与重建大气环流样式的宝贵证据.通过对四川盆地古近纪柳嘉组大型风成沙丘前积层倾向的系统测量,参照当时的古纬度、古方位及大气环流模式,恢复了四川盆地古近纪的古风向,重建了当时的大气环流样式.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古近纪盛行西风,受西风带控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四川盆地白垩纪早期由东北信风带控制,晚期由西风带控制,古近纪早期则继承了白垩纪晚期的大气环流样式,仍由西风带控制,其大气环流样式的转换大约发生在晚白垩世中期,至少在古近纪柳嘉组沉积时期,东亚季风尚未建立,四川盆地仍为行星环流控制.  相似文献   
905.
吉林省东部地区以图们江构造带为界,其东西两区在生物地层、沉积建造和构造样式等诸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石炭、二叠系的差异最为明显,三叠系的差异性明显变小。延边西部及吉林中部地区属于吉中地体,而延边东部地区则属于珲春地体,两者拼合的时间为T1-2,图们江构造带是主拼合带。  相似文献   
906.
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等GPS观测结果表明 ,相对于稳定的阿拉善地块 ,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邻区现今地壳运动具有如下特征 :①甘青块体西部以北东向挤压运动和地壳缩短为主 ,其中柴达木盆地南缘 8mm/a的北东向地壳运动几乎全为柴达木盆地的压陷沉降和祁连山地的上升缩短所吸收 ;②柴达木盆地以东的甘青块体中、东部表现为整体的顺时针刚性旋转运动 ,其旋转北边界为毛毛山—海原走滑断裂带 ,旋转角速率为 0 .135°/Ma ;③受甘青块体顺时针旋转运动的耦合影响 ,鄂尔多斯地块表现为逆时针旋转运动 ,两者的耦合边界为北西向的六盘山断裂带 ;④海原左旋走滑断裂带和祁连北缘逆冲断裂带构成了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边界。  相似文献   
907.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2005年年初,该县一度出现了一哄而上非法开采铁矿的局面,对矿产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河南日报>对此进行了批评性报道,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随之暂停了南召等四个县的矿业权证办理工作.这一下子使南召的领导层震惊了,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在南召拉开了大幕,并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时过几个月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张和儒副厅长到南召检查工作,看到治理整顿成果时,感慨地说:"南召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抓出了气势,抓出了成效,几个月的工作相当于以前几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908.
909.
邹晓亮 《测绘科学》2021,46(7):44-50,83
针对商用激光传感器Optech LiDAR Titan系统获取的多光谱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地物分类试验的探索,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的多光谱激光LiDAR点云数据地物分类方法.新数据源多光谱激光点云具有多通道和多次散射回波的典型特性,生成感兴趣的热力图,根据热力图特征值和nDSM辅助数据进行感兴趣地物分类.采用CNN模型学习结果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OBIA分类方法相结合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化,并用随机采样参考点对地物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解决CNN模型分类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问题.实验表明,地物分类整体精度OA达到89.8%,Kappa值0.858,该方法在多光谱激光点云地物分类方面具有稳健性、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910.
基于Python语言,设计了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属性检查软件,并针对性地设计了"字段置空"、"VERS值修改"两个批处理工具,以解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质量检查中费时、费力的困扰,以及疏忽和遗漏的局限.该软件界面直观清晰,元素排列有序,操作简单方便,且能按需随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