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集成变权与约束性模糊CA的城镇用地扩张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变权理论、模糊理论、规模及空间约束等,构建了基于变权的约束性模糊元胞自动机(CA),用于城镇用地空间管制边界的模拟,并以太仓市区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太仓市区城镇用地扩张首先通过内部填充,再进行外部扩张,体现了紧凑式发展模式,其发展方向符合"十一五"规划要求。研究表明,该模型不仅能解决城镇用地扩张的合理规模问题,同时也可灵活处理不同因素的作用程度及空间选择的模糊决策问题,故可更好地满足土地利用规划的需要。  相似文献   
402.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 (SR-XRF)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analyzing of Chinstrap penguin ( Pygoscelis Antarctica) cortical bone. The method enabled the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Ca and P concentrations and the Ca/P ratio in cortical bon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 ( 1 ) there is the bone site-related difference for Ca and P concentrations. The mean values for the investigated parameters ( on a dry-weight basis) are: 30.7% (Ca) and 14.9% (P) for the femoral cortical bone, 21.4% (Ca) and 11.5% (P) for wing cortical bone. (2) The variation for the Ca/P ratio in cortical bone is lower than those for Ca and P separately. This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evious report that the specificity of the Ca/P ratio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a and P concentrations and is more reliable for the diagnosis of bone disorder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further studies be conducted to establish norreal values of Ca, P and Ca/P ratio for polar animal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bone disorders.  相似文献   
403.
宗海图是用海项目确权、范围界定的重要载体,考虑到宗海图编绘过程中各制图要素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宗海图编绘规范中关于比例尺、地图注记和图式等相关要求,结合在Auto CAD软件中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期望以此实现宗海图编绘过程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404.
近年来,先后开展了长江中下游长达1 643 km范围的GPS C、D级控制网点的修复工程,面对时间紧、埋石与观测工作量大、施工涉及区域较长等诸多问题,采用分组平行进行的施工组织方式,在确保测量精度下同时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工程成本,本文对此经验与创新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5.
基于ArcEngine控制点查询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对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数据库、系统功能进行详细设计。系统结合莆田市控制点成果管理需要,采用Visual Studio.NET语言实现控制点保存、批量入库、批量导出、查询、点位分布可视化、点之记可视化和打印等功能,并阐述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06.
东昆仑东段浪木日上游早古生代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东昆仑东段郎木日上游最新识别出榴辉岩,其野外产状为透镜状、块状,与围岩呈断层接触。含榴辉岩的变质带宽1~3km,榴辉岩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组变质岩及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中,榴辉岩相岩石组合为榴辉岩和榴闪岩。榴辉岩相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石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矿物温压计估算出榴辉岩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650~750℃,p=1.8~2.0GPa,在石榴子石Alm+Spess-Pyr-Gross三角图解中落入C型榴辉岩区。榴辉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大部分具有扇形分带或杉树叶结构,少数具有弱环带结构,31颗锆石Th/U值较低(0.06~0.135),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明显分为2类,一类谐和年龄值为431.9±2.3Ma,代表了榴辉岩相峰期变质年龄;另一类谐和年龄值为487±5.9Ma,可能为原岩在俯冲过程中受构造热事件影响发生变质的结果。参考区域蛇绿岩及构造岩浆事件,确定研究区本次高压变质的峰期时代为早志留世晚期,可能发生于东昆仑俯冲消减-碰撞环境,结合邻区发现的同类型榴辉岩,恢复了一条东昆仑地区早古生代的高压变质带。  相似文献   
407.
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之昆中带内部的石头坑德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分别由辉长岩相、辉石岩相和橄榄岩相的多种岩石类型组成。野外地质资料表明各岩相间的先后侵位顺序为辉长岩相→辉石岩相→橄榄岩相。本次研究表明石头坑德岩体尖晶石Ni的平均含量为258×10~(-6);橄榄石Fo=81~86,为贵橄榄石,Ni含量471×10~(-6)~2 279×10~(-6),平均为1 153×10~(-6);斜方辉石的En=80.35~83.89,平均82.51。根据Mg-Fe在结晶相橄榄石和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利用Fo值最高的橄榄石,得到其原生岩浆MgO=10.5%,属高镁玄武质岩浆。该岩体由上地幔橄榄岩11.2%~14.0%的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通过对石头坑德岩体的部分熔融程度、原生岩浆、构造标志、岩石组合、直接矿化标志及矿物组合、橄榄石Ni含量及Fo的研究表明,石头坑德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具有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有利条件,东昆仑造山带是重要的成镍远景区。  相似文献   
408.
东天山巴里坤地区两个闪长岩体分别获得327 Ma 和333 Ma 的LA-ICP-MS 锆石U-Pb年龄,代表早石炭世一期岩浆活动。这些岩体具中等略高的SiO2(51.33%~62.48%)、高MgO(2.04%~11.16%)、高TiO2(0.67%~1.29%)、富钠(Na2O/K2O = 1.39~2.95),相对富集LILE和LREE、贫HFSE,亏损Nb、富集Pb,具中等略高的轻重稀土分馏,无或弱负铕异常的右倾谱型,与赞岐质高镁闪长岩相同。岩体基本没有受到陆壳物质混染,其锆石εHf(t)均为正值,且变化范围较大,指示来自受富集组分改造的亏损地幔。结合岩石中出现较多角闪石等含水矿物以及Pb富集,证明它们来自俯冲带之上有流体加入的地幔楔,高的TiO2和中等略高的轻重稀土分馏进一步表明,是俯冲消减板片部分熔融的长英质熔体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后,交代改造地幔熔融岩浆侵位的产物。结合区域同期弧火山岩和花岗岩类的形成,以及于晚石炭世-二叠纪广泛出现碰撞/后碰撞高钾花岗岩、A 型花岗岩以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和基性岩脉的研究认为,博格达-哈尔里克构造带在早石炭世处于与大洋俯冲消减有关的岛弧环境,此后于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开始转入后碰撞伸展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09.
杨荣帮  毕洪基 《北京测绘》2018,32(4):399-404
低空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测量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时效、低成本、低风险等优点,成为了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和卫星摄影测量的有力补充,并在低空摄影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无人机航摄的控制点布设,并通过试验对不同控制点的影像定位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仅实施方便,而且需要的控制点数量要少,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可为今后无人机航测系统应用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10.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是中国北方沿海大面积栽培的一种重要大型经济海藻。近些年,因高温等环境因子导致的烂菜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测定分析了不同温度(15°C和20°C)、不同盐度(20,25和30)条件对条斑紫菜叶状体光合作用参数、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及相关分子表达量变化的影响。发现高温(20°C)和低盐(盐度20)胁迫下会导致潜在最大量子产额(Fv/Fm)下降、非光化学淬灭Y(NO)值上升;同时,高温低盐(20°C,盐度20)条件下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表明条斑紫菜叶状体光合作用系统已受到一定的损伤。另外,过氧化氢酶(CAT)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随盐度降低而下降,在盐度20和高温(20°C)时其酶活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而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在20°C高温条件下, SOD转录出现轻微上调。随着盐度的降低, POD转录水平显著下调。此外, 20°C高温胁迫下,低盐盐度20条件下,相关抗氧化酶系统关键基因的表达均出现显著下调,表明在高温、低盐胁迫下,藻体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受到抑制,最终导致细胞受到氧化损伤。因此,本实验表明,在高温条件下、盐度降低导致的抗氧化系统酶活及相关基因表达受到抑制,这是紫菜病烂发生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