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447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考虑动态克林伯格系数的煤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储层压力的降低,克林伯格效应对渗透率的影响越来越大.现有的煤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大都忽略了克林伯格系数的变化,其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低储层压力阶段.本文以体积不变假设为基础,基于火柴棍模型给出在储层压力降低过程中动态克林伯格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建立考虑动态克林伯格系数的渗透率预测模型;深入分析在煤储层压力降低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和克林伯格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储层压力的降低,克林伯格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相同储层压力下,克林伯格系数随渗透率增加呈指数减小趋势,随温度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本文建立的渗透率模型参数简单易获取,预测结果与实际煤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符合性较好,尤其是在低储层压力阶段,能准确预测煤储层渗透率变化.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电化学作用能够显著增强煤中甲烷解吸渗流特性,但对其电极材料的选择缺乏依据的问题,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铝、铁、铜和石墨四种电极材料对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改性自然煤样的甲烷饱和吸附量a为39.92mL·g~(-1),由铝、铁、铜和石墨四种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改性后阳极区域煤样的甲烷饱和吸附量a分别降低了5.22%、8.48%、9.24%和11.33%,阴极区域煤样的甲烷饱和吸附量a分别降低了9.53%、4.97%、6.25%和4.97%;(2)未改性自然煤样在300min的甲烷解吸率为83.17%,经铝、铁、铜和石墨四种电极材料改性后阳极区域煤样的甲烷解吸率分别提高了9.50%、7.10%、8.36%和15.75%,阴极区域煤样的甲烷解吸率分别提高了1.76%、1.12%、6.10%和16.23%;(3)采用石墨作为电极的电化学对无烟煤甲烷解吸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原因在于石墨阳极处电解反应生成较多的H~+离子,一方面对煤表面进行酸化,抑制了煤甲烷的吸附,另一方面更多地溶蚀煤中的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增加了煤中的孔隙,使得甲烷最终解吸率有所升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电化学强化煤甲烷解吸电极材料的优选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地质力学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查中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笔者在塔里木盆地进行石油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中,运用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塔里木盆地的成生发展及构造体系的划分,通过确定含油气区-选择油气富集带-寻找油气田-评价油气田的全过程的实践,在塔里木盆地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的重大突破;并提出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   相似文献   
994.
论塔里木盆地形成大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玉柱 《现代地质》1992,6(1):39-45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查工作已有40年的历史,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和油气成果。特别是1984年塔北沙参2并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的首次重大突破,而后,该盆地的油气勘查工作出现了新高潮。从1988年以来又连续实现了新构造、新层位上的新型油气藏的重大突破。笔者从油气资源、构造条件、成藏条件等方面论述该盆地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95.
湿地公园的管理评估是推动湿地公园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成都市湿地公园管理的现状出发,按照“投入—产出”的思路,通过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构建5个评估要素和13个评估指标的湿地绩效管理评估体系。以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新津白鹤滩湿地公园的综合评分为81.5分,投入—产出比接近1:1,表明其投入和产出之间总体处在平衡状态;湿地公园管理主要存在专职人员科研人员比例偏低、社区建设有待加强以及自养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该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说明该评估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建议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加强相关能力建设和社区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十年来,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关注的大问题,1984年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实现古生代海相油气重大突破,首次证明"中国古生界海相含丰富的石油".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前景如何?其一认为是油气勘探重点战略接替领域,其二认为前景不大,只是天然气勘探的辅助领域之一。本文从近10年来古生界油气勘探重大进展、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多时代成油组合、广泛的勘探领域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前景巨大,将是中国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997.
谢强  余贤斌  张永兴  纳裕康 《岩土力学》2007,28(10):2155-2160
介绍了一种可对同一岩石试样分别进行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实验的试验装置,该装置改变了因岩样不同而导致的压拉试验结果无法进行直接对比分析的现状,为岩石从受压转向受拉或从受拉转向受压的过渡特性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可能。以云南大姚铜矿紫色砂岩为例,研究了其在压拉试验条件下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该种岩石从压缩到拉伸阶段弹模变化不大,但压缩泊松比与拉伸泊松比的变化较为复杂。试验同时证明该类岩石的压缩与拉伸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过程,单轴压缩试验的卸载曲线与直接拉伸试验的加载曲线具有很好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998.
邢博  王英男  殷志强  邵海  和泽康 《地质通报》2023,(12):2174-2184
森林是地-气之间物质运移和能量传递的高效接口,能够影响局地的气候特性。运用MK趋势检验和突变点识别、小波分析方法,选取塞罕坝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围场县和多伦县为参照对象,获取3个气象站的温度和降水资料,分析了各站1961—2020年的年降水、月降水、年均温、年最高温、年最低温、月均温的演变规律,对比得到塞罕坝森林对局地气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对温度的影响表现在:年际尺度上,林地能够降低局地年均温、最高温、最低温,森林虽然改变不了局地升温的变化趋势,但能推迟升温的起始时间,并加强年均温的短周期变化;季节和月尺度上,林地能够维持春末夏初温度稳定、长时间尺度没有升降趋势、缩小年际间7月平均温的差异,却拉大冬夏季的温差,在冬季林地更易于出现低温。林地对降水的影响表现在:年际尺度上,林地能够减缓降水量的年际间波动,同时使局地降水增加更快;林地的存在打破了降水的周期性,使降水表现出非周期性变化;季节和月尺度上,林地减小了年内降水的集中程度,同时减缓了6—7月降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9.
2021年珠江东江流域遭遇1956年以来最严重干旱,上游控制断面博罗站年均径流较多年平均减少了64.5%。在此极端干旱条件下,2021-2022年枯水期珠江口东江三角洲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强咸潮上溯,严重威胁到区域供水安全。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东江三角洲各水厂含氯度数据,利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识别了咸潮上溯与径流、潮汐、外海含氯度及海平面波动等影响因素间的相位关系与共变周期,揭示了极端干旱条件下东江三角洲咸潮上溯的主控因素及含氯度峰值交替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2021-2022年枯水期东江三角洲咸潮上溯主要影响因素为潮汐与伶仃洋湾内含氯度,其次为外海海平面波动,三种因素对东江三角洲咸潮上溯影响的时间尺度相互交织。5~9 d的周期变化主要受外海海平面波动影响;14.8 d的变化周期主要由大小潮及伶仃洋湾内含氯度控制;28~32 d的周期变化主要影响因素为伶仃洋湾内含氯度。东江三角洲含氯度峰值交替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伶仃洋湾内含氯度与潮汐间存在相位差 (相关系数r=0.73,显著性水平P<0.01),并叠加外海海平面波动上升的影响(r=0.31,P<0.01)。本文可为东江三角洲咸潮预报及流域调度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参榆洗液通过调节SP/NK-1R信号通路对痔术后大鼠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参榆洗液组(实验组)、金玄痔科熏洗散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各10只,完成模拟外痔切除术后,各组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及换药刺激,连续7 d,期间观察大鼠疼痛相关动物学行为。分别于第4天、第7天采集数据后麻醉处死各组半数大鼠,取肛周组织行HE染色观察以及检测肛周组织中P物质及NK-1受体的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织水肿与炎性浸润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可减少痔术后大鼠疼痛导致的扭体反应次数,延长首次舔舐肛周创面的潜伏时间,缩短舔舐肛周总时间,减少肛周创面组织中P物质、NK-1受体的阳性表达(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对以上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优(均P<0.05)。结论:参榆洗液可通过下调肛周组织P物质和NK-1受体表达抑制SP/NK-1R通路,阻碍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递,减轻组织水肿和炎性浸润,缓解大鼠的疼痛反应,故抑制SP/NK-1R通路是参榆洗液缓解痔术后疼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