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东太平洋粘土沉积物的增白实验研究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深海粘土,必须针对东太平洋粘土的特点提高其自度和活性。对东太平洋中国大洋调查区粘土沉积物进行湿法提纯后,采用酸溶氢气法以锌做还原剂对其进行了增白处理,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分析了酸的类型、浓度、还原剂用量、反直时间及焙烧温度等对粘土增自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测定增白前后粘土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粘土矿物的结构,发现增自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粘土的比表面积和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增白后粘土矿物总体上保持了层状结构,但局部结构有一定的破坏,因而提高了粘土矿物的结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石英是原生金银矿物的主要载体矿物。利用红外光谱方法测定石英包裹体中H_2O和CO_2的相对光密度D_1和D_2,统计分析Au、Ag与D_1、D_2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出Au、Ag含量的红外光谱定量评价指标,可作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的红外光谱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建筑文物的“原真性”修复,利用X 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了历史建筑物中原胶凝材料矿物的组成和结构,并采用湿化学方法对原勾缝剂进行物料组成的复原,证明历史勾缝剂材料主要为石灰基材料。在复原的原胶凝剂材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加入活性火山灰、木质纤维素、分散性胶粉、早强剂和减水剂等对勾缝剂进行性能改进。经反复试验优选出了修复用勾缝剂材料的配方,并测试了试样的各项物理性能。结果表明,修复材料抗压强度达14. 47 MPa,饱和吸水率为 27. 07%,体积变化率< 1%,冻融循环4 次不变,证明改性后勾缝剂材料可以满足修复胶凝材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红外光谱法测定尿石成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吉林地区510例尿路结石进行了成分分析,按其成分分类结石类型有10余种,并出现一些不常见成分。根据实验给出各组分的比例、分布状况及其出现几率,综合尿路结石的成因,对于吉林地区尿石症的综合治疗及科学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小西南岔金矿床石英的红外光谱及热发光研究表明:石英包体片中H2O(A1)和CO2(A2)的相对吸光度可作为含矿的定量评价指标,则A1〈1.0和A2〈0.12含矿性差,1.0〈A1〈2.5和0.12〈A2〈0.16,含矿性较好;A1〉2.5和A2〉0.16,含矿性好。石英的热发光曲线属双峰型者含矿性好,单峰型者含矿性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对银矿床的含银性进行评价。通过石英包体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光密度测定,结合石英的其它矿物学特征,提出了石英的红外光谱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对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做了成分、物性、光性的测定,并系统研究了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等特征。结果发现,随成分变化,黑云母的物性、光性及各类谱学特点均呈规律性变化。同时根据黑云母的成分等得出了花岗岩的形成条件及其与成矿关系。结合各类谱学特点对花岗岩的演化规律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垃圾焚烧发电后的二次垃圾得到合理利用,从而彻底消灭垃圾,利用长春市鑫祥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二次垃圾与适量的高岭土和石英相配比,采用干法压制成型和低温快烧工艺,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陶瓷制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制品的抗弯强度为41~99.25MPa,吸水率为0.13%~6.95%。XRD、FTIR等测试分析其主晶相是石英。并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优选出了再生陶瓷的最佳配方为:二次垃圾∶高岭土∶石英=34∶39∶27,最佳烧成温度是1120℃左右。与相关标准对照可知,制品的主要研发方向为无釉陶瓷地砖、无釉瓷质砖和釉面内墙砖。  相似文献   
19.
尿石—发样—土壤中微量元素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培萍  徐学明 《岩矿测试》1999,18(4):280-283
通过对吉林省不同地区草酸盐、磷酸盐和尿酸盐等不同成分类型的尿石和对应2发样的微量元素分析,结合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对尿石形成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土壤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钙元素是尿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尿石患者体内多存在Ca、K、Na、Zn、Fe等有益元素的代谢异常,从而为尿石症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