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nalyses of the soil moisture evolution trend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radiation on soil moistur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soil moisture.In this paper,soil moisture(2–60 cm) and various radiation data from 2014–2015 at the A’rou superstation were selected.The radiation data include the net radiation(NR),shortwave and longwave radiation(SR and LR).Using adaptive fractal analysis(AFA),the long-range correlation(LRC) of soil moisture and long-range cross correlation(LRCC) between moisture and three types of radiation were analyzed at different timescales and soil depths.The results show that:(1) Persistence of soil moisture and consistency between soil moisture and radiation mutate at 18-d and 6-d timescales,respectively.The timescale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persistence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process of radiation on soil moisture;(2) Both the soil moisture persistence and soil moisture-radiation consistency vary substantially with soil depth.The soil depth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persistence is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intensity of radiation;(3) From 2–6 day timescales,LR displays the strongest influence on soil moisture at depths of 2–10 cm through negative feedback of radiation on the soil temperature.The influence intensity decreases with depth from 2–15 cm.Therefore,the soil moisture persistence is weak and increases with depth from 2–15 cm;and(4) At more than 6 day timescales,SR and NR display a stronger influence on the soil moisture persistence at depths of 2–40 cm through positive feedback of radiation on the soil temperature,especially at depths of 2–10 cm.This influence also weakens with depth.The soil moisture persistence at depths of 2–10 cm is the weakest and increases with depth from 2–40 cm.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instructive for determining timescales and soil depths related to soil water in hydrolog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52.
海洋溢油对海洋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能力,在海洋溢油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极化SAR是SAR探测技术的先进手段。本文利用6个极化特征进行溢油检测,通过对比分析这些特征对不同溢油的检测能力,得出单一极化特征在溢油检测中存在不足。通过J-M特征优选方法,提取出溢油检测识别度较高的特征影像,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Genetic Algorithm-Wavelet Neural Network,GA-WNN)进行溢油检测。利用2套Radarsat-2全极化数据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他检测方法,溢油检测精度分别达到90.31%和95.42%。  相似文献   
53.
刘振宇  张毅  张晰  张婷 《海洋学报》2018,40(11):141-148
通过迭代CFAR算法,本文发展了一种针对分块SAR图像的冰山检测方法。考虑到滑动窗口运算负担大、计算效率低,首先对SAR图像进行分块,以提取分块内的亮目标冰山。利用高斯模型表征后向散射系数的统计分布,冰山检测阈值可简单地表达为均值和方差的线性组合,将分块内像素逐个比对阈值以检测冰山。考虑到同一场景中尺寸变化大的冰山影响检测精度,以识别的冰山像素做种子执行区域生长,从而提取大尺寸的冰山。针对单个分块迭代上述处理,以降低高斯模型表征分块统计分布的误差,提高冰山检测精度。利用2013年11月22日和29日获取自极地海域的两景RADARSAT-2图像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数量多、尺寸变化大并嵌入在海冰等极地常见情形下的冰山,能被文中方法有效识别,选取区域内正确率高达85%以上,且具有良好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4.
55.
海洋立体观测与探测是获取海洋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海洋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海洋立体观测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观测数据质量与数量的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海洋信息处理技术从“模型为主”逐步迈向“数据与模型双驱动”的新范式。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AI)与海洋信息的交叉融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海洋立体观测和探测 2 个方面,讨论经典方法的局限性,回顾 AI 辅助下海洋物理场重建、水下目标检测与水下目标定位的研究新进展,重点阐述 AI 辅助的海洋立体观测与探测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潜在的解决思路,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选取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演化差异性并探究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差异明显。淮河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形成期—饱和期—平缓期”,传统村落以农耕生活方式平稳发展。长江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发展期—转变期—鼎盛期”,传统村落以经商生活方式迅速发展;(2)在空间维度,传统村落重心迁移路径均为由北向南,但空间格局特征差异性显著。淮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聚集在耕地密集的淮河北岸但聚集度较低,分布聚集度先减小后增加。长江流域传统村落显著聚集在长江南岸,分布聚集度持续增加;(3)两流域内传统村落均主要分布在低海拔、低坡度、邻水系及气候适宜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气温和降水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长江流域传统村落受高程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内现存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地均GDP和人口密度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内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57.
从北极王湾地区湖泊沉积物中分离出的菌株AFN2001,其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达23 mm,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没有抑制作用。为了确定AFN2001菌株发酵获得最多的活性物质,对单因素确定的营养因素淀粉、黄豆浸出物、蔗糖和NaNO3及另外的MgSO4、K2HPO3和水质进行7因素3水平正交优化实验。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发现NaNO3对发酵液活性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淀粉、K2HPO3、MgSO4、黄豆浸出物、蔗糖和水质对发酵液活性的影响;并找出产生活性物质的最佳组合。确定优化培养基(淀粉为10 g、蔗糖为10 g、黄豆浸出物为6 g、MgSO4为0.5 g和自来水为1 000 mL)和优化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28℃、起始pH值为6.0和装液量为50%)。利用优化培养基和优化发酵条件发酵的菌株AFN2001,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是基础培养基发酵液的1.6倍。  相似文献   
58.
张婷 《甘肃地质》2007,16(3):52-55
瑶岭钨矿带钨矿成因类型有石英脉(带)型、云英岩型、蚀变花岗岩型和砂矿床。本文对主要矿床类型控矿条件、找矿标志进行了概括,并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蚀变花岗岩型钨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云英岩型钨矿找矿工作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9.
澳大利亚稀土矿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通过对澳大利亚170余处稀土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将澳大利亚稀土矿床划分为4个主要类型和13个亚类。主要类型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稀土矿床、与沉积盆地有关的稀土矿床、与近代河流和滨海砂矿有关的稀土矿床和与表生风化作用有关的稀土矿床,并对每个亚类型矿床的分布特征、成矿时代和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澳大利亚稀土矿床的地质背景、成矿特征等因素,初步划分出9个主要的稀土矿床矿集区,并从商业价值和资源潜力角度分别对矿集区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综合认为H和E区是下一步进行矿业投资的良好对象。  相似文献   
60.
陕西蓝田全新世黄土AMS-14C测年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婷  祝一志  杨亚长  邵晶 《中国沙漠》2011,30(3):678-682
 加速器质谱计14C(AMS-14C)测年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以及样品需求量少的特点,已广泛用于晚第四纪和新石器时期的断代研究。通过对蓝田县新街遗址旁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AMS-14C测年,并利用贝叶斯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地层序列的年代学框架。结合新街遗址考察、黄土-古土壤地层划分、磁化率测量和孢粉分析,表明马兰黄土晚期气候偏凉干,进入全新世时期气候转暖,仰韶时期温暖湿润,龙山时期气候暖偏干,新黄土堆积时期气候转干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