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从工作需要出发,用TurboC语言对SuperVGA显示器的640×480256图形模式进行了开发。目前各生产厂家生产的SuPerVGA不尽相同,这里以使用较多的TsensET-4000卡为例,介绍一下开发思路及具体方法。1开发思路图形图像支持系统的开发实际上是建立一个包含若干个图形库函数的函数库,库中包含了基本的绘图函数、颜色选择及调配函数、图形及图像处理函数以及其它一些与图形图像有关的相关函数。对这些库函数的开发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实现:一种是直接对显示器硬件进行编程;H是调用SuperVGA提供的BIOS功能。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  相似文献   
22.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断层研究及其控油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塔里木孔雀河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分析了断层的分布特征、局部构造与断裂演化的关系、断裂对于油气分布的作用,认为断裂的形成和发育主要受到大地构造的控制,油气的分布和运移和断裂密切相关,并且断裂控制了圈闭的有效性,总结了断裂和油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牟定-元谋地区航磁异常查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兵 《地质与勘探》2015,51(6):1159-1167
通过对云南省牟定-元谋地区航磁异常开展的1∶2.5万地面磁测查证工作,基本查清了异常源,划分确定了两大类找铁磁异常:一类为与龙川群路古模组、海资哨组含铁石英绢云千枚岩、绿泥石英片岩有关的磁异常,其代表为大弯山磁异常,是寻找层控型低品位磁铁矿的重要地段;另一类为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有关的磁异常,其代表为安益磁异常,产有大型贫铂钯磁铁矿体。全区定性推断圈定出与铁有关的铁矿(化)带2个、含铁绿片岩带2个、贫铂钯磁铁基性-超基性岩体2个,分析了其找矿意义,为该区寻找低品位铁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4.
剥蚀量恢复是古构造演化恢复的基础,对于恢复盆地沉积地层格架,研究盆地隆坳格局迁移、油气分布聚集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最大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塔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地层油气资源丰富,在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后,抬升剥蚀严重。本文按照“同层多期”的思想识别了对塔北地区油气勘探举足轻重的中-下奥陶统顶面经历剥蚀的5个主要构造期,采用“地震地层综合法”,在精细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计算了其在5个主要构造期的剥蚀量。通过分析剥蚀过程,认为中-下奥陶统顶面从加里东中期到喜山期剥蚀范围依次减小,剥蚀厚度在加里东中期最大剥蚀可达915 m,位于现在的英买1井附近。海西早期剥蚀最大厚度达892 m,位于现今两北地区北部一带;海西晚期最大剥蚀厚度位于现今的齐古1井附近,剥蚀量可达690 m;印支—燕山期最大剥蚀厚度可达546 m,位于现今阿北1井附近;喜山期对中-下奥陶统顶面的影响已经不如前几期,最大剥蚀厚度仅338 m,位于现今的沙雅6井附近。就5期总剥蚀厚度而言,最大可达936 m,位于顺13井附近。油气运聚的总体趋势是在塔北地区北部不断抬升遭受广泛剥蚀的前提下,油气沿着以中-下奥陶统顶面为核心辐射出的立体复杂疏导体系向高部位的塔北隆起运移成藏。油气有利勘探区应在阿克库勒凸起和“两北”地区的古斜坡位置,正如塔北地区满深1井(沙雅县境内)获得高产油气流的勘探实践所印证。  相似文献   
25.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是定量研究构造演化史和油气地质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工作。由于受资料程度及区域地质等条件的限制,许多传统方法都具有局限性。这里结合阿克库勒地区海西期构造运动剥蚀量较大,且形成的侵蚀面在地震剖面上极易识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趋势厚度恢复剥蚀量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阿克库勒凸起的志留系和中~上奥陶统被剥蚀的地层进行恢复,其结果对这一地区的构造发展史和油气成藏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运用EH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并结合钻探资料成果,对巧家巨型古滑坡的空间结构进行探测分析;有效确定了该滑坡的空间电性和结构特征.研究发现该滑坡的主滑动面平均深度250 m;并发现滑坡体及邻侧存在6条活动断裂(F1—F6),其中小江断裂带(F1)为主要活动断裂.同时,综合分析电磁测深结果与钻探资料推断,在金沙江边台阶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