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482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四川省宁南县主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县属地质灾害频发区。主要地质灾害点共有31处。威胁675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对城镇发生直接威胁4处,学校威胁3处,度假山庄威胁1处,潜在经济损失达22765万元。本文在详细论述地质灾害体特征的基础上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提出对当地居民构成重大生命财产威胁的共5处,需采取治理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数字高程模型(DEM)不仅可以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而且还能由其进一步获得与高程有关的地形要素。针对青藏高原DEM生成和应用过程中碰到的数据量大、区域广阔、应用难度大等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出一套DEM制作和应用流程:以1:25万地形图矢量等高线数据内插方式生成青藏高原DEM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Mask处理后相交分析思想与多级金字塔、DEM水淹分析、高程分带等处理技术实现了青藏高原三维地形可视化、三维遥感影像制作、及其它生态地质环境因素的变化分析。基于此方法生成的青藏高原DEM数据,不仅精度高,三维地形可视化效果好,而且解决了海量DEM数据与其它资料综合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中国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的地学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东部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受新构造运动以来的权造-沉积特征、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亚洲季风等地质背景控制。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区域地质分类,按其成因可分为就地起沙型、风沙型和土地粗粒化型等3种类型。其中,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东部毛乌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内,流经这些沙地的古河道,广泛发育河湖相砂质沉积物以及以砂质沉积物为母质的土壤分布区。风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上述沙地的边缘地带,如毛乌素沙地以南的覆沙黄土区等。土地粗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河北坝上草原-河北坝上草原,其土壤类型多为含砾沙土,其土壤母质为基岩风化壳、残坡积或冲洪积物。荒漠化发展趋势上,尽管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在毛乌素、科尔沁和浑善达达沙地的局部地区均有所逆转,但总体上,在北方广大地区,主要以地表土壤粗化为主的荒漠化和风沙型荒漠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上述不同类型的沙质荒漠化,总体上受地背景控制。其中,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沉积特征控制着不同类型荒漠化的区域分布,气候变化控制着荒漠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则是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54.
张弘 《陕西气象》2001,(3):43-44
从卫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气象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及预报业务工作平台3个方面分析了地方台站天气预报的发展,总结天气预报业务面临的问题,提出确保天气预报总体效益的发挥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55.
山西省春播期第一场好雨预报系统杨世刚,曹玉莲,武捷(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提要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春播期第一场好雨(即透雨)出现日期的预报对于春播等农业生产活动十分重要,能否正确预报,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过去我们普遍采用简...  相似文献   
56.
益阳火山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贺安生  韩雄刚 《湖南地质》1992,11(4):269-274
益阳火山岩中的熔岩、辉长辉绿岩和玄武质科马提岩,分别与蛇绿岩套中的熔岩、熔岩中的脉岩或岩墙杂岩和层状堆晶辉长岩有相似或相同的化学成分与微量元素含量,它们具有蛇绿岩套属性。与邻区广西、江西和安徽等省的蛇绿岩套分布在同一带上。因而认为,湖南境内沿通道—淑浦—宁乡—浏阳一带存在一条元古宙的古板块消减带,它控制了湖南中北部地区大地构造的演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57.
四一八队1992年下半年组建地勘院,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定额上交,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地勘业运作方式,提高了职工闯市场、求效益的积极性,2年来上交大队272万元,为地勘业的改革建立了雏形。  相似文献   
58.
我們五月份在粤北找到一个中型以上的鉄矿,全部是黄鉄矿氧化的铁帽,有千余公尺长,平均数百公尺寬,十多公尺厚,按褐铁矿要求,一般为富矿,矿体位于两层砂岩中的頁岩灰岩夹层中,頂板砂岩已剝蝕,所以褐鉄矿呈原生和坡积状态露出地表;这一发現,不仅使我們获得一定的鉄矿儲量,而且对寻找原生黄鉄矿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陕西强连阴雨天气个例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T213客观分析资料,对陕西2003年8月24日~9月7日强连阴雨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表明,连阴雨发生在欧亚稳定的环流形势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建立和稳定使东亚中纬度纬向环流得以长时间维持。偏北、偏西、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仅使冷空气受阻于秦岭山脉附近,同时其外围的偏南气流也为雨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崩溃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移南退则预示着持续的降水天气的结束。东亚合成环流的垂直结构表明,连阴雨期间秦岭邻近地区始终处于锋区中,并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垂直结构。水汽条件分析表明连阴雨期间水汽的输送主要在对流层底部。热力学条件分析显示连阴雨期间河套始终为高潜热能区和位势不稳定区,偏南气流对热量的输送与高潜热能的维持有密切的关系,而低层偏东气流的加强促使了潜热能的释放,并导致了秦巴山区强降水天气的产生。  相似文献   
60.
通过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布及其与粗碎屑沉积建造和地层不整合关系的综合分析,提供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事件的年代学约束及其沉积响应特点。印支期构造事件主要发生在230~190Ma,包含215Ma和195Ma两个峰值年龄,在盆地西南缘发育晚三叠世粗碎屑类磨拉石建造及其与上覆地层的平行不整合。燕山期构造事件主要发生在燕山中晚期的150~85Ma,包含145Ma、120Ma和95Ma等3个峰值年龄,在盆地西南缘发育燕山中期的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的粗碎屑类磨拉石建造及其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喜山期构造事件主要表现为盆地区域的多旋回构造隆升,至少包含55Ma、25Ma和5Ma等3个幕次的峰值年龄事件。其中,锆石和磷灰石叠合分布的峰值年龄(145Ma)和其相关的角度不整合、逆冲推覆和区域岩浆活动等,共同指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的一次关键构造变革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