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德二 《气象》1978,4(4):13-14
自然界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大气层里壮观的风雨雷电、绚丽斑烂的奇光异彩,无不引起古人的注意和探询。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性质、规律的认识也逐步深入,精到之处或载入典笈,或传扬于民间,成为我国古代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1730年(清雍正八年)7—8月,我国黄淮地区连续暴雨17 d,引起黄河、大运河和淮河暴涨、决堤的大范围洪涝灾害。这是小冰期中相对温暖时段气候背景下的极端气候事件。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1730年夏季暴雨时段的天气实况,绘制了暴雨区域图显示强降雨中心移动动态和水灾地域分布图,概述当年气候特点,指出暴雨事件与台风活动的关联。1730年是太阳活动周极小年的前3年、有重大火山活动,是极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后的第2年。这些天气特点和背景条件与现代罕见的1975年河南“75?8暴雨”相似。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献记录用于古气候代用序列的校准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任何从自然环境(湖泊、石笋、树轮等)和人文记录取得的古气候代用资料都需要尽可能地与由不同途径得到的气候记录(包括器测、人文记录)进行对比,以进一步确认这些代用记录的气候含义解释的正确性和测量、推演  相似文献   
14.
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共享和服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介绍了网格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空间信息网格及其关键技术,重点讨论网格技术在信息和资源共享以及空间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前景。作者认为,网格技术的应用及空间信息网格建立,将使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得到突破,对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公众空间信息服务和电子政务等重大应用目标产生全面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823年(清道光三年)我国发生大范围、多流域的严重雨涝,这是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文章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1823年的气候实况并绘图显示,指出该年我国华北夏季雨期长、多大雨,北京6~8月雨日53天、降水量663mm超过现代(1971~2000年)平均值5成;长江中下游全年多雨,梅雨期长...  相似文献   
16.
17.
简要总结了乐都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的利用价值、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乐都地震台的水氡观测改为断层气观测后,对气氡观测值的年变规律、地表水与地下水、地下水与承压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相对温暖气候背景下的历史旱灾--1784~1787年典型灾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德二 《地理学报》2000,55(Z1):106-112
研究温暖气候背景下的1784~1787年发生在我国东部的持续大范围严重干旱事件.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绘制历年旱灾和饥荒地域实况图,并将各地河湖干涸的记载列表显示.推算在旱情最严重的1785年,苏州夏季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近于-60%,低于最近50年的极值.有关成因的讨论指出:该个例发生于太阳黑子活动周的低值阶段,大气环流呈现纬向环流强的特点,干旱盛期处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前一年.此外,还指出该个例伴生严重蝗灾和疫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小冰期气候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德二 《第四纪研究》1991,11(2):104-112
根据由历史文献资料复原的气候序列和树木年轮、冰芯记录以及冰川、沙漠、湖泊资料,作者认为,我国的小冰期持续至19世纪90年代结束。这期间最寒冷的时段是17世纪20年代—90年代和19世纪20年代—90年代。文中指出小冰期时我国的寒潮、梅雨、尘暴、干旱灾害及降水变率的特点。将我国的资料与欧洲、日本的资料拼图,并与北美的资料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一致,其中寒冷时段在欧洲的出现略早于东亚,而我国出现的若干个最寒冷的10年则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文献档案中的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我国的历史文献记录是古气候、古环境信息的重要来源,对古全球变化(PAGES)研究计划的目标时段——近2000年(人文记录和自然记录并存的时段)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介绍了我国古文献中的古气候、古环境记录的概况和各项记录如水、旱、雨、雪等的数量统计,综述了这些记录被用于重建定量的气候序列、绘制历史气候复原图、编制古环境事件年表、获取高分辨率的古气候信息诸方面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