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人居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人居环境作为人类栖息地,随着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增加,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20 年来关于人居环境演变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从人居环境演变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演变机制探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动向.总体而言,人居环境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的特点,在数据获取、演变过程的研究上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化技术和模拟分析方法,但学术界对人居环境的内涵、演变机制解析等仍然存在着分歧.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人居环境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限于人居环境评价,对人居环境演变机理涉及较少,且研究数据和方法较为单一.最后本文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2.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可达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中国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可达性研究受到学界与规划界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近20 年来国内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可达性研究的发展脉络,从可达性时空变化及其地域效应方面总结国内外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的各自特点与发展方向,判断未来国内相关研究主题.综合比较可知,区域交通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与时空演变研究仍是国内外交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问题.国外研究评价指标丰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分析技术方法日益多样,研究内容更趋于多元化,不断拓宽了可达性研究与应用领域.国内研究发展快,但研究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空间分辨率仍有待提高,亟待考虑交通需求与政策干预等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153.
鉴于目前在灾区重建中的国际多元合作机制尚未成熟,以及以往研究过分强调国际援助中夹杂了援助方自身利益追求的因素,受此影响一部分受灾国对国际援助表现出消极态度等现状,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国际组织发表的一系列有关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后印度尼西亚灾区重建的文献资料,总结了此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多元合作援助行动在及时性、可信性、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多元化诸方面的特点,进而明确了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加强国际多元合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4.
国外重大自然灾害区域重建规划的理念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12四川汶川地震,4·14青海玉树地震及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性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的灾后重建是非常复杂而漫长的工作.灾后重建规划是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据,不断完善重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提高我国综合减灾恢复重建能力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大量国际组织发表的文献资料,总结了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5年美国Katrina飓风的灾后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中的先进理念,分析提出积极推进今后我国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灾区民意和强化生产、生活氛围复兴(软环境重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5.
北京市区居住环境的区位优势度分析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张文忠  刘旺  孟斌 《地理学报》2005,60(1):115-121
首先选取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区位条件等因子作为北京市城市内部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的评价要素;然后构建评价模型,对北京市不同区域居住环境进行区位优势度评价,并分析其空间特征;进一步又研究了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与住宅价格的空间关系,以及与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行为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为,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空间变化趋势与商品房价格的空间分异以及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偏好具有相似性,即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高的地区商品房价格也相对较高,也是居民居住空间偏好地区。  相似文献   
156.
微型计算机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微型计算机在土地资源详查中用于量算土地面积和土地资源数据管理的方法,通过对江苏省六合县的具体实验,证明微机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工具,可以在地图上精确地量算土地分类面积,并自动输入计算机管理,建立区域性土地资源数据库,为地域研究和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57.
从经济区位论角度出发,立足于实际考察、问卷调查和大量中外统计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以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为例,研究了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行为、投资模式和企业的窨组织联系特征。  相似文献   
158.
选择地理集中度、基尼系数、不一致指数等指标,研究2009—2018年西藏人口与经济非均衡时空格局,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藏人口与经济分布表现出稳定的非均衡格局,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地理集中度高值区与河谷平原、交通干线、行政中心的分布耦合性较强。西藏人口与经济空间匹配的整体非均衡性不断减弱,县区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态势差异明显。人力资本、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水平是影响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的主导因素,三者影响系数绝对值均大于10%,其次是政府调控能力、道路基础设施、物质资本和医疗基础设施,而社会消费水平的作用不显著。各因素对不一致指数影响的空间异质性表明,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水平对大部分县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吸引人口方面,经济实力、物质资本、医疗基础设施、政府调控能力对县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其中经济实力的影响范围囊括所有县区;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道路基础设施、社会消费影响的空间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9.
何炬  张文忠  曹靖  谌丽 《地理科学》2022,42(2):185-197
多源数据是当前信息时代下进行城市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重点研究方向。城市体检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命题,多源数据在城市体检中的有机融合与科学应用对城市问题的深入剖析及其影响机制的探究中至关重要。从梳理主观和客观两类数据在现有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出发,结合了2019年、2020年全国城市体检和2018年、2019年、2020年北京城市体检实践工作,探讨了多源数据在城市体检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体检维度的应用,辨析了不同数据间的优劣势,提出了多源数据有机融合的方式,并以“城市停车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城市体检中数据应用方式的改进方向提出建议,为城市体检的研究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0.
以中国造船业发达地区浙江省为例,基于专利数据和订单数据运用UCINET6.0和R语言软件刻画全球研发网络对浙江造船业影响以及浙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甄别国际研发分工下浙江造船业嵌入特征与路径。研究发现:① 浙江造船研发主要集中于船舶及其推进或操舵装置两大类,研发网络节点集中在浙江舟山,主要合作地区为杭州、上海、北京、台州、温州和宁波,合作对象以省内城市为主;② 造船订单数据网络可视化显示浙江造船业技术合作2015年国内合作伙伴主要是辽宁、福建和台湾,2018年增加了上海、广西、海南和天津,国内合作范围与频次快速增长;与国际技术合作由2015年主要与意大利、丹麦等欧洲国家合作转向2018年主要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合作;③ 浙江在长三角造船技术合作的节点地位并不明显,合作产品集中在生产和研发低附加值的集装箱船、散货船,主要嵌入方式是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单纯供销、承接维修或改装升级订单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