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6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66是位于球状星团M4红巨星支最底部(近亚巨星支顶部)的一颗红星.按其在C-M图上的位置,A66可能是星团成员.目前尚无自行或视线速度的测定.发现A66为一小变幅的新变星,周期约一天, v波段的总变幅约0.05等.但是,如果自行或视线速度测定证实为其成员星,那么变光的原因也许不是脉动.因为按照熊氏理论,这样低光度的红星其脉动周期不可能长于0.1天.对于A66这样的周期和变幅,又很难想像变光原因是黑子星的自转或EW型双星的交食.或者,A66不是星团成员.  相似文献   
62.
本文详细讨论了X射线双星CygX-3的X光子场对γ射线的吸收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当CygX-3的X光子发射场处于高态时,从致密中子星附近发射的能量为10^2-10^4MeV的γ射线约有60%被其吸收,吸收过程产生的正负电子的逆Compton散射会使出射能量10-70MeV的 γ射线强度平均增加约50%,计算的γ射线能谱与实验观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3.
红岗油气田四方台组(K2s)尚处于待勘探阶段,因此加快四方台组前期的储层评价工作,落实地质储量对红岗地区天然气产量上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层详细对比,首次将研究区四方台组划分为3个砂组和7个小层,并结合区域和测井资料,首次认为研究区四方台组处于三角洲沉积环境,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特点,选用序贯指示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区沉积相和属性建模,经优化对比,建立了四方台组三维地质模型,对后期四方台组的评价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雅砻江锦屏大河弯,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河弯"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锦屏大河弯的开发,已经进行了四十余年的研究.作为四川省境内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锦屏二级水电站以其引水隧洞埋藏深、洞线长、洞径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而闻名于世,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水工隧洞工程.电站已经于2007年1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65.
结合施工过的水井实例,介绍了水文水井钻探施工中常用的钻探工作类型:回转钻进.冲击钻进及冲击回转钻进。其中回转钻进适合于砾石粒度小于80-100mm的地层,冲击钻进要求小于200mm的砾石总量不能超过50%.且地层均匀,而冲击回转钻进适合于含大漂石地层。在钻探施工中应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条件.选用水井配套设备,并对施工中常见的钻进事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6.
正负电子湮灭形成的511keV线谱是高能天体物理学光子能谱中的重要成分.本文通过Monte Carlo计算,研究了吸积双星系统(典型的如 CygX-3)中的正负电子湮灭过程.结果表明,一定物理环境下吸积双星系统可以发射较窄的正负电子湮灭线,它的流强和宽度依赖于双星系统发射的高能γ光子的强度大小,X射线晕的状态、尺度和温度分布以及吸积盘中电子的密度大小和分布.本文也讨论了现代的实验(如GRO卫星上的OSSE探测器)观测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7.
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储层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以湖相沉积为主,岩石类型多,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粘土矿物类型有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绿/蒙混层,以伊/蒙混层为主,缺乏蒙皂石.粘土矿物分布模式为不正常转化型.储层物性差,平均孔隙度为 2.1%~9.7%,渗透率一般小于 0.05×10-3μm2.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溶蚀孔隙和裂缝,以溶蚀孔隙、晶间溶孔为主.芦草沟组具有强水敏、强速敏、强土酸敏、中等盐酸敏和中等盐敏特征.储层敏感性空间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  相似文献   
68.
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是一个大型的低渗透油气开发区,长6储层具有高孔低渗的特征,储层以原生剩余粒间孔隙为主,长石及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中孔(20um-50um)和大孔(50um-100um)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而细喉(1um-3um)和中喉(3um-7um)则是长6基本的渗流通道,根据均值与细喉以上孔隙所占百分比的关系曲线,可将长6储层孔隙结构分为4种类型,其中1类,II类具有较好的孔渗性,Ⅲ类孔隙结构较差,Ⅳ类为非储层孔隙结构,铸体薄片孔喉图像分析表明,长6储层具有复杂的孔喉分布特征,不同微相孔喉分布及孔隙结构特征是造成油井产能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杜兴信  张春生 《地震学报》1994,16(3):395-398
用小震资料测定陕西地区平均应力场的研究杜兴信,张春生(中国西安710068陕西省地震局)利用地震资料研究震源机制,从而研究现代构造应力场是目前遍使用的地球物理方法.然而,自然界经常和普遍发生的不是能使许多台站同时记到的中强地震,而是影响只有一定范围的...  相似文献   
70.
涌流型浊流形成及发展的实验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涌流型浊流及底流型浊流的动量方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涌流型浊流不仅从其前部卷吸水体,同时从其顶面卷吸水体。在 0°、5°、10°底坡上开展的涌流型浊流的模拟实验发现 :涌流型浊流的悬浮云是悬伸而向前凸出的,在横向上形成近乎周期性出现的船艄形的凸起和凹陷;涌流型浊流的主体比头部运动速度快,运动过程表现为波浪式前进、后波超前波的特征;涌流型浊流的流体厚度及速度与搬运距离和底坡成正比;流体密度在其底部较大,顶部较小,而底流型浊流不具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