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吉林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系统构成、技术框架,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及相关的技术指标,应用前景及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22.
为获得JLCORS观测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选取网内基岩站、土层站以及楼顶站三种不同类型的观测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GNSS数据后处理获得站坐标时间序列,然后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对时间序列中随机游走噪声的幅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基岩站具有最高的稳定性,随机游走噪声幅值约1.73 mm/yr1/2,土层稳定性最低,随机游走噪声幅值约2.24 mm/yr1/2,楼顶站稳定性介于其中,随机游走噪声幅值约2.19 mm/yr1/2。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简单而又新颖的公式,使用微震的二分量,即圆形台阵记录的水平运动直接推断勒夫波相速度(cL)时,这些公式具有帮助作用。我们的公式与一般用于推断瑞雷波相速度(cR)的微震探测技术的空间自相关(SPAC)方法的公式类似。虽然SPAC方法现有的理论确实提供了估计cL的可能性,但这只能通过求解非线性的方程组才能实现,而其中待求解的未知数也包括cR以及瑞雷波?勒夫波的幂分配比。相反,在我们公式中cL是出现的唯一未知数。基于我们推荐公式——我们称为SPAC+L、SPAC-L和CCA-L(其中CCA表示无中心圆形台阵)法——的cL估算法的现场适用范围通过2个测试点的分析结果说明。在所提出的3种技术中,SPAC+L法由于表现最佳而出名。3种方法的有效波长范围下限是台阵半径r的2~5倍区域,上限是10~25r的区域。近年来,提出了类似的仅涉及cL的圆形台阵微震技术,但与它们相比,我们在此给出的方法,不是在数理计算上繁冗更少,就是在数学上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利用双差定位法对发生在吉林区域317次中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265次地震定位结果,显示震中分布总体格局变化不大,但局部地区地震有向构造带及其交汇处集中的变化,震群分布更加集中,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0~25km。对乾安—前郭M5.0级地震余震序列双差定位,结果显示地震更加集中于极震区,方向呈北偏东,深度分布在10KM左右。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比较高,无论在残差、测定误差、震中分布还是震源深度方面,都比原来定位结果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25.
地震的孕育时间长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兆观测往往获得相当长时间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中包含大量的随机信号,也就是噪声。本文应用噪声分析软件CATS,引入经典的噪声统计模型,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分析吉林省地震前兆地下水观测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地下水观测噪声可用闪烁噪声加白噪声联合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26.
吉林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信息分项目是“十五”重点建设项目。本文从工程建设内容与功能、技术系统建设、成果效益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7.
采用MSDP软件中LOCSAT和HYPOSAT定位方法,从震源偏差、残差分布方面,对2007年7月吉林测震台网运行以来记录到的20次东北地区m_b(m_B)≥4.0深源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东北深源地震,HYPOSAT定位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