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黄土高原中部连续的风尘堆积黄土-红粘土序列,蕴含着东亚季风演化与高原隆升等重要的古气候与构造信息.结合已有的古地磁年代,根据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记录的古环境变化进行了划分,共划分I(8.1~5.6 MaBP)东亚季风的初显期、Ⅱ(5.6~4.8 MaBP)东亚夏季风开始增强期、Ⅲ(4.8~2.8 MaBP)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波动增强期、Ⅳ(2.8~2.6 MaBP)气候转型期、V(2.6~1.2 MaBP)弱季风期、Ⅵ(1.2~0.62 MaBP)季风增强期和Ⅶ(<0.62 MaBP)季风鼎盛期等7个阶段.并将其与全球冰量、太阳辐射进行对比,初步讨论各阶段演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2.
本文利用近期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对许昌市地质环境恶化问题作了简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3.
方城萤石矿带分布广泛,规模大,已控制储量相当于两个大型矿床。矿床赋存于华北地台南缘活动带(裂陷槽)栾川群和陶湾群地层中。分三个矿带,矿带展布与裂陷槽南缘的碱性岩带和碳质片岩带有一定关系,与东西相邻地区构成一个萤石成矿带  相似文献   
44.
为预测和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的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的Ⅲ-1号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的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指示元素为Au、As、Ag、Cu、Hg、Mo、Co、Cd、Sb。综合原生晕分带图及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分析,判断Ⅲ-1矿体原生晕出现了明显的分带异常,其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前缘晕元素+尾晕元素—近矿晕—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尾晕元素的元素异常分布序列,指示在深部存在一个或多个隐伏矿体,是造成元素异常叠加共存与轴向分带序列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45.
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位于右江盆地北西缘,其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此次研究通过实测剖面、构造研究以及载金矿物原位成分分析,确定泥堡金矿体的产出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①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与上二叠统龙潭组碎屑岩之间的不整合界面及其上下蚀变岩;②F1逆冲断层破碎带及其牵引二龙抢宝背斜;③分布于不整合面、断层破碎带和牵引褶皱内的含砷环带黄铁矿。针对这3个控矿因素展开的大地电磁测深(AMT)、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时间域激电测深(TDIP)物探试验表明:AMT、CSAMT对不整合面反映最准确;TDIP对F1和二龙抢宝背斜内所含的黄铁矿等硫化物反映良好,可分别采取TDIP方法针对矿区南东侧破碎带型矿体,AMT或CSAMT方法针对矿区北西侧不整合面展开找矿工作。这种首先确定控矿因素,然后针对控矿因素展开物探试验确定适当物探手段,最终指导深部和外围找矿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针对金矿床二次找矿的工作中,具有实际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46.
基于1999—2007年山西断陷带GPS站点位移速率,采用格林函数法计算了山西断陷带地壳10 km深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变化,并与区域地质构造、中强地震活动及其震源机制解等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西断陷带中强地震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现今应力场变化强烈的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高,地震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一致性较强;构造应力场变化和中强地震活动还受构造相关区强震活动的影响,2009年以来忻定盆地原平段至石岭关隆起区中强地震活跃可能与汶川8.0级地震影响有关;山西南部尤其是运城盆地具有较高的背景应力水平,应进一步关注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47.
针对磁罗盘自身误差以及载体平台磁干扰导致磁罗盘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磁罗盘误差校准方法。通过对磁罗盘自身误差以及载体平台磁干扰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建立了误差校准模型,并结合实际应用条件给出了磁罗盘平面校准方法和空间校准方法,采用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对模型求解,解决了磁罗盘现场校准问题。利用所研制的磁罗盘开展了施加磁干扰后的磁罗盘校准验证实验,并对校准前后的方位角精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施加磁干扰后方位角最大误差 12°的条件下,利用该方法校准后方位角最大误差仅为 0.2°, 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介绍了磁罗盘在海洋领域常见的几种应用。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中亚黄土中的碳酸盐、有机质和可溶性盐等不同组分对磁化率的影响,本文对伊犁黄土样品分别进行盐酸、醋酸、蒸馏水和双氧水等处理,并与黄土高原黄土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盐酸不但可以溶蚀样品中的碳酸盐而且还可以与磁性矿物中的铁离子反应,分解超顺磁性颗粒(SP)中细颗粒组分,造成磁化率降低.与原样相比,中亚和黄土高原醋酸样品质量磁化率(x(f))和频率磁化率(x(fd))分别增加20.3%、53.4%o和4.8%、13.0%,说明中亚黄土碳酸盐对磁化率影响远大于黄土高原,醋酸对Sp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双氧水和蒸馏水样品x(f)变化幅度小于4%,说明黄土中有机质和易溶组分对磁化率的影响均非常小.此外,通过对中亚和黄土高原盐酸和醋酸样品的温度磁化率(TDS)曲线对比分析,表明黄土高原黄土退热过程磁性矿物的转化可能主要是SP组分中的细颗粒成分,伊犁黄土中纤铁矿和磁赤铁矿或针铁矿含量较黄土高原低.  相似文献   
49.
通过应用焦点小组法和深度访谈法等方法,对京张区域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京张区域之间的发展应以张家口的发展为核心,尤其是张家口的生态环境治理对京张区域的影响更为深刻.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北京与张家口关系中最重要的纽带,在其发展产业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区域生态治理这一现实基础.通过对京张之间的探讨,提出京张区域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张家口发展生态旅游;京张区域优势互补,进行农业合作;张家口利用优势发展物流业;张家口为北京输送劳务人员.  相似文献   
50.
新疆伊犁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伊犁波马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常量、微量元素及相关参数分析研究,讨论末次冰期以来伊犁黄土常量元素分异规律及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伊犁波马剖面S1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各层常量元素含量均呈现出SiO2>Al2O3>CaO>Fe2O3>MgO>K2O>Na2O变化特征,剖面序列中常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参数变化,与黄土、古土壤层相互交替叠置不具对应性,明显有别于黄土高原.末次冰期以来黄土和古土壤形成时干冷程度强于黄土高原黄土,更高于古土壤,淋溶差异程度不及黄土高原.S1以来伊犁黄土物质来源基本相同,古土壤形成时环境条件不相同,以干冷或湿冷为特征,即使同一古土壤地层单元不同层位其水热组合条件也存在差异,波马剖面黄土-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记录末次冰期以来沉积气候环境总体相对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