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地质学   94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板块构造何时启动"是当今地球科学领域最重大科学问题之一.不同领域学者基于地质学、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和纯粹猜想等多方证据及约束条件提出多种理论假说.近期,针对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和热点话题,Timothy M.Kusky等3位长期从事全球大地构造,尤其是前寒武纪大地构造研究的学者根据多年在全球不同时代克拉通、汇聚板块边界和造山带的研究和地质实例,在《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发表了  相似文献   
72.
本文系统介绍了大陆深部地幔成矿及动力学信息的重要载体-金刚石及其相关矿物岩石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并对大陆深部地幔成矿及动力学研究及有关领域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3.
云开地区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信宜罗罅、茶山、罗定贵子和高州云炉一带,首次发现呈弱东-北北东向展布的蛇绿混杂岩(蛇纹石化橄榄岩、堆晶辉长岩和变基性火山岩),其中变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具N-MORB和E-MORB型特征,推测蛇绿岩形成于元古宙,这一发现对于认识华南大陆构造演化,特别是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增生和裂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武当岩群中的变火山岩类经历了海水蚀变和区域变质的改造,其岩石学特征和化学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不活动组分的研究表明,武当岩群中的变基性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原岩为玄武岩类;变酸性火山岩属钙碱性岩浆系列,原岩为流纹岩类,后者是前者结晶分异的产物。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具岛弧火山岩的性质,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75.
琼中古—中元古代抱板岩群斜长角闪(片麻)岩为高钾变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化学成分上具有富钾(K2O/Na2O值大于0.6)、高铝(Al2O3含量高于15%)和低钛(TiO2含量低于1.3%)等特点。岩石的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LREE/HREE值较高,并具有显著的Ta、Nb、Ti负异常。微量元素和Sm、Nd同位素特征表明,琼中变基性火山岩岩浆源区偏离原始地幔,并且未受成熟地壳物质的明显污染,它们是俯冲消减带上部陆弧区地幔楔受俯冲洋壳析出的流体和硅酸盐融体交代作用后部分熔融的产物。古—中元古代时期,海南地块可能经历了由拉张到挤压的地球动力学转变,早期拉张阶段形成琼西洋脊型和过渡型拉斑玄武岩,中晚期则形成与洋壳俯冲作用相关的琼中岛弧型高钾钙碱性玄武岩,这一过程可能与华南大陆的裂解及随后洋壳向华夏古陆的深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6.
云开造山带强过铝深熔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云开造山带条带—眼球状(环斑)深熔花岗岩(含紫苏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花岗岩的A/ CNK>1.1,CaO/Na2O=0.62-1.61(平均0.94,大于0.3),Al2O3/TiO=16.6-60.6(平均23.68),高场强元素Ta、Nb、Zr 亏损,具大陆边缘俯冲-碰撞造山带后碰撞构造环境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紫苏花岗岩和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Al2O3/TiO(平均17.82)明显低于条带-眼球状(环斑)黑云二长花岗岩Al2O3/TiO(平均29.55),显示其形成温度更高,并具A型花岗岩的演化特征.而且从高钾钙碱性条带-眼球状(环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到钙碱性紫苏花岗岩、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由(465±10)Ma、(467±10)Ma变为(435±11)Ma、(413±8)Ma,表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加里东期发生了洋—陆俯冲—碰撞造山和后碰撞的伸展—拆沉—底侵岩浆岩作用,并且后期又经历了海西—印支期挤压抬升和伸展揭顶作用的改造,这也为华南存在加里东期扬子板块向华夏板块的洋-陆俯冲-碰撞造山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7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座落在距三峡大坝1 km的秭归新县城.一期工程2006年竣工,并开始正式接纳学生野外实习,实习站具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8.
湖南金鸡岭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湘南九嶷山中生代金鸡岭复式花岗岩体出露面积约 390 km2,由螃蟹木和金鸡岭岩体组成.该岩体以富 Si(SiO2 75.00%~ 76.86% )、富碱 (ALK 6.60%~ 8.88% )、贫 Mg (MgO 0.01%~ 0.19% )和 Ca (CaO 0.30%~ 0.93% )以及高 FeO /MgO比值 (7~ 86,平均 39)为特征.其 K2O/Na2O > 1、 NK/A=0.70~ 0.92(平均 0.86),A/CNK=1.00~ 1.20,属偏铝-过铝质钙碱-弱碱性岩石. 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上,岩石富 Ga、 Th、 Y、 Zr、 U和 Nb等高场强元素及亏损 Ni、 Cr、 Eu、 Ti、 V、 P和 Sr等元素. 10 000× Ga/Al比值 (2.9~ 4.9,平均 3.3)较高, Isr值 (0.713 01~ 2.957 41)变化大.在 Zr、 Nb、 Ce和 Y对 Ga/Al以及 FeO /MgO 和 (Na2O K2O)/CaO对 (Zr Nb Ce Y)等 A型花岗岩多种判别图上,投影点主要落在 A型花岗岩区,而与高分异的 I、 S型花岗岩明显不同.上述特征表明,金鸡岭复式花岗岩与国内外铝质 A型花岗岩 (如广东南昆山、江苏苏州和澳大利亚 Lachlan褶皱带铝质 A型花岗岩 )十分相似.与一般 A型花岗岩相比,金鸡岭复式花岗岩的ε Nd(t)(- 6.7~- 7.5)较低, Nd模式年龄 (1 486~ 1 556 Ma)小于区域上变质基底和中国东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平均 Nd模式年龄,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的熔融,但可能有少量新生地幔物质加入.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和岩石组合特点显示 ,研究区铝质 A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79.
本文在系统研究区域控矿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全息光弹实验模拟了内蒙古腮忽洞地区燕山期金矿成矿构造能量场,并依据高能量异常区划分出6个金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0.
云开地区构造演化的岩石组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研究测试云开地区岩石组构的基础上,初步划分出云开地区至少有5期变形组构;晋宁期的组构表现为深层次NNE(N)-SSW(S)近水平伸展体制下的流变剪切滑脱,并发生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加里东期的组构表现为NNE(N)-SSW(S)挤压体制下的流变剪切,并在滑脱带形成大量同构造重熔型花岗岩;海西-印支期的组构反映了NNW→SSE的挤压逆冲推覆;燕山早期的组构反映了NNW-SEE挤压应力场作用了的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