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900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关于全面启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98号)要求:各地要以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问题为目标,制订不同矿种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32.
矿产资源整合即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是优化矿山开采布局,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推进我省矿产资源整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派员赴河南、甘肃、宁夏等省(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同时对山西、云南等省矿  相似文献   
133.
Estuarine ecosystem has greatly changed in the recent decades due to anthropogenic perturbation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Change patterns and impact factor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data...  相似文献   
134.
Fe-C(H)系高温高压金刚石多晶在合成片上呈成堆聚集状、不均匀分布.多晶中的金刚石晶粒多为八面体晶形、随机定向、大小无规律,表面发育"锯齿状"生长台阶,普遍发育塑性形变等缺陷.多晶中的金刚石晶粒间接触界线清晰、呈突变状.无论是利用品体成核、还是晶体长大理论都只能解释多晶中存在的部分现象.利用碳原子配位四面体生长基元模型分析多晶的形成机制值得探索.深入分析Fe-C(H)系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多晶的形成机制不但有利于改善金刚石合成的工艺、提高合成金刚石多晶的品级.而且有利于为人们探讨天然金刚石多晶的形成机制及其深部意义提供科学线索.  相似文献   
135.
新疆鄯善县阿奇山一带火山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天山的板块汇聚一造山运动时间置于泥盆末一早石炭世,或置于晚石炭世,或置于早二叠世是长期争议的问题。近年来,通过新疆鄯善阿奇山一带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对东天山造山带南部的早中石炭世中一中酸性火山岩系、火山韵律及岩石化学分析研究,认为该套火山岩属较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组合,表明早中石炭世是天山洋盆重要的汇聚阶段。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黔北—川东南志留系受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仅残留中、下统地层,通过大量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个(SSQ1~SSQ2),石牛栏组或小河坝组2个(SSQ3~SSQ4),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4个(SSQ5~SSQ8),识别出三角洲、陆棚、碳酸盐台地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中探讨了各沉积体系特征及其平面展布。通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及有利沉积相带研究,指出了两类有利储集层:一类为台地浅滩相和台地前缘斜坡相礁滩型生物灰岩、颗粒灰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石牛栏期三级层序SSQ3和SSQ4的高位体系域,纵向上分布于石牛栏组中、上部,横向上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叙永—习水—观音桥一带;另一类为浅水陆棚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小河坝期三级层序SSQ4高水位体系域,横向上分布于南川—石柱—利川等地。  相似文献   
139.
近年来,海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在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湿地等四类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在进行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时,基于修复目标和修复方法,评估指标选取虽各有侧重,但主要包括生物和生境状况两个方面。多数生态修复项目的监测、评估都是在短期内进行的,缺乏长期、连续性监测,社会和经济相关指标的研究还相对较为缺乏。成效评估方法目前没有比较清晰、全面的分类。实际应用的评估方法较为单一,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揭示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40.
以泰国湾 T155号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和矿物学手段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泰国湾古气候演化历史。(La/Sm)UCC-(Gd/Yb)UCC指示了全新世以来泰国湾西南部物质来源较为稳定,主要来自于马来半岛,季风控制下的沿岸流是其主要驱动力。通过对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ωk/(ωc+ωl))、化学蚀变指数(CIA)和钾铝质量分数比值(ωK/ωAl)的变化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将全新世以来泰国湾古气候演化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①早中全新世(12000~6500calaBP):ωk/(ωc+ωl)值和CIA 值较高,ωK/ωAl值则较低,指示了该段时期强盛的东亚季风;发生于11200~10500calaBP和8500~7500calaBP的冷事件指示了泰国湾对新仙女木事件和8.2ka冷事件的响应;②中全新世(6500calaBP)以来:ωk/(ωc+ωl)值和 CIA 值明显下降,ωK/ωAl值则逐渐上升,指示了该段时间东亚季风呈逐渐减弱的趋势;在3200~1800calaBP时地球化学和黏土矿物指标呈现一个明显低值,对应于热带海域“斜氏普林虫低值事件”,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在泰国湾海域良好的区域性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