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342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3年   2篇
  1932年   2篇
  1931年   2篇
  192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和志强 《岩石学报》2023,(5):I0001-I0003
泰顶山高、洋河水长,宣化古城兴序庠。太行巍巍、滹沱汤汤,薪火相承谱华章。2023年金秋,河北地质大学将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七十年悠悠风雨、征途漫漫,几代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抚今追昔、回首进路,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与人民呼唤同心、与教育改革同向,不断为地质行业和地方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奏响了一曲曲开拓奋进、砥砺歌行的时代华。  相似文献   
102.
103.
周永胜  戴文浩 《地学前缘》2022,29(1):403-412
大陆浅源地震密集分布层称为地震层,该深度处于石英脆塑性转化带,其变形除受温度控制外,地震周期各阶段变形随应变速率和应力发生变化,从间震期的稳态蠕变转化为同震破裂和震后松弛阶段非稳态蠕变。与间震期长期蠕变相关的野外塑性变形和稳态流变实验研究非常多,而与震后松弛相关的地壳深部脆塑性转化和非稳态蠕变研究非常有限,更缺少非稳态流变的本构方程。震后松弛阶段的断层滑动研究和基于GPS观测数据反演地壳形变研究都依赖于非稳态蠕变实验数据及其流变模型。本文介绍了野外断层脆塑性转化带非稳态流变和高温高压非稳态流变实验研究进展,分析震后松弛阶段断层脆塑性转化带的变形特征与变形模式,讨论了非稳态流变与脆塑性转化带强度定量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运用张伯声教授的学说,从含煤地层的岩石组合及其展布特征,沉积旋回及波浪运动与成煤作用的内在联系,阐述了沁水盆地富煤带的形成、展布及煤质和其它伴生矿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106.
利用GPSOEM板进行二次开发,结合射频收发芯片nRF2401的数据快速收发功能,设计了一套应用于高速公路行车管理的限速装置.对GPS测速原理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装置的硬件设计,并对软件设计中的难点给出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7.
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差值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志华  柳红 《山东气象》2009,29(2):70-70,72
对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差值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造成差值的以下5种原因,即下垫面性质状况不同、观测时间不同、响应时间(滞后性)不同、仪器安置状况的影响以及传感器或温度表自身原因,并简要介绍了检查与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基于MICAPS系统,利用T213数值预报格点资料、预报关键区34个站点的高空资料以及市内4县区不同时次的本站气压和日降水量资料,通过分析白银市中雨以上降水的天气特征,归纳出中雨以上降水的天气形势,并据此进行客观定量化分型;选取对白银市中雨以上降水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消空指标和预报因子,利用PP数值释用方法,建立了白银市盛夏中雨以上降水的短期预报模型。对2007年6~8月进行试报,预报准确率平均达66.7%,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9.
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利用中国710个站(青藏高原72个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与中国区域气候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中国多雨日区域随季节分布大致可以分为华南区、华南一青藏高原东南部区、青藏高原区以及华西区共5个区域,多雨日区自东向西移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降水特征呈双峰型,西北呈单峰型;西南部存在明显的“高原梅雨”、伏旱和秋雨。林芝地区的遥相关分析表明:冬季温度与青藏高原同期温度为正相关,与我国其它大部分地方为负相关;夏季降水与青藏高原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期降水为正相关,与高原北部同期降水呈反相关关系;冬季温度与黄河到长江流域之间区域夏季降水呈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地理学科理解是从地理学本质出发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性认知。它主要包括地理学科知识、地理学科方法、地理学科思想、地理学科观念与地理学科性质五个方面,它对完善地理课程体系、提升地理思维能力、科学探究地理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地理学科的本质,必须从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内隐结构三个维度对地理认知结构进行溯源理解;从地理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向对地理认知哲学进行科学理解;从要素、区域、时空的分析与综合三个角度对地理认知视角进行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