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2篇
  免费   973篇
  国内免费   1251篇
测绘学   715篇
大气科学   2035篇
地球物理   562篇
地质学   3649篇
海洋学   549篇
天文学   227篇
综合类   244篇
自然地理   44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22篇
  2001年   1888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中国地形复杂,模式地形与实际观测地形存在一定高度差异,因此设计合理的复杂地形下地面观测资料的同化方案有利于使我国目前仅用作探测手段的地面观测资料(常规地面观测站和地面自动站)在中尺度数值模式中得到充分利用。作者在MM5_3DVAR同化系统中利用近地层相似理论将地面观测资料进行直接三维变分同化分析,并对地面资料同化方案设计中是否需要考虑模式与实际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进行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近地层相似理论将地面观测资料同化到数值模式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地面观测资料(温度、 湿度、 风场、 地面气压)中各物理量同化到数值模式都能影响24小时降水数值结果,但各物理量起的作用大小不一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其次为湿度;地面观测资料同化方案设计有必要考虑模式地形与实际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适当考虑这种高度差异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2.
关于契比雪夫配点法解算常微分方程的一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比雪夫配点法是一种基于第一类契比雪夫多项式的数值计算方法。我们把它用来解算常微分方程,其主要优点是易于处理奇点问题,另外,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解算任何常微分方程(组)。值得一提的是,在计算机的有效位数允许的范围内,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方法,并给出了一个详细的例子。以使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够方便地使用它。  相似文献   
973.
GIS中平面面位误差环的解析模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本文基于随机场理论,导出了随机面元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为了衡量随机面元的位置不确定性,将点位误差椭圆和线位误差带进一步扩展到面位误差环指标。根据推求包括线的原理,导出了多边形面位误差环边界线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了面位误差环的构成机理,证明了误差环边界线为连续闭合曲线的结论。最后通过实例绘制了面位误差环的可视化图形。  相似文献   
974.
用岩石层-地幔力学、热学耦合模型,以俯冲带为例,研究大陆岩石层不同的有效弹性厚度对岩石层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的动力影响。数值结果显示大陆岩石层有效弹性厚度的作用象一低通滤波器,它抑制岩石层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的高频分量。随着有效弹性厚度的增加,岩石层的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不仅幅度减小,其形状变化也被平滑。模拟结果表明,在进行大陆岩石层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中,只有充分考虑大陆弹性岩石层有效弹性厚度的动力  相似文献   
975.
The Variance of Mango‘s Light—Hydrocarbon Parameter 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nalyses of light hydrocarbons in oils from the Tarim Basin show that the Mango‘s parameter K is about unity except those oils trapp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azhong (Central Tarim)Fault Uplift,The regular variance of K may indicates the accumulation and admixture of the oil population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azhong Fault Uplift.  相似文献   
976.
Quartz was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its silico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in micro-fin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SW Guizhou and NW Guangx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quartz in wall rocks.ores and that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ilicification are distinctive in silicon isotopes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haracters.Quartz in association with primary silicification is non-luminescent while that in wall rocks and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silicification exhibits striking luminescence.Based on the dynamic fractionation of silicon isotop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rapid transport of aprimary siliceous fluid along the major deep fault system into subordinate faults before ore components deposited in favorable strata via penetration and metasomatism.Therefore,a deep origin is implicit for gold deposits of this type.  相似文献   
977.
Long-and short-term climatic curves were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since the Late Cenozoic in the Qinghai Xizang(Qinghai-Tibet)Plateau.The curves show that the climate in the plateau was alternatively dry-warm and cold-wet during the period of 30-3.4 Ma when the plateau was not uplifted to an enough altitude and the monsoon was not completely formed either,In the period of 3.4-0.73 Ma.the climate fluctuated between dry-cold and wet-warm when the plateau was rapidly uplifted and the Asian monsoon was consequently formed.Since 0.73 Ma.the climate became even drier when the plateau continuously rose.In the Holocene period.the climate alternatively changed with a complex model of being cool-dry,warm-wet and cold-wet.  相似文献   
978.
鄂西黄陵背斜核部中段金矿基本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陵背斜核部中段的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具有斜列侧伏性、群聚分带性、似等距性、自相似性及易采、易选等特点。金成矿过程经历了初 始富集、预富集、工业富集、次生富集4个时期和岩浆热液主成矿期的4个阶段,黄陵花岗杂岩是其主要热源和矿源,复合剪切带和古构造格架控制其产布。金矿床为受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时代为晋宁晚期,其形成主要与扬子旋回古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79.
大别地块中生代绝大部分钙碱笥花岗岩类岩浆的形成、侵位与壳幔岩浆源区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垂向侵位分异以及块体的差异降升-剥露过程密切相关。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变质岩系的改造作用直接源于同一热事件,即为深部幔源基性岩浆不断向地壳添加,由此引发了中上地壳变质流变物质广泛熔融、侵位或受热改造。这一热事件可能为大别地块中生代隆升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动力。  相似文献   
980.
大别山杂岩区存在NWW向右行逆冲型和NNE向左行逆冲型深层韧性剪切带,其中发育一套具糜棱岩流变构造(宏观)和片麻岩结构(中粗料)特征的岩石组合,本文称之为剪切片麻岩。研究认为,NWW向和NNE向深层韧性剪切带组成了近南北向强烈挤压背景下形成的韧性共轭剪切系统,其成因可能与早剪寒武纪期间中国统一古陆与Laurentia超大陆相互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