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41.
新疆农业大开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新疆农业大开发所面临的具有双重性特点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趋于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新世纪新疆农业大开发的战略地位、主体战略与辅助战略,并针对新疆农业大开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2.
根据作业云块的雷达回波资料及作业云块和非作业云块雷达回波的对比观测资料,分析了一次火箭防雹作业效果。结果表明:使用WR-1B型火箭进行防雹,只要作业时机、部位准确、及时,作业剂量适宜,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43.
绿洲—荒漠交错带地下水位分布的遥感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评价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地下水位的分布作为主要研究目的,使用波段Landsat-7ETM 图像,用遥感-数学-模型学融合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考察地下水位,土壤水分和其他辅助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的实验方程,提出了评价地下水位分布的遥感模型-GLDRS模型。利用GLDRS模型对新疆策勒绿洲-荒漠交错带进行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结果符合实际,GLDRS多波段模型优越单波段模型,理论地下水位和实测地下水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1。  相似文献   
244.
塔里木盆地沙暴的分布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周边20多个气象台站30年沙暴日数和3年历时资料,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科考站3年的沙暴日数、历时等资料分析,给出了沙暴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了沙暴危险性气候分级指标和天气强度等级指标,并进行了沙暴的潜在危害评价。着重探讨了危害最严重的塔中地区沙暴的历时、强度、风况特征。  相似文献   
245.
平原水库大坝区域近期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平原水库大坝建坝以来发生的变形特征,该文提出了基于大坝坝基变形点、坝后工作基点以及坝区变形监测点的综合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东坝和西坝区域受水的压力比较小;东西坝的变化非常小;北坝受水的影响大,水的推力和压力导致坝基变形点沉降后大坝北侧工作基点以外区域有略微抬升;以大坝坝基为界,以北区域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抬升,大的区域基本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246.
本文对采用BORLANDC3.1在WINDOWS下设计开发的草地、小麦和土壤水分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系统进行了概述,以便人们对该系统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47.
本文总结了辽宁流磁1973年10月~1983年10月F、Z面测及1980年5月~1985年9月F环测资料的清理结果。并对下述三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1)、流磁通化精度与通化台的选择;(2)流磁成果质量的验收标准;(3)流磁预报地震方法;最后提出改进流磁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48.
喀纳斯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喀纳斯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对各分量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得出(1)景区的限制因子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景区的适宜承载力为2 352人次/日,极限承载力为2 822人次/日;(2)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为全年弱载,旺季适载,旺季高峰目超载,旅游淡季严重弱载;(3)景区各景点承载力利用水平不同,游客多聚集在观鱼亭和湖边.在此基础上,提出时空分流、新增景点等调控措施解决景区超载和弱载问题,为景区的规划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249.
烈度,过去是按照判定表由人进行判断,而在1996年,烈度判定发展为将地震仪记录的原始波形利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出“计测烈度”。从此排除了由人的判断而引起的误差,使实时烈度信息的发布和观测点的高密度设置成为现实。一想到“地震”这两个字,打开电视机用不上几分钟就能看到各地地震烈度的信息。这样一个传媒系统,日本可以说其防灾体系在世界上也是值得骄傲的。  相似文献   
250.
2003年9月2日在阿克陶发生了5.9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Ⅶ度。地震形成的雪崩、滚石,压死了大牲畜数百头,并造成Ⅵ度区的部分房屋裂缝。地震发生在新构造活动强烈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北北西构造带上,该构造带的断裂性质多为右旋走滑的全新世活动深断裂。该次地震微观震中和宏观震中之间有一定距离,依据宏观震中位置判定,发震构造为布伦口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