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318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随着研究认识的不断深化,赋予了呼兰群头道沟组新的内涵。由于原岩组成如何是深入认识头道沟组形成环境的基础,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头道沟组中变质矿物组合和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探讨头道沟组的原岩组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深入分析头道沟组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62.
莱州湾西部海域枯水期富营养化程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2004 年 5 月份的调查资料,选择透明度、盐度、活性磷酸盐、溶解无机氮、硅酸盐、叶绿素 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层次关系和权重,建立了以营养盐和富营养化致害因素、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三方面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莱州湾海域的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各站点最终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磷酸盐、无机氮超标严重,整体已表现出富营养化,其中黄河口和小清河口附近富营养化较为明显,这主要是受到陆源排污和海水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3.
许伟 《水文》2023,43(2):110-114
在防洪潮规划中洪潮遭遇分析尤为重要。以西、北江三角洲作为珠江流域感潮区域的典型区,运用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构建了年最大洪水和相应48h内最大潮位、年最大潮位和相应48h内最大洪水两组联合分布,通过联合风险概率模型,计算了洪潮组合的风险概率。结果表明:较高重现期洪水遭遇较低重现期的潮位、较高重现期潮位遭遇较低重现期的洪水风险概率会更大。基于Copula函数的洪潮联合分布拟合较好,组合风险分析可靠,为珠江流域感潮河段防洪、潮工程的设计风险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64.
本文以黄河流域(山东段)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数据的“三生空间”分类体系,运用格网化研究方法分析了2017年以来黄河流域(山东段)“三生空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情况。研究成果表明黄河流域(山东段)“三生空间”以生产空间为主,其次为生态空间,面积最少的为生活空间。近年来,“三生空间”时空演变情况为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面积增加,生产空间面积下降。黄河流域(山东段)“三生空间”研究成果可为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5.
866.
人类改造自然的速度和强度在不断提高,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基于Modis卫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生态指数探究了赣州市2001—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并利用趋势分析法研究了像元尺度上赣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1—2015年间,赣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在所有的区县中,章贡区的RSEI最低,多年平均值为0.518;(2)人类活动强度和耦合协调度在市中心发达地区呈下降趋势,在市中心周围呈上升趋势;(3)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人类活动的持续增强,使得耦合协调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表明人类活动强度的提高不会一直对区域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