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冰雹微结构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新疆昭苏地区五次雹暴的51个雹块切片的偏振光和透射光照片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的三种冰雹微结构类型,指出了我国这一地区冰雹微结构的冰晶、气泡、层次和雹胚的特征,最后研究了降雹时的雨滴谱变化和雹谱特征。  相似文献   
22.
点源冰雹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一类新型冰雹云——点源冰雹云。文章介绍了点源冰雹云的实例、特征、演变规律、单体性质及单体之间关系等。此文还介绍了它的模式及它与传播雹云的异同。  相似文献   
23.
1997年11月8日西藏Mw7.5级玛尼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假设断层的各个分段滑动量均匀,反演得到断层各个分段的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量.本部分的反演进一步去除滑动均匀假设,并利用更能反映断层真实状态的角形元位错模型(线弹性),在第一部分反演得到断层几何的基础上,反演断层面的静态位错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线弹性滑动分布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进一步提高反演的数据拟合程度.最终得到了断层面上的走滑和倾滑位错分布.首次得到的断层面滑动分布显示断层面滑动在浅部(0~12 km)比较集中,地震破裂长度约170 km,最大左旋走滑位移达4.8 m;反演结果还表明局部段落存在较大倾滑位移,量值达到1.9 m,这在断层模型中是不能忽略的,它可能是断层两侧形变不对称的原因之一;反演得到的标量地震矩为2.18×1020 N·m,相当于矩震级Mw7.5,与Velasco等利用地震波形反演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4.
本文基于包裹体类型、均-温度、盐度、压力、包裹体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认为下营坊金矿床具有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幔混溶岩浆,主成矿期有少量大气降水加入。  相似文献   
25.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逐步向毫米波频段(FR2)部署,以及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对毫米波雷达技术的需求,高性能的毫米波收发前端集成电路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硅基器件工艺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为低成本、高性能的硅基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基础.本文对近年来的毫米波通信和雷达的硅基收发前端集成电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通过地质调查、物探工作、钻探工作,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CO2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对鹤壁市新区地热及CO2资源的赋存规律和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鹤壁矿区地处太行山前汤阴断陷盆地中部,其地下存在着奥陶系灰岩凸起的古潜山构造,这些凹陷中的相对凸起带是地下热水和CO2气藏的富集区.经分析该区地表以下无热异常,地热田属正常增温型地热区;CO2气藏为无机成因,是岩浆冷凝脱气和碳酸盐热解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7.
回顾就预报地震和地震危险性问题所引出的争论,模型和方法,试图对发生于某一特定时间空间和震级窗内的地震,研究其发生概率定量化的统计方法是本文强调的重点。  相似文献   
28.
2007年7月,红河州多受两高间辐合区影响,产生强降水,选取7月18~20日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单纯的两高辐合区并不一定能产生强降水。虽然此次过程中有深厚的西南涡从四川东南移,但强降水的触发机制并不是西南涡,而是高空冷平流,且高空冷平流具有高层强、低层弱的特点。水汽、能量条件表现出在高层随着环流背景场南移、中低层少变的特点,较强的上升运动也集中在对流层中上层。MM5对于此次过程较强降水发生的时间、区域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但降水量级偏小。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利用一个室外露天水容量为187立方米的水泥池进行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一次育出贝苗5065万只,平均每立方米水体收贝苗27.08万只。室外大池育苗具有耗饵量少,节约人力,培育的幼虫和贝苗生长快和产苗量大等优点,能够迅速提高贝苗总产量,解决目前存在的贝苗(?)足的困难,值得提倡推广。  相似文献   
30.
黄颖  江涛  丁杰  禤映雪  陈建耀  李睿 《热带地理》2023,(7):1400-1410
为揭示城镇化地区地下水氮素组成特征及来源,以深圳市坪山区麻雀坑水流域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20年9月(丰水期)和2020年12月(枯水期)采集民井、采样井和基坑地下水样品并分析样品中氮素的组成特征,联合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和氨氮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识别氮素的主要来源及转化过程,结合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计算不同硝酸盐来源的贡献比。结果表明:1)麻雀坑水流域地下水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为NO-3-N,其次是NH4+-N。NO-2-N质量浓度相对较低,平均在“三氮”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2%,氮素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不显著;2)同位素示踪信号显示地下水氮素的主要来源为污水与粪便,氮的转化过程以硝化作用为主;3)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结果显示,丰、枯水期地下水硝酸盐不同来源的平均贡献率排序相同,为污水与粪便>土壤氮>大气氮沉降>肥料,但贡献率大小不同。丰、枯水期源于污水与粪便的地下水硝酸盐贡献率分别为45%和74%,民井与采样井、基坑地下水中硝酸盐来自污水与粪便的比例分别为68%和82%;4)已关闭养猪场的历史遗留氮素是区域地下水潜在的氮污染来源,并影响地下水氮素的转化过程,位于地下水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