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39年   3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2005/2006年度莱州湾东部的海冰灾害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湾是水深较浅的半封闭海湾,与外海海水的交换缓慢,受黄河等十几条入海河流汇入的淡水影响使海水的盐度较低.受寒潮影响莱州湾内海冰灾害发生频繁.莱州湾的海冰灾害分5个冰情等级.在冬季气温偏高的年份,莱州湾内形成Ⅰ、Ⅱ级海冰,沿岸一般没有固定冰形成;一般年份形成Ⅲ级海冰,西岸和南岸冰情较严重,有固定冰形成;在冬季气温偏低的年份,形成Ⅳ级或Ⅴ级海冰,南岸、西岸的固定冰宽度较大,有时整个莱州湾海面都分布流冰.2005年末~2006年初在莱州湾东岸形成了一次较严重的海冰灾害,莱州市近海海湾扇贝养殖的经济损失达400万元以上.为减轻未来海冰灾害带来的损失提出了加强海冰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技术研究,严格管理近海养殖生产作业,莱州湾沿岸地方政府应制定<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建设和完善海冰灾害应急防御体系等防御海冰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73.
用长波授时,除了地波传播的衰减小,相位稳定,因而有大的作用范围(最远可达2000—3000公里)和相当高的时间同步与校频精度(同步精度0.1~1μs;校频精度1×10~(-12)/天)外,天波传播由电离层下边界的D区反射,波长较长和电离层的D区的良好导电性能,使其反射损耗和相位起伏都相对地较小。天波信号的相位起伏,白天最大为1μs,夜间为2~3μs。利用天波授时大大扩展了授时的服务范围(一跳天波最远可达4000~5000公里,多跳天波还可更远),而且还可以取得较好的时间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74.
75.
对鲁西南1979-2008年8-9月份阴雨日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8-9月份阴雨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与前期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9月份阴雨日数与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场存在显著的滞后相关性,共得出45个优势相关区,相关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大多数优势相关区出现在60篘以南地区。阴雨日数与前期极涡位置及强弱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从优势相关区提取的预报因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上一年秋冬季预报因子占6/9;建立预报方程,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6.
王金辉  支俊  方冰  刘涛  唐秀 《干旱气象》2010,28(2):206-21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喀什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T213数值预报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2008年5月26日克州境内出现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发生在中亚低值系统,高空冷空气的侵入对不稳定能量释放起触发作用,高低空急流的相互配置为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大气不稳定层结和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在雷达回波强度的不断发展加强和径向速度的风场辐合。  相似文献   
77.
针对烟台各市县气象信息共享及传递的实际情况,考虑了县局气象服务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内容多、操作分散的特点以及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的实际,充分利用省市县宽带以及互联网资源,将各种资源和操作进行了整合.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而且易维护、易扩充,为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8.
人类活动对徐闻灯楼角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认为是“热带海洋沙漠”中的绿洲,有着非常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可为当地居民提供食物和生活来源,并为游客提供美丽的海底景观,还可保护岛屿和大陆的海岸线免受海浪侵蚀。但是,随着珊瑚礁的利用在不断的变化和增长,珊瑚礁的退化也是触目惊心的。世界上很多地方珊瑚的死亡和珊瑚礁的退化状况都有研究和报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压力,即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如全球气候的变暖、长棘海星的数量剧增、厄尔尼诺事件以及强风暴、强烈泥沙活动与沉积事件和火山爆发等;另一个是人为的压力,也就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采集、污水扩散、挖掘造成的再沉积等。  相似文献   
79.
青海玛多7.4级地震烈度快速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海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和基于断层最短距离的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对青海玛多7.4级地震的烈度分布进行快速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实际烈度图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可以在地震正式速报后1分钟内得到地震烈度分布的快速评估结果,时效性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提供参考;青海地震烈度衰减模型计算结果比较理想化,在大致范围上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在重灾区范围上与此次实际结果存在偏差;基于断层最短距离的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的PGV-v_(S30)计算结果较青海地震烈度衰减模型更为精细,在高烈度区的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相较于冉洪流等研究的地表破裂与震级的经验关系,Wells等研究的经验关系在本次地震中的适用性更好。文章研究结果在此次实际地震应急响应中进行了应用,为政府应急指挥决策和应急救援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0.
红层与煤系复合结构覆岩采动破坏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矿区煤层采动影响范围内的覆岩层由红层和煤层共同构成。本文研究了山东省太平煤矿东区二叠系 3号煤层覆岩破坏和防水煤柱留设的问题 ,在对上覆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 ,对红层和煤系复合结构覆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和破坏状况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合理的防水煤岩柱高度 ,并经过开采验证 ,避免了水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