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6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笔者调查发现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狮泉河-改则-洞错蛇绿岩带北侧和拉果错蛇绿岩带南侧都有岛弧型花岗岩岩基产出。这些岩体岩性上以中粒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化学上明显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LILE) Rb、Th、U、K、P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具有岛弧型岩浆岩的本质特征,指示着班公湖中特提斯洋盆存在双向俯冲。锆石U-Pb LAICPMS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在不同构造位置年龄并不一致,位于狮泉河-改则-洞错蛇绿岩带北侧的嘎拉勒和改则北两个岩体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5.6±1.1Ma(MSWD=1.7)和142.15±0.35Ma(MSWD=2.9),位于拉果错蛇绿岩带南侧的扎布耶北岩体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4.07±0.77Ma(MSWD=1.8),表明班公湖中特提斯洋盆向北俯冲发生在晚侏罗世,而向南的俯冲发生在早白垩世,两者相差约8Ma。岛弧花岗岩浆都是由地幔楔部分熔融而成,岩浆源区经历过来自俯冲板片的沉积物熔体的交代。不同岩体的源区沉积物熔体的交代比例不同:扎布耶北岩体最多,大体在12%~16%之间;嘎拉勒岩体次之,在9%~13%之间;改则北岩体最少,为5%~10%。  相似文献   
152.
西藏驱龙矿区早侏罗世斑岩的Sr-Nd-Pb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近年的研究基本揭示,在冈底斯南缘存在一条晚三叠世-侏罗纪的花岗岩带,其成因认识有助于恢复青藏高原中生代演化历史,但却存在争议。为此,本文选择拉萨东部驱龙早侏罗世花岗斑岩开展Sr-Nd-Pb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调查岩浆源区特征,以期查明岩浆成因。分析结果显示,驱龙早侏罗世斑岩具有相对较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29~0.7050)、正的εNd(t)(平均0.7)和锆石εHf(t)值(2.6~8.2),表明岩浆来自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合对比发现,冈底斯南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在500km宽的范围内显示出由西向东亏损程度逐渐减弱、甚至变得富集的规律,表明在此类花岗岩的形成过程中,成熟地壳组分的贡献自西向东逐渐增多。这既可因南部拉萨地体基底Hf同位素组成的东西向不均一所引起,也可能因东段驱龙、米林等地花岗岩更靠近古老的拉萨微陆块所致。  相似文献   
153.
西藏弄如日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弄如日金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的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东段,是该成矿带上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各期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成分的LRM分析和包裹体中子矿物相的SEM/EDS分析等,对与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以及金的迁移与沉淀机制进行了讨论。通过研究流体成矿过程包括:形成黄铁矿-石英组合的早期阶段,发育以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于256~335℃,盐度29.7%~38.9% NaCleqv;形成毒砂-富砷黄铁矿-石英组合的主成矿阶段,发育富CO2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30~357℃,盐度1.81%~9.74% NaCleqv,CO2密度为0.16~0.29g·cm-3;形成辉锑矿-石英、雄黄-石英和碳酸岩脉组合的晚期阶段,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34~245℃,盐度1.91%~8.95% NaCleqv。与金成矿有关的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富CO2、CH4、N2、Na+流体体系,成矿流体温度、压力降低造成了流体不混溶,使CO2相与水溶液相分离是造成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4.
西藏加多捕勒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位于拉萨地块的中部,矿体产于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中二叠统下拉组灰岩的接触带.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的锆石具典型岩浆锆石的特征,可分为4期,其第Ⅳ期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为(50.9±1.8)Ma,代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表明岩体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主碰撞期.第Ⅳ期...  相似文献   
155.
西藏邦布石英脉型金矿床是产于印度-亚洲板块陆-陆造山主碰撞汇聚环境下、与大洋俯冲无关的新型造山型金矿床。该矿床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朗杰学增生楔的东段南缘,矿体受区域内EW向金地-鲁农复向斜和错古-折木朗壳型脆-韧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构造的控制。金矿化主要与石英脉密切相关,并包裹于脉内细粒/粗粒硫化物中。矿区内主要分布有3期石英脉:成矿前钩状石英脉、成矿期石英大脉和成矿后陡立状石英脉。文章对3期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形态、形成温度、密度及H-O同位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试图查明成矿流体来源以及金的沉淀机制等问题。研究表明,钩状石英脉内包裹体主要为液相(L)包裹体,成分主要为H2O溶液,其流体可能为早期区域变质的产物;石英大脉内包裹体主要为含CO2气液(VL)两相包裹体,体积较大,成分主要为H2O+CO2+CH4±N2,成矿流体为深源变质流体,并与变质地层中的有机质发生强烈反应;陡立状石英脉内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体积较小,其主要成分为H2O+CO2,流体主要与后期区域变质事件有关,为成矿后变质作用的产物。邦布金矿的主要成矿流体源自深部变质流体,流体不混溶作用可能是导致金矿沉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6.
157.
青海沱沱河地区那日尼亚铅锌矿床 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日尼亚铅锌矿床是在青藏高原近来发现的、与钾质火山岩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分析表明,新鲜赋矿火山岩siO2含量62.9% ~~68.6%,K2O含量5.1%~5.8%,属钾玄岩系列,其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Nb、Ta、Ti等元素强烈亏损,Sr/Y-Y图解投影点落入已报道的藏北钾质-超钾质岩分布范围之内,指示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或受下地壳物质混染的软流圈地幔.矿床的矿体呈脉状出现在粗面岩中,由一系列细脉状的矿石构成,硫化物主要是方铅矿和黄铁矿,也含少量闪锌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并发育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围岩蚀变以白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为主.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为盐水体系,均一温度为170~~300℃、盐度为2%~9%NaCleq(质量分数),指示成矿流体可能来自岩浆活动驱动的地表水;方铅矿δ34S值介于-0.1~1.7之间,铅同位素组成落入藏北钾质-超钾质岩石的组成范围内,指示硫和铅均来自赋矿的钾质火山岩.那日尼亚铅锌矿床与沱沱河地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差别明显,两者不是一套成矿系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8.
玉树混杂带内含有大量金沙江西段古特提斯演化信息,对其物质组成进行详细解剖,有望厘清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特提斯演化过程。本文以该带内糜棱岩化岩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岩石学、构造变形特征,报道其锆石U-Pb年龄、黑云母Ar-Ar年龄、主量、微量和Sr-Nd同位素数据,结合区域岩浆事件和构造变形资料讨论大地构造意义。研究表明该岩体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变形强烈,发育北西西向糜棱面理,面理走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岩石为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高Sr负Nd的同位素组成,为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08Ma,黑云母40Ar/39Ar年龄为201Ma,讨论认为前者代表岩浆结晶年龄,形成于洋盆俯冲背景;后者代表变形年龄,与区域碰撞挤压有关。  相似文献   
159.
西藏邦铺矿区辉绿玢岩成因及对区域构造岩浆演化的指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邦铺是继驱龙、甲玛之后在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发现的又一大型的斑岩型矿床。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以斑岩Mo-Cu矿化为主,伴生矽卡岩型Pb-Zn矿化。矿区出露岩体面积较广,种类较多,约占矿区总面积的50%。辉绿玢岩位于矿区的北侧,呈独立脉体产出。其SiO2含量变化于48.39%~50.08%之间,(K2O+ Na2O)平均为3.50%,铝饱和指数A/CNK为1.23,属于过铝质系列,MgO=7.92%~9.12%,Mg#=61.72~64.79。稀土总量∑REE变化于44.93×10-6~67.58×10-6之间,轻重稀土间的分馏不明显,富集Sr、Ba、U,强烈亏损Rb、K等元素。相容元素Ni、Cr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9×10-6和256×10-6,相对于原生玄武岩浆范围较小,说明邦铺辉绿玢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橄榄石、单斜辉石等镁铁质矿物的分离结晶,但程度不高,可以近似认为辉绿玢岩是岩浆源区平衡部分熔融的产物。锆石U-Pb年龄为14.46±0.38Ma,与成矿年龄14.92Ma相近,锆石原位εHf(t)平均值为4.7。邦铺辉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达孜玄武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源区,即由于印度板片发生断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并部分熔融而形成。其成岩年龄的差距是印度板片向北俯冲到不同位置的结果。邦铺辉绿玢岩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地壳物质的混染。它的发现可以作为后碰撞期岩浆活动的一个基性端元,从而为限定地幔性质、岩浆活动时期、以及探索地幔物质对区域岩浆活动及对成矿的影响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60.
西藏改则县多不杂矿区为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的大型斑岩铜矿区,对这一典型矿床的研究有助于对整个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提出更好的找矿认识.使用美国TerraSpec便携式地物波谱仪对从多不杂矿区采集的地物样品进行波谱测试及镜下鉴定,确定矿区主要蚀变为绢英岩化及绿帘石化,地表矿化主要有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和蓝铜矿化.矿区出露的2套花岗闪长斑岩的波谱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成矿斑岩绢英岩化蚀变较为严重;而不成矿斑岩基本无蚀变,主要零星分布在成矿斑岩的外围.对采样样品实测波谱特征与其在ASTER图像上的波谱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最后基于采样样品波谱特征,圈定了与成矿相关的绢英岩化区域,并建议绢英岩化区域为今后矿产勘察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