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11.
徐霞客,名弘祖,号振之,今江苏省江阴县人,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元1587年1月5日)生,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公元1641年3月8日)逝世.  相似文献   
112.
秦山,地处浙江省北部的海盐县。它濒临东海,倚靠杭州湾,山上树木葱郁,山前海潮涌动。这里原来鲜为人知,而今却因中国的核电事业从这里起步并进而成为“国之光荣”的核电城引起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13.
徐州市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群孔抽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徐州市张集水源地详勘阶段任务要求以及张集水源地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群孔干扰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根据该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所进行的抽水试验既满足了为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而进行的数值计算要求,又适合农村电网及水井实际,并且节约了经费。结论对裂隙岩溶水大型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4.
示踪试验在淄博裂隙岩溶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在山东省淄博市地下水遭受石油污染的地区合理地布置治理工程,我们进行了两次裂隙岩溶水的示踪试验。试验在深井中进行,示踪剂用131I同位素。第一次用来确定污染源附近(靠下游)的金岭断层的水力性质,为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水力截获带的布置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断层是透水的,而且是污染最严重的地带,根据这一结果布置了水力截获带。第二次在水力截获带运行时进行示踪试验,以确定该带运行时的降落漏斗范围、地下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为用曝气法、ClO2氧化法和微生物法进行地下污染治理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两次试验求得的地下水实际平均流速(视速度)为111.84m/d和187m/d,说明研究区裂隙岩溶地下水的运动速度也相当大,地下水污染问题是一个对流占绝对优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5.
城门山铜矿矿体存在于裂隙喀斯特(岩溶)化的灰岩中,并且有一部分矿体埋藏在九江县的赛湖底下,矿床的充水条件复杂,一直被认为是“大水矿床”,至今尚未开采。本文分析了该翼天矿充水的各种来说,用数学模型的有限元解计算了各种来源所占的份额。分析了产生湖底塌陷和湖水倒灌的可能性及防治措施。论证了城门山铜矿“水可治、矿可开”。   相似文献   
116.
峰林喀斯特的性质及其发育和演化的新思考(3)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91,10(3):171-182
在回顾国内外峰林喀斯特研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峰林喀斯特同时态系统演化的新观念。即峰林喀斯特系统内各类地形的形成与发展在时间上可以同步。这种“同时态多样化”是由于物质与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强度、数量与质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和分布不均所引起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系统间各部(子系统,还必然存在相互协同的内在联系。虽然由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具体差异,在系统形态(或子系统)组成上常常出现破缺。但同时态多样化,乃是自然界各种“演化着”的开放系统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117.
峰林喀斯特的性质及其发育和演化的新思考(2)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91,10(2):137-150
本篇从多方面讨论了我国峰林喀斯特的发育史,并详细地分析了峰林喀斯特的发育条件。   相似文献   
118.
川西岷山岩溶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朱学稳  张任  周绪伦 《中国岩溶》1989,8(4):253-260
我国地域辽阔,碳酸盐岩出露广泛,在不同的地质构造、地形、气候及生态环境条件下发育有多种类型的岩溶。本文所论及的岷山地区的岩溶,实际上是一种在高山地形气候条件下发育的高寒岩溶亚类。从事物发展的系统观出发,作者认为岷山型岩溶是一高山峡谷岩溶系统,在垂向空间上,可区分为山岳高寒岩溶和峡谷温带岩溶两个不同层次。文中阐述了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条件。关于岷山岩溶的一个重要特征—泉钙华沉积,将在“岷山岩溶的灰华沉积”一文中讨论。   相似文献   
119.
受野外观测条件的限制,采集的地震数据体通常不规则,并缺失一部分数据道。传统的单道提高分辨率方法无法兼顾横向地震信息,处理结果存在空间一致性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在曲波域内进行不规则地震数据,通过曲波变换实现对地震数据的稀疏表征,将提高分辨率问题转化为曲波域1-范数约束的稀疏促进求解,得到规则化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体。该方法避免传统单道提高分辨率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能够恢复缺失的地震数据、压制随机噪声,进而提高地震数据的完备性,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0.
地震预报是具高度复杂性的世界科学难题。以我国50余年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以其揭示的自然现象为依托,从科学哲学及方法论视角,回顾经验归纳、还原论动力学、归纳-演绎和复杂动力系统等方法。通过汶川、唐山等震例探讨认识论因素在预测预报中的重要作用。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新时期,建议以大陆变形复杂动力系统演化及其地震行为、经验与数值预测桥梁的图像(斑图)动力学作为地震预报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它们虽不完善,但更贴近大自然的整体性、进化性和非线性本质,又能包容连接多种思路与方法;既具前瞻性,又具可操作性;地震具可预测性,又具预测的不完全确定性;预测→预报→减轻灾害尚存在颇大的可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