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九毛锡矿矿体产于超基性岩体及其外侧四堡群变质岩系中,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双控”(岩控、层控)特征,时间上显示出成矿作用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成矿过程可划分为岩浆期、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是主要的成矿时期,进一步划分出锡石硅酸盐阶段、锡石硫化物阶段和木锡石石英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锡石由于产出特征和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构成不同的锡矿石类型,主要有锡石蛇蚊石型。锡石绿泥石型、锡石硫化物型、锡石石英型。  相似文献   
32.
33.
环境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矿物学朱立军,傅平秋,万国江(贵州工学院贵阳55000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表生矿物,环境矿物,环境变化,环境矿物学环境矿物学基于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土壤学及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表矿物与环境的相互...  相似文献   
34.
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国南方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的形成一直存在热水成因、生物成因或化学成因的争议。通过对贵州松桃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的碳、硫同位素和藻类化石的研究,认为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是在700-695Ma全球性Sturtian冰期后形成,由于大气中含有很高的CO2与海洋中的Ca^2 、Mn^2 反应,造成大量CaCO3和MnCO3快速沉淀,形成“碳酸盐岩帽”(碳酸锰)所致。对大塘坡组藻类化石研究还表明,在含锰矿的层次,藻类化石很少,而锰矿层上下,微体藻类化石都很丰富,这说明锰矿成矿与藻类关系并不那么密切。  相似文献   
35.
贵州凯里煤矿地区水质分析与微生物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贵州凯里地区煤矿排出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开展了生物法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对贵州凯里地区从鱼洞到江口的一段河流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测定色度、OD、SS、pH值及重金属元素浓度等指标,分析煤矿废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利用硅酸盐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GY03菌株所产生的絮凝物质探讨其对煤矿废水的吸附作用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水样的最大絮凝率为97.94%,SS去除率达99.43%,对总铁、Zn2 和Ti4 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1.94%,90.93%和90%.这说明该絮凝剂能够有效改善受煤矿污染水体的水质.研究结果为微生物絮凝剂在煤矿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6.
Systematic determination of and adsorption experiment on fluorine in the carbonate rock-soil-water system in the karst region studied in Guzhou Province,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ineral surface and soil chemistry data,have revealed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 and the mechanisms of its transport and entrichment in the rock-soil-water-system of the karst region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Deep-seated underground waters(-100m or lower)and soil layers in the karst region of central Guizhou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F anomalies whereas shallow-level underground and surface waters by low contents of F(mostly lower than 05mg/L).Fluorine in soil and water in the region studied comes largely from Triassic marine strata dominated by gypsum-bearing carbonate rocks.The special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F on the surface of geothite in soil layers are the important mechanisms of its transport and enrichment in the rock-soil-water system of the karst region studied.  相似文献   
37.
碳酸盐岩风化壳界面土层的结构和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李景阳  朱立军  梁风 《中国岩溶》2000,19(4):301-307
以贵州遵义和平坝红土剖面为例,利用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粘土层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界面土层是由紫、红、棕、黄、褐、黑、灰、白等纹层状杂色粘土组成,其矿物成分除了含有与上部土层相似的高岭石或伊利石之外,还存在着新生不稳定的蛭石、绿泥石、蒙脱石、埃洛石及其间层矿物。向地表它们将转化为较稳定的其它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38.
三轴应力条件下红粘土力学特性动态变化的CT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粘土工程性质特殊而复杂引起学术界与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采用CT技术研究三轴应力条件下红粘土的力学特性,是土力学领域中一项新的研究方法,它可以从细观的角度分析红粘土在受到三向应力作用后,土体内部结构、孔隙的变化、裂隙扩展等规律,并获得CT图像、CT数与应力-应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利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仪和扫描电镜(SEM),探讨了岩溶环境中岩—土界面方解石的表面化学特征及其表面反应机理。方解石表面的选择性吸附和溶蚀作用是方解石表面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也是岩溶环境中最重要和最广泛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40.
碳酸盐岩残积红粘土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景阳  朱立军  梁风  陈筠 《中国岩溶》2002,21(4):233-237
根据大量的扫描电镜照片和辅助的X射线能谱分析资料,对残积红粘土微观结构进行了分类研究,指出前人研究不足之处是没有充分考虑土的形成条件、形成环境、土的成因以及组成矿物成分和形态。经研究认为,残积红粘土具有叠片状、絮凝状、粒斑状、斑状、斑块状、球粒状等结构,这些结构与组成红粘土的矿物形态及其成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