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共振效应是导致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均质岩石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探讨了建模对边坡自振周期的影响,研究了坡高、坡角、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对边坡自振周期的影响,建立了边坡自振周期的估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的边坡自振周期,与选取的计算范围和单元尺寸密切相关,并存在特征单元尺寸,即当单元最大边长小于等于特征单元尺寸时,计算得到的边坡自振周期趋于稳定,可视为准确值;边坡自振周期与坡高、坡角及泊松比成正相关关系,与弹性模量呈负相关关系;坡高和弹性模量对边坡自振周期的影响最为显著;所建立的估算公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直接用于计算均质岩石边坡的自振周期.  相似文献   
32.
基于证据权法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方法存在不足的问题,根据泥石流形成的要素提取危险度评价因子,运用证据权法客观地筛选出评价因子和确定危险度的权重,进而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避免了主观赋权和筛选因子的随意性;根据不同评价因子权重值的叠加来确定某一单元泥石流危险度发育程度的概率。以吉林省磐石市泥石流危险度区划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度和低度危险区内有泥石流点163个,囊括了75.81%的泥石流灾害点,符合磐石市泥石流危险度总体不高、局部地区危险度较大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3.
吉林省靖宇县三道湖镇马当村于2008年10月份产生了地裂缝,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分析评价了地裂缝成因,判定该地裂缝是由于龙马煤矿采矿采空区塌陷引起的地表地裂缝。并对地裂缝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初步预测,为当地政府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4.
磐石市富太镇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与危险范围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磐石市富太镇地区泥石流灾害较为发育,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交通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为合理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文章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和泥石流最大危险范围预测模型分别对富太地区的21条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和最大危险范围的预测。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本区泥石流危险程度基本都属于轻微级,而且它们的最大危险范围也较小,符合富太地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5.
泥石流活跃程度的评判结果对保护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布置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以往的评判方法多以定性评判为主。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及评判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使评判结果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误差。论文旨在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来实现对泥石流活跃程度的定量分析,以便尽可能的减少人为误差。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学习、记忆、计算、仿真等功能的网络结构。BP网络是目前工程上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误差反传的人工神经网络。它可以模拟任意复杂的非线形映射关系。应用神经网络对泥石流活跃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评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定性评判中的人为因素影响,提高评判的准确性。论文简要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训练过程,以及如何利用MATLAB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来创建、训练和应用评判泥石流活跃程度BP网络。在BP网络模型建立时采用了对研究区泥石流活跃程度影响最主要的8个参数作为输入层,并选取了研究区的20个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最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对研究区的10条支沟分别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利用BP神经网络来评判泥石流活跃程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推导了GPS三维基线向量向大地坐标差直接转换公式,编制出相应的转换程序。  相似文献   
37.
控制网敏感度分析法及其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出了控制网中观测值的精度变化与未知参数精度变化和控制网可靠性变化的关系式,即精度敏感度和可靠性敏感度的定义式。提出根据敏感度确定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的思路和方法,证明了敏感度分析法的重要性和在控制网设计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8.
基坑支护等值梁法的力学模型可视为插入端为固定端,锚固点为铰的超静定计算模式,但计算繁复。以VC 为开发环境实现的基坑支护等值梁法,使用关系型数据库Access建立与基坑开挖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通过人机交互获取分层支护设计条件,以等值梁法计算基坑各开挖阶段最大弯矩值和锚固处反力值,直观地绘制出设计开挖工况视图,最终求出墙的插入深度。程序设计和算法具有快速、准确和易操作等优点,从而提高了支护设计的效率,避免了因设计不合理而重复计算所引起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39.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泥石流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极大不相关法剔除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提供信息重叠过多的因子,并应用主观赋权的序关系分析法(G1法)对客观赋权的拉开档次法进行改进,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方法。以吉林省和龙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的10条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实例进行验证并与传统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其中4条处于分级点附近的泥石流危险度比传统方法高出一个等级,改进型拉开档次法能体现出传统评价方法中同级别泥石流危险度的差异性,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得更好。结论虽然偏于安全,但能为有针对地开展泥石流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可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0.
长白山火山次生泥石流是由长白山火山喷发引起的火口湖中的水沿长白山北坡缺口,以类似水库溃坝的形式突然溢出而形成的短时间、大体积的水流,是携带着地表的松散堆积物,沿着沟谷和山坡向下快速流动的一种类似洪流的特殊泥石流.笔者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之上,采用FLOW-3D数值模拟软件,对长白山火山喷发引起的次生泥石流灾害进行大范围的数值模拟,并着重研究其对二道白河镇地区的影响程度,旨在为政府决策和防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泥石流总体积为30.27亿m3时,二道白河镇将完全被泥石流淹没;不论哪种泥石流体积假设情况,泥石流都将到达二道白河镇,并对其造成危害;一旦火山爆发,二道白河镇居民可逃生时间只有30~42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