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分析研究了两种砂土在排水平面应变压缩PSC试验和不排水三轴压缩TC试验条件下的加载速率效应,既实现了不同恒定应变率加载条件下的试验,也实现了不同的加载阶段采用不同的恒定应变率(即应变率分阶段变化)的试验。在加载速率为不同恒定应变率时,砂土的应力-应变响应是唯一的,与应变率无关。在加载速率分阶段变化时,依据应力-应变关系对应变率突变的响应程度,对砂土的加载速率效应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砂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加载速率效应表现为黏性消散特性,在应变率发生突变的瞬间,由于应变加速度的影响,应力-应变曲线也相应地突变并表现为刚度很大,近似弹性的特性,随着应变的进一步增加,这一近似弹性的行为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2.
黏土的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建中  彭芳乐 《岩土力学》2006,27(2):214-218
研究了黏土的未扰动和重塑土样在三轴排水剪切试验条件下的蠕变特性。既进行了初始加载过程中的蠕变试验,也做了卸载与重复加载过程中的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在初始加载过程中,经过一定时间蠕变后黏土的强度有很大的提高;(2) 在卸载过程中,随应力值下降黏土的蠕变表现出由正蠕变、中性蠕变到负蠕变的逐渐转化;(3) 在重复加载过程中,随应力值增加黏土的蠕变表现出由负蠕变、中性蠕变到正蠕变的逐渐转化。  相似文献   
23.
道北庄子金矿床是一个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各类微量元素和烃类组分在该矿床不同中段的含量变化以及在纵向上的异常展布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叠加异常分带理想模型,为其深部以及周边地区的找矿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文章以广西老厂铅锌矿为例,通过对矿区所处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结果,认为该区存在同生断裂系统控制下形成的喷流沉积叠加改造型层状、似层状铅锌矿床。另外,结合老厂铅锌矿的开发利用现状,对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5.
26.
西部山区高墩桥梁通常是线路中的控制工程,本文结合西部山区典型高墩桥梁,基于纤维模型的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高墩桥梁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通过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即IDA方法对高墩桥梁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探讨了在横桥向强震作用下该结构墩身截面曲率的分布特点、墩身中部塑性区域的形成和发育、以及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激励下的破坏模式和损伤过程,在此基础上以截面曲率作为性能指标对高墩桥梁结构进入塑性后的抗震性能特点展开讨论,揭示高墩桥梁结构在高阶模态影响下抗震性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7.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双柱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双柱桥墩是一种在上世纪铁路桥梁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桥墩形式.随着城市高架、跨海大桥、高速铁路等工程的不断新建,需要继续采用这种具有突出优点的桥墩方案.但是对于装配式双柱墩的设计及其抗震性能,目前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这已成为困扰桥梁设计工程师和业主的技术难题,从而限制了装配式双柱墩在我国桥梁建设中的应用.为了解决此技术难题,本文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将为装配式双柱墩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8.
斜拉桥在横桥向采用塔-梁、墩-梁固结的约束体系,导致其整体刚度增加,地震惯性力增大,给边墩及其基础的抗震设计造成困难。分别采用位移相关型(方案1)和速度相关型(方案2)两类减震装置对一座斜拉桥的横桥向进行了减震研究。方案1在边墩-主梁间设置位移相关型减震装置,并对其屈服荷载进行了参数分析;方案2对速度相关型减震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数量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其参数取值进行了参数分析;对横桥向固结体系和减震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两类减震装置发生滞回变形,延长了结构在横桥向的周期,有效降低了边墩的地震剪力和弯矩反应;横桥向墩-梁间的相对位移会增大,可通过减震装置参数的选取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塔底的地震剪力和弯矩反应变化不明显。2种方案均可用于斜拉桥横向减震。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洞庭湖地区典型网纹红土的单向固结特性和规律,分别取原状土样和扰动土样在不同的荷载下进行单轴固结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状网纹红土的压缩性比扰动土低很多;在次固结阶段,原状土样的蠕变曲线不平滑,且没有明显的稳定蠕变阶段,而扰动土样的蠕变曲线平滑,有明显的稳定蠕变阶段;原状土样达到变形稳定所需时间比扰动土样短的多。研究还发现非饱和网纹红土的单向固结存在线性规律,并推导出其单向固结经验方程,方程中的一个参数可用于准确预测网纹红土单向固结的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30.
提出了一种变形分析和用Robust原理进行位移场变换的方法,并用以计算了鲜水河断裂带的水平形变,给出了比较客观的位移场。按均匀应变模型计算了点和图形的均匀应变和分区应变的加权平均值,结果说明主应变轴方位与破裂线方位相关;在北西走向的主干断裂上,无论是破裂区或闭锁区,主压应变轴方位都是近东西向的。采用样条函数和截断多项式函数拟合跨断裂的点,用非线性动态平差模型求得了地震区的垂直形变模型,结果显示了道孚地震震前的加速形变、震时以震中为中心的下沉和震后的反向回升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