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针对固定增益变结构控制器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工程中可能引起控制系统过大的抖振,采用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调节控制切换增益的变结构控制方法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根据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切换面;基于切换面存在的可达性条件推导出控制律的表达式。以一个三层框架结构模型为例来验证所提变结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峰值响应,且达到了削弱控制系统抖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2.
兰坪盆地成矿预测中的多元信息综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兰坪盆地是三江地区一典型的构造沉积盆地,矿产资源丰富。以遥感地质构造分析为依托,利用计算机图形叠合处理方法对兰坪盆地地学资料进行多元信息综合分析研究,指出盆地内成矿有利地段在盆地南北两个局部构造十分发育的三角区内,为今后进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3.
兰坪盆地成矿预测中的多元信息综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军  陈建平 《云南地质》2000,19(2):194-199
兰坪盆地是三江地区一典型的构造沉积盆地,矿产资源丰富,笔者以遥感地质构造分析为依托,利用计算机图形叠合处理方法,对兰坪盆地地学资料进行多元信息综合分析研究,指出盆地内成矿有利地段在盆地南北两个局部构造十分发育的三角区内,为今后进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4.
冰的蠕变特性是其自身独特的一种性质,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才导致了其本构关系的复杂性。室内确定海冰静压力强度特征的标准方法有:恒变形速率或加载速率下的压缩强度试验和恒荷载下的压缩蠕变试验。本文是根据近年来进行的海冰圆柱状试样单轴压缩强度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的结果,分析海冰的长期强度特征并给出统计结果。分析结果还表明海冰的弹性范围很小,即便是单轴压缩强度试验,也只有在加载时间很短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拟弹性阶段。  相似文献   
165.
目的:通过全主动脉CTA影像学数据实现教学模型的3D打印。方法:本课题拟利用高端CT扫描装置进行数据采集,优化扫描条件,从而生成符合3D打印要求的影像,并将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与数据转化。结果:将3D影像进行图像处理与数据转化后利用3D打印机进行全主动脉教学模型制备。结论:全主动脉教学模型的3D打印制备可以完善教学模型质量与数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6.
水温是重要的水文指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背景下,水温变化已成为威胁全球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长江上游开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梯级水库群,然而目前关于梯级水库和气候变化对下游水温及水生态的耦合影响仍不清楚。本文基于长江宜宾-重庆段长序列水温和气象资料,解析了气象因子和金沙江梯级水库对下游水温的影响,评估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鱼类适宜产卵时间对水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河段近30年年平均水温显著增高,增幅约为0.5~1.1℃;向家坝-溪洛渡水库蓄水后向家坝站、朱沱站和寸滩站年水温过程平均滞后约36、13和7 d,蓄水后下游河段春季“滞冷”效应明显,秋冬季“滞热”效应明显,各水文站旬平均水温最大增加和降低幅度分别为1.8~3.7℃和1.3~3.6℃,“滞热”程度大于“滞冷”程度;年内不同月份水温变化主要由梯级水库蓄水引起,年际间平均水温变化主要由气候变化引起;蓄水后向家坝站附近水温达到重要鱼类适宜产卵水温时间延迟了30~40 d,蓄水对达到重要鱼类适宜产卵水温的时间延迟程度为:黑尾近红鲌>长薄鳅、圆口铜鱼、岩原鲤>中华金沙鳅>长江鲟>胭脂鱼,...  相似文献   
167.
基于2019—2020期间在盘锦市含章湖利用浮式观测平台开展湖冰原型观测试验,分析不同因素对湖冰变化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99 d冰期内湖冰的生消过程可概述为:湖泊封冻(3 d)—稳定生长(62 d)—冰厚稳定(7 d)—加速消融(24 d)—破碎分解(3d).生长期冰厚的平均增长速率为0.4 cm/d,最大冰厚为30.7 cm;不同深度(5~17 cm)冰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性,滞后时间为70~158 min,冰温与气温的最大相关系数为0.52~0.89;降雨过程造成冰面反照率由0.22降至0.09,影响了冰内温度以及冰下40 cm以内的浅层水温,但14 mm的降雨量并未引起表面冰厚增加;降雪过程造成冰面反照率由0.25升至0.90,同时阻碍了 5 cm以内的浅层冰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但风速长时间大于8 m/s时会导致冰面积雪被吹散,冰面重新裸露;消融期冰厚的衰减过程呈抛物线趋势,存在显著的加速过程,融化速率由0.3 cm/d逐渐增加到2.7 cm/d;湖冰生长期的冰底热通量均值为4.8 W/m~2;到消融期增加至8.1 W/m~2,为生长期的1.7倍;太阳辐射与湖冰边界侧向融化是导致湖冰加速融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填补了国内湖冰冻融全过程实测资料的空缺,为湖冰热力学模型的改进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8.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海冰物理数据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7-9月间,为了探讨北冰洋海冰变化同气候的关系,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对海冰物理及其相关的物理海洋、大气边界层进行系列合作观测。观测的冰形态、海洋和气象要素将用于确定调查期间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热力和动力交换。本次考察获得的冰物理性质方面的原始观测数据将在中国南北极考察网公布。为了方便各方人员使用这些数据,本文给出这套资料的描述和解释。  相似文献   
169.
细粒酒精模型冰物理力学性质评价的新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酒精细粒模型冰制冰过程中的物理本质和控制细粒酒精模型冰物理力学性质的物理本质,建立了一项适合于喷雾技术细粒模型冰性质评价综合指标.阐明了这一评价指标的物理意义,并给出这一指标与细粒酒精模型冰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0.
本文就近年来大量海冰调查研究结果,对辽东湾海域的几个海冰要素做初步统计。所统计的内容概括了海洋工程设计阶段所涉及到的海冰冰期、分布范围、平整固定冰的厚度及其冰温、含盐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值,单轴抗压强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