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唐山地区深部应力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山东约20公里的东矿区黄坨苗圃356米深钻孔中,在300米以上深度成功地进行了11次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取得了主应力大小及其方向随深度变化的资科。测量结果表明,现在唐山地区的应力水平很低,在接近300米的深度上最大水平主应力仅7.8兆帕,最大水平剪应力值也仅1兆帕。最大主应力方向在180米以上变化较大,180米以下的三次测量结果一致性很好,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81°西到北86°西,与华北地区应力测量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文中还将水压致裂应力测量的结果与应力解除与用声发射凯塞效应法测得的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22.
根据钻孔崩落资料确定剑川地区应力场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钻孔崩落的力学机制、产生环境及其与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关系,介绍了超声波井下电视的测井原理、操作技术和钻孔崩落测井资料分析方法。根据一口800米深钻孔的超声波井下电视测井获得的崩落资料,确定剑川地震活动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20°E。这与近两年来在该区采用水压致裂法测定的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N15°E是十分一致的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了地壳应力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来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以及地壳应力测量在我所的发展历程。一、地壳应力研究所(原地震地质大队)是李四光同志亲自组建起来的1962年新丰江水库地震后,李四光同志十分重视地震地质的研究。1962年在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设置了地震地质的研究课题,并由广东省地质局组建了新丰江(河源)地质队,进行地震地质调查及地震监测研究。1964年四川西昌到渡口(攀枝花)一带要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而这一带又是有名的地震带。如何在地震活动区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是当时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李四光同志认为,在…  相似文献   
24.
原地应力测量在地震地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地应力测量是研究地壳应力状态的重要手段,在地震地质的研究工作中逐渐受到地球科学家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原地应力测量在地震区构造应力状态的研究、活动断裂带附近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注水诱发地震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5.
李方全 《地震学报》1992,14(2):149-155
我国已积累了大量震源机制解资料,近年来为各种目的开展了套芯法及水压致裂法原地应力测量,并从一些深钻井的测井资料中获得了一批钻孔崩落数据,为地壳应力状态的研究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资料.为了进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笔者对上述各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同一个钻孔中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原地应力测量,如在同一个钻孔中用套芯法及水压致裂法进行观测;用水压致裂法的测量结果与同一钻孔中发现的钻孔崩落资料进行对比.还在相距不远的钻孔中用同样的或不同的方法进行原地应力测量;还将同一地区各种方法所得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发现其差异并不很大.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利用上述各种方法提供的资料来进行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地壳应力状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
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的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建立理论模型,是利用水压致裂方法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实际测试,并详细研究了岩石泊松比以及观测数据的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据此论证了该方法用于三维地应力测量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7.
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现有的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新的理论模型采用了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与现有方法采用的最小切向应力破坏准则相比,更客观的表述了水压致裂过程中的力学机制。为说明该方法的工作步骤及其可行性,文中利用遗传算法反演技术,对假设的地应力状态进行了试算。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水压致裂法原地应力测量及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压致裂法是直接测量地壳较深部应力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水压致裂法原地应力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主要的仪器设备;给出了1980年在河北省易县和1981年在江苏省新沂县两次野外实测试验结果;对所测得的原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及诱发裂缝形态进行了初步讨论;并将水压致裂法测量结果与套芯法结果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29.
地应力测量、地壳上部应力状态与地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地应力测量是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为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的研究和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应力测量的主要方法和成果。并根据地应力测量资料讨论了地壳上部的应力状态,以及应力测量在地震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利用遗传有限单元反演法对东亚部分地区构造应力场进行二维平面应力模型拟合反演运算,得到了影响该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分布的边界作用力相对值和方向.其中,陆陆碰撞边界的挤压作用力最强;洋壳俯冲边界的挤压边界力较弱;活动边缘海盆地存在拉张边界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