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深刻理解同位素在超高压变质及退变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对获得超高压变质岩准确并有明确意义的年龄值是非常重要的。对 Sm-Nd,Rb-Sr 同位素体系,只有变质矿物同位素体系达到平衡才能给出精确有意义的等时线年龄。研究表明,与副变质岩互层的细粒榴辉岩的高压变质矿物之间,或者强退变质岩石的退变质矿物之间,其 Nd,Sr 同位素可以达到平衡;然而高压变质矿物与退变质矿物之间 Nd,Sr 同位素不平衡。由于全岩样品总是含有数量不等的退变质矿物,因此石榴石 全岩 Sm-Nd 法或多硅白云母 全岩 Rh-Sr 法将有可能给出无地质意义的年龄。通常低温榴辉岩的高压变质矿物之间存在Nd 同位素不平衡。超高压变质岩多硅白云母所含过剩 Ar 主要源于榴辉岩原岩中角闪石在变质分解时释放出来的放射成因 Ar。因此,不含榴辉岩的花岗片麻岩多硅白云母基本不含过剩 Ar。对变质锆石成因的准确判断是正确理解锆石 U-Ph 年龄意义的关键。本文对不同成因锆石的判别标志及年龄意义做了总结,并指出将阴极发光图形,锆石痕量元素组成及矿物包裹体鉴定相结合是进行锆石成因鉴定的有效方法。高压变质或退变质增生锆石组成单一,是理想变质定年对象。然而变质重结晶锆石域常是重结晶锆石和继承晶质锆石的混合区,因而给出混合年龄。只有完全变质重结晶锆石才能给出准确变质时代。  相似文献   
42.
南秦岭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南秦岭勉、略构造带以北迷坝、光头山和东江口等花岗岩体形成于三叠纪(206 ̄220Ma),与南秦岭勉-略构造带洋盆的闭合时代及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了它们的形成与勉-略古生代洋盆闭合后及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支持华南和华北两大陆块最终在印支期碰撞的观点。  相似文献   
43.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及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分析表明:北部榴辉岩相峰期变质时代为226~230Ma左右;北部塔儿河一带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经历过印支期变质事件;大别山北部与南部超高压岩石中一致的(226~230Ma)高压或超高压变质年龄表明,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部分岩石也曾作为扬子俯冲陆壳的一部分,在印支期发生过高压或超高压变质作用;本区锆石发生过两期变质增生事件,一是印支期高压或超高压变质,另一期是燕山期热变质事件;榴辉岩及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为晚元古代;锆石U-Pb年龄可用多期变质增生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44.
对孙贤鉥“思考”一文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李曙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合肥230026)在草拟《上地幔Sm/Nd值的演化》[1](以下简称为"演化")一文过程中及该文发表以后,我与孙贤先生进行过多次通信讨论。他的某些意见我在文章修改过程中已经...  相似文献   
45.
本文提出一组εNd-La/Nb、εNd-Ba/Nb和εNd-Nb/Th图。在这些图中岛弧火山岩呈三角形分布,从而将其源区的三个主要端元(MORB型亏损地幔、俯冲洋壳析出流体、陆源沉积物)同时显示在一张图上。据此,岛弧火山岩可根据其源区特征划分成两类:二端元型(无陆源沉积物)和三端元型。此外,EMII型幔源岩石在这些图中也被分成两类:与岛弧火山岩类似的,具有高La/Nb、Ba/Nb和低Nb/Th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和某些橄榄岩包体;具有低La/Nb、Ba/Nb和高Nb/Th的萨莫德型海岛玄武岩。它们对应的EMII富集地幔端元也可分为两种:EMIIM,由俯冲洋壳析出流体交代楔型地幔而成;EMIISR,与陆源沉积物再循环进入对流上地幔有关。  相似文献   
46.
47.
预测煤层气井的压裂难易程度是制定煤层气井压裂方案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压裂预测方法。以韩城区块煤层气井的压裂为例,通过测井资料和现场压裂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拟合,得到了煤层气井压裂难易程度预测公式。经过检验,发现该公式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混合岩研究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岩化作用(陆壳深熔)是大陆地壳演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可以在不同区域岩石圈演化和相伴构造热事件背景下发生。混合岩化温度往往可以维持在岩石固相线之上达30 Ma,且整个深熔过程中岩石通常由初期的半深熔向高度深熔演化。这些特点使得混合岩中深熔锆石的Th/U比值随年龄越年轻而逐渐变大,并且警示混合岩锆石U Pb年龄往往给出混合岩化的持续时间而不是单一时间点。深熔过程中,不同深熔反应类型对深熔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影响较大,富水熔融可以降低斜长石在源区的稳定域,因此可能导致富水熔融形成的深熔熔体具有高Sr/Y和低Y的特征,从而提示在利用单一高Sr/Y和低Y特征来判别岩石是否具有高压成因需格外小心。此外,深熔过程中熔体提取速率可能大于矿物溶解速率和同位素扩散速率,因此可能发生不平衡熔融导致不同反应类型形成的熔体具有不同的初始同位素比值。熔体产生之后,由于混合岩地体具有缓慢的冷却速率,熔体有充分时间发生矿物结晶分离,残余熔体则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被抽离源区,上升侵位至上部地壳。因此,混合岩地体中保留的大量浅色脉体只有少部分记录初始深熔熔体地球化学特征,绝大部分代表熔体结晶分离过程中的早期结晶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与侵入浅部地壳的深熔花岗岩呈互补关系。陆壳深熔可以大大降低岩石的流变学性质。因此,造山带深熔物质在重力和高原盆地压力差作用下,可能发生垂向和侧向挤出。下地壳流是深熔物质侧向挤出的重要形式,以混合岩以及相关淡色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入手,为识别古老造山带的地壳流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最后,文章以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25亿年混合岩事件和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混合岩为例,对中国东部混合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大别山榴辉岩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碧溪岭榴辉岩石至少经历了5个阶段的变质作用,矿物对氧同位素地质测温结果与通过岩石学方法计算的温度吻合得非常好,表明碧溪岭榴辉岩体中大部分同位素体系接近或达到平衡,且退变质作用未明显破坏这种平衡,榴辉岩全岩δ^18O为3‰~5‰指示其母岩玄武岩曾与地表水在变质作用之前发生过一定程度的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50.
河北武安西石门铁矿床Fe同位素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发育于太行山造山带南段的西石门铁矿矿体和岩体、碳酸盐岩地层之间有非常明显的接触界线,且具有明显的侵入关系.矿石矿物主要以自形磁铁矿为主,矿石发育气孔构造,显示了充填-贯入的特征.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闪长岩与钠长岩的FeO、MgO与TiO2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Na2O与SiO2呈微弱线性正相关,而Na2O与CaO呈线性负相关.闪长岩Fe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范围为δ56Fe=-0.048‰~0.223‰,平均值为δ56Fe=0.070‰±0.197(2SD,n=6);钠长岩Fe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范围为δ56Fe=0.033‰~0.101‰,平均值为δ56Fe=0.063‰±0.070(2SD,n=4);磁铁矿矿石Fe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范围为δ56Fe=0.008‰~0.115‰,平均值为δ56Fe=0.065‰±0.089(2SD,n=12);两个矽卡岩Fe同位素分别为-0.085‰和0.025‰;大理岩样品的δ56Fe为-0.320‰.磁铁矿矿石Fe同位素组成和平均火成岩接近,且较为均一,铁的来源很可能来自于高温"矿浆".本文提出西石门铁矿床为岩浆通道-"矿浆"贯入式成矿.矿体下部相比上部更偏富集Fe的重同位素,判断"矿浆"运移方向是从下部往上部运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