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4篇
  免费   2541篇
  国内免费   3047篇
测绘学   1748篇
大气科学   3077篇
地球物理   1747篇
地质学   8641篇
海洋学   1888篇
天文学   431篇
综合类   894篇
自然地理   1606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484篇
  2017年   383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1205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1917篇
  2001年   2087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420篇
  1995年   421篇
  1994年   382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401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337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9篇
  1959年   21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91.
强潮河口围海工程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针对强潮河口边界地形复杂、岛屿众多、悬沙分布在口门以上、河段存在高含沙量浑浊带以及底沙级配分布宽的特点,给出了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非均匀悬沙、底沙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动边界处理技术,对计算中经常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计算的18个潮位站潮位过程与原型吻合良好,8个断面的46条垂线同步流速、流向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连通域复杂边界条件下非均匀不平衡悬沙与底沙的长时期的底床变形模拟问题。以瓯江口温州浅滩围海工程为例,应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了强潮河口围海工程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问题,包括该工程引起的潮量变化、各水道流速变化及长时期的底床变形。  相似文献   
92.
以台湾海峡之国光钻油平台上新竹海气象浮标的有效波高为分析对象,通过移转机率矩阵建立马尔可夫链波高相关性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利用马尔可夫链相关性模式推估之波高的不确定程度低于传统回归相关分析所得,而波高之估算误差受当时海况影响,在恶劣的海况下,本文模式之推估误差低于20%。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基于ODP113航次水深2080m处的689站位所钻取的位于毛德海隆之上的沉积物.毛德海隆是位于威德尔海东部,孤立的无震洋脊,比大洋盆地高出了2500m.沉积序列由中始新世的有孔虫一超微化石软泥与晚始新世的超微化石软泥组成,其上为渐新世的台硅藻超微化石软泥与超微化石软泥.  相似文献   
94.
9404,9410,9702及98074个航次东海泥质和砂质沉积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调查显示由于冷涡区海水的底层幅聚作用使得位于冷涡中心的111站悬浮物含量高且集中在成层,111站海水中悬浮物含量冬,春季高,夏,秋,秋季低,而410站则是春,夏高,秋,冬低,东海悬浮物的垂向分布可归纳为4类:上低下高型,上高中低下高型,上低中高下低型及均匀型。  相似文献   
95.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乃是20世纪末的技术奇迹,仅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三个海域就有钻井平台1000多座,目前钻探深度可达到12km,能够沉入海底或水中的钻井平台已经投入使用,80年代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总投资已达7500亿美元,海上石油开采总量已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总开采量的1/3。重要的是海上石油开采比陆上石油开采更经济,可为人们提供更廉的石油,但是海上石油设施增多,钻井平台,油井等造成的石油泛  相似文献   
96.
南海曾母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历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母盆地沉积发育过程中被两个区域性不整合将地层分为Q-E3、E2-E1和前第三系三套构造层。渐新世前该盆地为南沙古陆南沿拗陷区,以南为古洋盆。随着洋壳向东南消减,始新世晚期南沙与加里曼丹两个微陆块发生碰撞,盆地大部一度上升成陆。此后南沙古陆块断解体,与曾母盆地一起逐渐沉降,古地形由北陆南海转化为北海南陆。该盆地面积大,沉积巨厚,生储盖层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97.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8.
本工作研究了36.5米和50米氮氧饱和暴露对人体二氧化碳通气反应的影响。用重复呼吸法测定了两组共13名健康男性受试者的二氧化碳通气反应。氮氧饱和条件下的氧分压维持在0.30绝对压左右,而测定通气反应时的吸入气中的氧分压是0.98绝对压,二氧化碳分压是0.07绝对压,其余为氮气。此外,还测定了受试者的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实验结果表明:1.二氧化碳通气反应随压力升高而下降。2.二氧化碳通气反应曲线的截距在不同深度均未见有明显的变化。3.在高压条件下,静息状态的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比常压对照值有明显的增加。高压下的二氧化碳通气反应的下降和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的升高,在减压返回海平面后均能恢复到常压水平。高压下的这些变化,可能是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敏感性的改变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呼吸阻力增加引起的呼吸功增加所致,或是两个因素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
山东半岛海岸的风成沙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我国的风积地貌,不仅分布面积大,且形态多样;从内陆的巨大山间盆地或高原上的内陆盆地中(主要集中在东经75-125度,北纬35-50度之间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那里有丰富的第四纪松散砂土层物质,加之我国北方内陆干燥的气候条件,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就形成各种沙丘地貌),一直到地处海洋性气候条件、景色秀丽的滨岸地带都有风成沙丘.  相似文献   
100.
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对太平洋西部和中部进行了海底沉积物孢粉分析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983年5月我国在中太平洋北部进行了锰结核调查,在水深4000-5500米处采集了海底沉积物样品,本文是这些样品的孢粉分析结果.共计做了十二个表层样和一个柱状岩芯的二十八个样品,柱状岩芯长3.91米,样品的分离与处理基本上采用格里丘克法进行.表层沉积物取干样100克,柱状沉积物取干样50克,镉重液比重为2.2-2.3,样品加酸处理后,又加入分散剂偏磷酸钠(NaH_2PO_4),然后开始重液浮选离心.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沉积物中含有孢粉,但含量不够丰富,不同类型沉积物中,孢粉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