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321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41.
渤中25-1低渗透油田地应力分布特征及对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有限元方法, 对渤中25-1低渗透油田现今地应力状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并结合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 分析地应力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渤中25-1低渗透油田沙二和沙三段的现今地应力为压应力, 以北东东—南西西向为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主要优势方位, 地应力在平面上受断层、构造起伏和沉积微相控制明显。根据地应力状态, 分析研究区的人工压裂裂缝为垂直裂缝。在远离断层的断块中部, 人工压裂缝的展布方向主要为北东东—南西西方向; 在断层附近, 由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 人工压裂缝的延伸方向也会发生一定偏转, 部署开发井网时需要根据断层附近地应力的实际分布规律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642.
辽宁查马屯铁矿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马屯铁矿是一通过航磁异常筛选、高精度磁测、磁异常研究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的隐伏在中生代火山沉积岩之下的沉积变质型大中型铁矿床。在介绍该矿发现过程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在元古宙冀东辽西裂陷槽发展时期,可能是一个孤岛状隆起,或者与北侧的内蒙古陆连为一体的新认识,为在辽西火山沉积盆地寻找沉积变质铁矿提供了地质依据,并对矿致航磁异常筛选、勘查思路与方法、找矿突破方向进行了探讨,可以为在相似条件下寻找深部隐伏铁矿作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43.
李超  刘少峰  白玉 《现代地质》2014,28(6):1213-1224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裂后期沉降的动力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十屋凹陷为例,用回剥法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对研究区钻井和地层剖面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得到的裂后沉降和模拟预测的理论裂后沉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异常沉降量达160~800 m;并且异常沉降经历了两次沉降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裂后期的泉头组及嫩江组沉积时期,平均沉降速率最大值出现在泉头组沉积时期,达16 m/Ma,同期地壳应变速率也达到裂后期最大值,约为6 Ga-1。该异常沉降除受到裂后期基底断裂和盆地小型正断层活动的小部分影响外,可能主要受控于中生代晚期Izanagi俯冲板片在松辽盆地深部的下拽作用及其诱发的深部地幔流动,属动力沉降。  相似文献   
644.
杨光  李超伦  孙松 《极地研究》2010,22(2):125-134
根据2002年及2006年南大洋普里兹湾浮游动物和环境调查资料,对普里兹湾磷虾幼体及被囊类纽鳃樽的分布和丰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陆架以北深海水域(水深>1000 m)磷虾幼体主要由长臂樱磷虾Thysanoessa macrura和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组成,其中长臂樱磷虾幼体的分布范围更广、丰度更高。2006年与2002年相比海冰回退时间早,测区海水的平均温度和叶绿素a浓度较高,大磷虾及长臂樱磷虾幼体的丰度相对更大,成熟度更高。近岸区域磷虾幼体主要由晶磷虾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组成,在2002年近岸冰情严重时丰度较小,仅为95.6尾/1000 m3,2006年近岸出现冰间湖时,晶磷虾幼体丰度高达43966.6尾/1000 m3,主要以无节幼体及原蚤状幼体CI期为主。测区纽鳃樽Salpa thompsoni丰度很低,2002年仅在最北部1个站位出现,密度为10个/1000 m3,2006年在陆坡及陆架坡折3个站位出现,平均丰度为146.7个/1000 m3。海冰消融时间、冰间湖、饵料浓度等环境因子对普里兹湾磷虾幼体及纽鳃樽的分布和丰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45.
基于逆建模理论的储层特征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倩  印兴耀  李超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9):3491-3502
定量描述储层特征的物理量称为储层参数,在储层描述工作中储层参数预测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岩石物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利用岩石物理逆建模理论进行储层参数预测的方法.在合理、有效的岩石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逆建模方法通过弹性参数的等值面的空间交会可以预测出储层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岩石物理逆建模方法,在两个不同的储层参数域进行三维岩石物理逆建模,通过逆建模结果的参数域转换可以预测更多的储层参数,为储层特征描述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数据支持.输入数据的种类对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利用本文建立的弹性参数适用性分析方法可以选择出适用性好的弹性参数组合作为输入数据.将本方法应用于模型数据和实际工区数据,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证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46.
渤中25-1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南部,其主力油层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沙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类型;由于距离物源较远,研究区内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沙二段沉积时的古地貌北高南低,早期水体较浅,主要发育由西南部低洼处向东北部隆起区超覆的滨浅湖滩坝砂体;随着构造沉降、水体加深,来自西南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向东北方向不断推进,最终占据了研究区的主体,滩坝砂体则逐渐萎缩至消亡;沙二段沉积末期,研究区西部BZ25-1-1井区发生局部构造抬升遭受剥蚀,导致该井区完全缺失沙二段,周边井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厚度缺失。  相似文献   
647.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该文提出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类别划分,并以此来设计优化模型的思路与方法。认为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是随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分析。  相似文献   
648.
用青藏高原5个站从1956~1986年共31年的0.8m地温距平,计算了秋季(9~11月)的地温异常,同时考虑了我国汛期(4~9月)及夏季(6~8月)的降水相关,发现两者相关很好。不同部位的高原地温异常对我国降水关系的区域是不相同的。本文为中国汛期降水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9.
1961-2006年湖南省霾现象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1-2006年湖南省97个市(县)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霾现象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南年霾日急剧增多,极值不断被刷新,强度增强,重度霾出现范围增大。统计分析表明:46 a来湖南年平均风速线性减小,年降水日数波动性减少,年平均日最小相对湿度≤70%的日数增多。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是引起霾出现频率增加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50.
察尔汗盐湖北侧沙丘沉积物颗粒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扫描电镜对比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北侧线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沉积物颗粒的表面显微特征。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北侧线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具有明显的风成特征。颗粒以次棱角状为主,普遍发育典型的碟形撞击坑、麻坑和新月形撞击坑;察尔汗盐湖北侧沙丘沉积物以物理分解和机械搬运作用为主,化学风化作用较低,反映了当时干旱炎热的沉积环境;贝壳状断口、平行擦痕及V形坑的存在表明柴达木盆地沙丘沉积物前期曾受到冰川或流水的作用,推断出柴达木盆地周围高山的剥蚀产物或察尔汗盐湖的湖相沉积物可能是察尔汗盐湖北侧沙丘沉积物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