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为了推进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针对其全色影像4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32m分辨率的特点,试验分析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在城市景观格局变化中的应用效果和特点。通过对不同分类器的比较,选择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多光谱影像、全色影像、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三个数据集进行景观组分分类,结果表明,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最高。利用多时相、多光谱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城市景观组分与格局变化,表明32m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可以用于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分析。本文全面试验和分析评价了北京一号多分辨率数据在城市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同一年份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计算的景观格局指标的分析表明,全色数据能更有效地描述景观详细信息,多光谱数据可展现城市景观的整体格局,而融合后对景观格局分析能够获得优于单一数据的效果。试验和分析表明,北京一号小卫星4m全色高分辨率影像和32m多光谱数据的波段组合,能从不同尺度揭示城市景观格局和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2.
本文基于真正射纠正的原理,探讨了图像遮挡区域处理的方法。针对真正射纠正中重叠区域和建筑物遮挡区域等影像的检测与标识问题,基于Z-Buffer算法和阈值选择法,通过将图像一分为四进行真正射纠正对Z-Buffer算法进行改进。试验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能够实现快速真正射纠正,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3.
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与学科发展前沿,基于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特点的分析和对计算机教育的认识,提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可以分为4个层次,在提出并构建这一体系结构的同时,对课程内容及教学形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4.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空间分析部分的特点,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标,探讨了CAI在空间分析教学中应用的模式,提出开发专用的小型动态演示系统的思路,并对系统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以缓冲区分析动态演示为例说明了系统开发实现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5.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有有关数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数据与国土资源信息化 数据在信息化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有学者曾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硬件、软件与数据投资的比例进行分析,分别得出了1:2:5、1:2:7、1:10:100等不同的比例,尽管统计口径与方法等的差异导致结果不一致,但却无一例外地说明了数据的重要性。国土资源信息化作为“数字中国”、“数字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和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土资源信息化过程中,数据既是基础,也是关键,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窗口大小对SAR图像滤波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滤波窗口大小的选择直接影响SAR图像滤波的效果。选择Kuan、Frost与增强Frost以及Lee与增强Lee等滤波算法,分别采用3×3、5×5、7×7、9×9及11×11(像元×像元)等大小的滤波窗口进行处理,以常规图像统计参数、平滑指数和边缘保持指数等为评价指标,对滤波效果进行定量比较。试验表明,5像元×5像元滤波窗口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光谱混合像元分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遥感图像分类通常假设每一个像元都是由一类地物组成,对混合像元重视不够。但事实上许多像元都是混合像元,光谱是几种地物的混合光谱。高光谱遥感是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特别在混合像元分解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分别采用线性混合模型、BP神经网络等进行混合像元分解的试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针对H/Alpha/A-Wishart非监督分类算法存在的未充分提取SAR图像极化信息和分类精度低等问题,引入多分量散射模型(multiple-component scattering model,MCSM)分解,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全极化SAR图像非监督分类的MCSM-Wishart算法。首先对全极化SAR图像进行MCSM分解,提取体散射、二次散射、螺旋体散射、表面散射和线散射极化信息,采用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data analysis technique,ISODATA)的非监督分类算法进行聚类;然后通过基于描述多视协方差矩阵的复Wishart分布的迭代分类得到分类结果。以南京溧水和盐城滨海湿地的ALOS PALSAR图像为研究数据,比较了H/Alpha-Wishart算法、H/Alpha/A-Wishart算法、MCSM-Wishart算法和监督-Wishart算法4种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MCSM-Wishart分类算法在效率、总体准确率和Kappa系数等指标上均较原始分类器有一定的提高;将ISODATA聚类算法应用于复Wishart分布的迭代分类器中,可有效提高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59.
在喀斯特分布区,基岩、植被、裸地等多种地表覆盖交错分布,地物覆盖高度异质,并且呈现出短周期规律性变化和长期动态趋势变化,单一时相的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精度非常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物候特征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分类策略,利用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产品作为数据源,选择BFAST(Breaks For Additive Seasonal and Trend)方法进行NDVI时间序列的物候分解,采用动态阈值法对时序分解的物候轨迹进行标记,最后将物候标记特征与原始光谱时序综合特征进行组合,选择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且对比了不同特征空间下的分类结果。以云南省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和砚山县为研究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BFAST模型可以有效地分解出NDVI时序中的关键物候特征,相比基于单纯光谱特征的分类,物候驱动的喀斯特断陷盆地区土地覆盖分类精度有明显的提升,在NDVI、光谱和物候组合特征空间下,土地覆盖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8.94%和0.8693,尤其在灌木林、有林地、石旮旯地与稀疏植被的区分中,SOS、POS和GSG等物候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分性,表明物候特征在地物识别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王小美  逄云峰  杜培军  谭琨  李光丽 《测绘科学》2011,36(2):139-141,177
为了验证噪声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性能的影响,对"SVM可以有效用于含噪声和不确定性数据"这一观点进行定量分析评价,采用国产OMISII传感器获得的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了试验,为了更好地比较SVM分类器的抗噪性,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分类,然后在高光谱遥感影像中人为添加不同比例的椒盐噪声和条带噪声,然后进行支持向量机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