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23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932篇
海洋学   15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从拖欠工程款,建筑市场“劣胜优汰”,增加交易成本三个方面分析了建设领域信用秩序混乱的危害,并从企业,社会环境两个层面探讨建设领域信用秩序混乱的原因,从加强宣传与教育、建立完善建设领域信用法律保障体系、以网络为载体促进建设领域信用信息传输体制建立、发展建设领域信用中介服务、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保障机制、明晰产权,进行企业信用全程管理,建立企业核心人物信用评价体系七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2.
湘桂黔滇藏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对湘,桂、黔,滇,藏等地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的野外和室内研究,从表生地貌学,粘土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角度分析红色石灰土性质与地貌演化的关系,提出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的二阶段模式;1)地貌夷平-风化物质积累阶段,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溶蚀残余物质不断积累,最后在夷平面上形成厚层连续的泥质风化壳,夷平面的地貌水文条件有利于粘粒的形成和保存,但限制了富铝化作用的有效进行,造就了岩溶风化壳粘粒含量高,富铝化程度低的特点,这与研究区23个红色岩溶风化壳剖面化学,粒度特征和粘土矿物组合特点一致。2)地貌切割-风化壳淋溶阶段,原始夷平面上的风化壳大多呈灰色,只有在构造隆升和地表微切割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淋溶条件开始改善的情况下,风化壳才有可能枞根本上转为红色。  相似文献   
23.
中国西部山区是我国的水源地及生态屏障,它们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内容。研究归纳出山地发展的“巴音布鲁克模式”:(1)天鹅及其生境的绝对保护(核心);(2)建立可持续牧业(主体);(3)规范和发展旅游业(突破口);(4)西蒙古土尔扈特传统文化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国西部山区的发展模式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自然保护)三个圈层(与当地主要土地资源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与当地特有资源相联系的新兴产业,当地民族文化保护)。这种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的思想,同时考虑到促进地区新老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方针。  相似文献   
24.
我国钾肥需求量逐年增加,80%需要进口,但同时又有大量的低品位非水溶性钾矿资源没有利用,利用非水溶性钾矿生产长效钾肥既能缓解钾肥短缺的矛盾,又可以解决普通钾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长效钾肥原料分布广,生产和施用技术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形成产业化,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企业网络发育程度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分析企业网络的发育和完善程度出发,探讨影响网络创新能力的因素。文章指出,网络发育程度与创新能力(创新数量、创新发生的频率)是正相关的。从宏观上讲网络越密集、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联系越有效、网络联系越稳定、网络自我更新能力越强、网络的开放性越强、网络越能根植于当地的良好的区域环境,越容易激发创新;从微观上讲,网络中行为主体的学习能力越强,其创新发生频率越高,创新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6.
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成果表明,在中国西南川-滇-黔交界地区存在一个与产出规模巨大的峨眉山玄武岩分布范围相吻合的Pt,Pd地球化学巨省。作为地幔热柱成因的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丰度虽略有偏高,但玄武岩中铂族元素很难形成可以利用的铂族矿物,故该异常是“非找矿异常”。在该区内寻找铂族元素矿床应在基性岩-超基性岩体出露较多的中岩区南段,注意沿循已知的矿床、矿化或较小型基性岩侵入体,将矿区(或岩体)的整体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与典型的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相比较,进而研究、预测本矿区或本岩体的铂族元素成矿的可能性及远景规模等,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而在岩浆型矿床的周边地质体内注意寻找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  相似文献   
27.
笔者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全省化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圈出14种元素地球化学块体173个,其中地球化学巨省25个,地球化学省148个。总结地球化学块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追踪大型至特大型矿床可能存在的地点。利用块体内已探明的金属储量,计算其成矿率,预测其他元素或其他地段的金属资源总量,固定成矿远景区,确定巨型矿床找矿靶区7处。通过不同级别地球化学块体与成矿区带的关系研究,对重要地球化学块体、子块体与成矿亚带、矿田进行对比,对地球化学块体内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28.
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煤层韧性剪切带微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研究煤层层间剪切与韧性流变的基础上提出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的煤层韧性剪切带. 煤层韧性剪切带的宏、微观特征不仅有煤层揉流褶皱、煤层糜棱岩带、煤层韧性面理构造等, 而且微观特征还表现为不同的光性组构与煤镜质组各向异性、煤化学结构的变化和有机地球化学成分的改变等. 分析了煤层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机制, 并探讨了其应变环境: 在地壳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 煤层受力后容易变形, 煤层不仅产生脆性变形, 而且也产生韧性剪切变形. 在简单剪切应力作用下煤层及其围岩间发生层间滑动或煤层发生韧性流动. 因此, 地壳浅层(< 5 km)能形成众多的煤层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29.
30.
应用灰色过程模式识别与预测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储层参数的识别与预测,识别储层的特征参数,预测有利含油气区块.灰色过程模式储层横向识别技术与以往的点模式识别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在点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动态滑动提取法发展起来的,是在一定时窗间隔内,对时间序列求取多个子序列,通过求取这些子序列的特征参数来组成母时间序列的特征参数向量,在某一地震道提取特征参数时提取一系列的参数集,它比仅取一个平均值具有更好的三维地震特征表征能力.该方法还引进模糊理论与分形理论,使得对于裂缝等具有分形特征的储层物性参数描述更具有实际意义.并基于过井处的已知井建立预测模型进行井间外推预测,与已有钻井的实际地质情况吻合程度高,保证了预测的高精度.本文首次运用该方法对胜利油田义和庄区块碳酸盐岩古潜山储层进行裂缝、溶蚀孔洞发育带等预测,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溶蚀和裂缝复杂的特点,通过提取灰色参数、模糊参数和分形维数等对非线性地质体具有较强表现能力的参数来作为预测的控制参数,是预测方面的尝试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