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针对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的可测性设计运用几种方法:设计分层与管道过滤器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可将软件故障限制在层次或过滤器范围内;软件运行环境模拟便于嵌入式软件分解测试;状态序列编码能动态指示软件运行状态;消息日志可静态复现一段时间内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2.
欧亚大陆走滑断裂带是否实现对青藏地壳及岩石层的向东挤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断层尾端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本文我们利用青藏高原北部昆仑断裂最东段千年尺度的地貌标志物提供一组最新的滑动速率测定结果。该断裂带是印度?亚欧碰撞带产生的最主要走滑断裂带之一,在西藏岩石层向东挤出的模型中扮演着主要的作用。曾有人争论在相当长的长度内该断裂显示出相同的滑动速率。黄河支流上的河流阶地位移以及阶地上物质的14C测年可以控制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断层以来的滑动速率。结果显示沿断裂东部约150km滑动速率从>10mm/a~<2mm/a自西向东系统地递减。这些数据向那些认为整条断裂滑动速率保持一致的观点提出质疑,相反揭示出位错的梯度性,这与那些在断层尾端预期的情形是类似的。另外,沿断层的滑动看起来在增厚的高原地壳内部终结,因此沿昆仑断裂的滑动导致的西藏岩石层的挤出都会被断裂尾端周围高原的内部变形所吸收。  相似文献   
173.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犁铀矿床容矿层样品采集和稀土元素测试、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容矿层的原岩类型主要为花岗岩,主要来自于南部蚀源区觉罗塔格山,其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为低温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进一步证明该砂岩型铀矿床形成于低温条件下.不同地球化学环境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趋势显示,在层间氧化作用过程中发生了稀土...  相似文献   
174.
针对缝洞型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的困难,采用Kuster-Toks(o)z(K-T)模型、Berryman 自恰模型(SCM)和差分等效介质(DEM)三类近似模型,用不同纵横比的孔隙模拟了缝洞型储层的地震波速度和弹性参数响应,定量分析了溶蚀孔洞和裂缝二类次生孔隙对地下储层弹性性质的影响.明确了孔隙几何结构对岩石弹性参数的影响趋势和幅度大小,为利用地震信息评价孔隙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物理模型的裂缝介质参数,分别采用K-T模型、SCM自恰模型和DEM差分等效介质模型,计算了裂缝介质的纵横波速度,考察了三个模型对缝洞型储层弹性响应计算的适用性,得到了有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5.
为更好地了解裂隙张开度对纵波特征(速度、振幅和各向异性)的频率响应,在实验室利用分层嵌入低速薄圆片模拟裂隙方式,构建了六块裂隙密度为8.30%的不同张开度裂隙模型,用四种主频(0.1MHz~1MHz)超声纵波换能器在裂隙模型的平行和垂直裂隙方向上测试了透射纵波速度和振幅。实验数据表明,在0.1MHz~1MHz频段范围,张开度从O.1mm增大到0.34mm时,纵波平行裂隙方向传播时的振幅随频率线性下降,速度频散从1.5%增加到2.1%。垂直裂隙方向传播时振幅随频率呈二次函数缓慢下降,速度频散从1.9%到4.7%。两方向的速度频散差异加剧了张开度模型的各向异性频散。裂隙张开度对纵波特性的频散是由裂隙张开度的散射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6.
太阳活动会引起输变电系统异常,特别是对超长距离输变电系统的危害尤其明显.根据SOHO/LASCO (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Large Angle and Spectrometric Coronagraph)的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数据、华北电力大学和芬兰气象研究所获得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数据以及地磁暴数据,分析研究了与GIC事件有关的对地晕状CME的重要观测特征和物理性质.按照对称性将晕状CME进行分类后,发现造成GIC事件的晕状CME主要有3类:完全对称型、亮度不对称型和外形不对称型.不同类型的全晕状CME驱动的GIC事件在强度、持续时间等方面特征各不相同.其中,亮度不对称型晕状CME很有可能对GIC事件影响最为严重.同时注意到GIC与地磁场随时间的变化率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7.
针对Li X.M分别给出的根群类和半单群类的若干特征性质,提出了根群类和半单群类之间应具有的联系。通过群的一类特殊的正规子群:本质正规子群将根群类和半单群类联系起来,并利用群的根性的一般理论,得到了两个结果:根群类P是遗传的当且仅当其对应的半单群类L是本质扩张闭的;当根群类P是遗传根群类时,根群类P和其对应的半单群类L所决定的群类M是根群类。  相似文献   
178.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特别是在地震小区划工作中,对地震滑坡的评价通常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因此,对其影响范围未给出定量的评价结果。本文以吕梁新城地震小区划滑坡评价为例,通过对该区的地质条件、地貌特征的研究,针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剖面,选取地震力、内聚力、摩擦角作为影响因子,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对潜在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可能失稳的滑坡体潜在滑动的影响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知滑坡与潜在滑坡剖面结构特征的类比,对整个研究区内滑坡体的影响范围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吕梁新城的规划提供依据,也可为同类工程中地震滑坡灾害的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9.
云南富乐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矿集区东南部的典型矿床之一。在矿区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成矿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构造进行力学性质的鉴定,对不同期次、不同方向的断裂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初步划分了构造期次,总结了构造体系。认为该区断裂经历了晋宁期-澄江期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印支期-燕山早期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及后期燕山中晚期-喜马拉雅期的北东-南西向挤压作用的过程。晋宁-澄江期构造作用为该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印支期-燕山早期为该矿成矿主期,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和北西向的扭张性断裂使得流体充填、富集成矿;后期近东西向的扭性断裂为破矿构造。通过矿区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为隐伏矿预测与深部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0.
根据武山水化学综合地震台的具体情况,在微机汉字DOS环境下利用FoxBASE+2.10关系型数据库成功开发了武山台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全部采用Foxbase+数据库编写,主要用于地震台站的数据管理及各种报表的自动生成。程序采用自项向下,逐步求精方法设计,全部功能模块均采用下拉式窗口。程序设计中,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容错处理。一年多的实际运行表明,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容错功能完善,完全满足台站日常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