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地质学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床 ,其独特的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文章对该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综述 ,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对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并与国内外典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朱拉扎嘎金矿的容矿围岩为中元古界朱拉扎嘎毛道组浅变质碎屑岩 ,但是矿区内外大量产出的海西期侵入岩和金矿的主成矿年龄 [(2 75± 6 )Ma]等证据表明 ,朱拉扎嘎金矿的形成与海西晚期的构造_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 ,即早期金在中元古代海盆地中预富集 ,之后 ,晚期地层中的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再次富集成矿。因此 ,朱拉扎嘎金矿床属于沉积_改造型中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42.
朱拉扎嘎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拉扎嘎金矿是一个大型矿床,赋矿围岩为中元古界变质钙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大理岩、流纹岩.主矿体和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划分出两个矿带,总体走向35°.矿体受层间裂隙控制,共发现56个矿体,规模为长10余米到300 m,厚度几十厘米到4.5 m,延伸可达200 m.主要蚀变有透辉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冰长石化,还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矿石类型有蚀变变质砂岩型、蚀变火山岩型、交代岩型、喷流沉积岩型和石英脉型.自然金和银金矿是矿石中金的最主要赋存形式.含金较高的原始沉积岩层,比较发育的层间裂隙或破碎带,与多次构造活动相伴的多次热液活动和多次矿化作用,便形成本区的岩浆热液蚀变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3.
南平花岗伟晶岩中的磷酸盐矿物及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岳清  陈成湖 《福建地质》1994,13(4):215-226
磷酸盐矿物是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中最复杂的一组矿物,在中国以南平伟晶岩最为发育,目前已发现至少22种磷酸盐矿物,其中属我国首次发现的有14种。这些磷酸盐矿物分别形成于伟晶岩的原始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阶段和残余流体相对已结晶主体进行蚀变交代阶段。早期阶段以矿物数量众多为特征,而晚期则以磷酸盐矿物种类复杂、演化周期长而在国内独树一帜,深入研究这些磷酸盐矿物,对探讨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的发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福建西坑花岗伟晶岩成岩成矿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西坑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田中,伟晶岩出露有数百条,按造岩矿物等特征可分为四个类型。从近海西期混合花岗岩接触带的第Ⅰ类型到远离接触带的第Ⅳ类型,脉体的产状、规模、矿物和化学成分,以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第Ⅳ类型伟晶岩脉体复杂,规模大,分异和交代作用发育,围岩蚀变强烈,矿物成分最复杂,稀有元素矿产的工业意义最大,伟晶岩的形成与海西构造旋回晚期深熔混合岩化作用密切相关,混合岩化作用使基底变质岩系中的稀有元素活化,并随同富碱质和挥发组分的熔体-溶液迁移,在混合花岗岩外围的裂隙中富集形成各类伟晶岩。  相似文献   
45.
46.
南平花岗伟晶岩中锂辉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岳清  倪云祥 《福建地质》1995,14(2):95-108
锂辉石是南平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中的重要标型和造岩矿物。本文论述了它的产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X光粉晶衍射资料、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结果,较详讨论了锂辉石转变成腐锂辉石的过程,最后分析了锂辉石在伟晶岩中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47.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作用及制约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岳清  赵芝  王成辉 《地质论评》2016,62(S1):429-431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所特有的稀土资源,它的发现是对传统矿产形成条件认识的一次革命,是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做出的重大贡献,其采、选、冶的优越性远超越了其他稀土矿床,它产品曾一度占据了世界稀土市场的绝对地位。该类矿床发现40多年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对矿床形成过程,稀土元素在矿床中的分布富集规律及控矿条件做了很多探讨,但至今积累的系统成果还是较少,作者拟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目前工作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的成矿作用及制约因素做一较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48.
铝土矿(岩)型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铝土矿常共伴生Li、Zr、Nb、Sc等三稀元素,是潜在的巨大沉积型锂资源库。铝土矿中锂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研究,对丰富发展锂矿成矿理论和实现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文章系统收集了中国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和重庆等地区铝土矿床的地球化学、矿物学、年代学资料,探讨了锂的赋存、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综合利用前景。黔北、渝南、豫西、晋中北铝土矿区的古风化壳沉积型富锂铝土矿(岩),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本溪期和中二叠世梁山期,锂主要富集于含矿岩系中、下部致密块状铝土岩(高铝黏土岩)-硬质黏土岩中,其A/S值为1.1~1.8,w(SiO_2)为25%~45%,w(Al_2O_3)介于35%~55%,而在土状铝土矿中w(Li)偏低。锂主要以离子交换和离子吸附2种形式赋存在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等黏土矿物中,并且当黏土矿物含量高、种类多时,w(Li)更高。铝土矿(岩)型锂是沉积型锂资源的重要而巨大的来源,黏土提锂在实验和工业上的进展为铝土矿中锂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9.
阿根廷北部的法拉里拉地区发育着一套中新世中晚期的岛弧型喷出侵入岩系 ,同时产有安第斯造山带最丰富的铜金多金属矿 ,其岩浆岩和矿床的产生背景用传统的汇聚型板缘岩浆模式是难以解释的。作者认为该区自中新世以来一直是地球动力异常区 ,且该区铜、金元素的富集作用贯穿于整个中新生代 ,此种强烈的成矿特征与独特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0.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拉扎嘎金矿是在华北地台北缘中上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该金矿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距巴彦浩特镇西北约220km。金矿体产于中元古宙浅变质碎屑岩中,初步确定的黄金储量约为33t,远景储量大于50t。朱拉扎嘎金矿的发现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中晚元古宙地层找金工作的重大突破,对此开展详细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中晚元古宙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的理论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