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 PRM-2100氡子体监测仪对重庆市丰都县雪玉洞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进行连续12个月的监测。研究表明:(1)雪玉洞洞内氡子体平均平衡当量浓度为2135.7 Bq/m3;取平衡因子为0.5,则其平均氡浓度为4271.4 Bq/m3;(2)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总体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及洞层越高,浓度越高的特点,而且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变化与洞内温度变化相关性不明显,但与洞外的相关性则较强;(3)雪玉洞游客因吸入氡子体所致的年均有效剂量当量为0.02 mSv/a,只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估计的氡子体对公众产生危害的年有效剂量界限值(1.30 mSv/a)的1.54%,因此短时间游览对游客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洞穴讲解员、保安、拍照人员在洞内工作时间较长,接受氡子体照射的年均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7.69 mSv/a、11.96 mSv/a、59.48 mSv/a,均高于UNSCEAR 的年有效剂量。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洞穴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和科学地制订出他们的年工作时间上限;加强氡危害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洞穴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在高氡浓度析出区域进行屏蔽防护或在适当位置安装空气净化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分析和监测等。  相似文献   
8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晓霞  石定芳  向旭 《中国岩溶》2013,32(2):239-246
导游解说词不仅有助于游客对喀斯特洞穴景观的观赏,而且能增长游客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洞穴景观和环境的保护.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2个国内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作为研究样本,设计出23项分析指标,分别统计各指标在研究样本中的频次和频率,最后获得频率超过50%的共性指标14个.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目前处于“百花齐放”阶段,共性大于个性;(2)我国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的内容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包括欢迎词、洞穴概况、景点讲解、欢送词4部分;(3)我国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在内容上与国外开发成熟的洞穴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喀斯特洞穴的导游词关注科学知识较少,神话传说的比重过大.  相似文献   
83.
德令哈井水温异常特征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德令哈水温观测点自2008年以来的水温观测数据,发现这口井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前均有较明显的前兆异常;2013年4月20日在同一井孔,同一深度架设了水温观测仪,对比观测资料显示,2套仪器观测资料形态一致,水温观测资料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84.
山东降水回波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俊  龚佃利  周黎明  杨晓霞 《气象》2013,39(10):1344-1349
利用济南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在4年之间获取的217个观测资料,分析了回波的移动特征。主要结果为:(1)计算了回波移动速度、方向,结果表明回波移动速度在10.0~95.0 km·h-1之间,峰值在45.0~50.0 km·h-1,不同月份回波移动速度存在差别,春末(5月)、秋初(9月)回波具有较大的移动速度;回波移动方向在120°~360°之间,其中80.6%集中在210°~315°之间,回波移向比较集中在西南、西和西北方向。(2)降水过程回波的运动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种形式:简单直线型、复合直线型、复杂移动型和其他类型,各种类型占的比例分别为69.6%、19.4%、25.2%和4.7%。这些研究可以为人工影响天气方案的设计和临近预报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及NCEP FNL 1°×1°再分析资料对以相似路径影响山东的登陆北上类台风“利奇马”(1909)和“桃芝”(0108)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暴雨分布特征和强度与热带气旋位置存在显著差异。2)中纬度台风暴雨比较复杂,台风降水地形增幅作用尽管明显,但主要与台风结构和强度差异有关。3)小时最大雨量与台风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强降水维持时间长短是“利奇马”与“桃芝”累计降水有较大差别的重要因素。4)环流形势的显著差异是导致两个台风影响山东时间、降水明显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5)“利奇马”和“桃芝”降水水汽输送条件差异是降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因素,动力条件也存在明显差异。6)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在两次台风暴雨中反应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86.
山东省霾日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山东省70个台站1961-2005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EOF等统计方法,对山东省45 a来霾日数时空变化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年平均霾日空间分布呈现鲁中、鲁南的部分地区多,鲁北、半岛大部地区少的特点。霾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过去45 a,山东省霾日数总体具有较强的上升趋势,2000年后略下降;霾天气发生时能见度主要在5~10 km,相对湿度主要为70%~90%;霾日数的变化与气温成正比,与降水量、风速呈反比。  相似文献   
87.
济南市霾气候特征分析及其与地面形势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济南市1951~2006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济南市霾日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地面风速和气压场形势对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0年代~1990年代霾日数最多,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秋冬季霾日数较多,夏季较少;霾发生的天气型主要有冷高压型、低压槽型等;污染物PM10的浓度与霾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8.
山东省雷暴大风天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71-2008年山东省122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山东省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山东省雷暴大风年均为46.6d,区域性雷暴大风年均为15.7d,随年代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山东的雷暴大风主要集中在5—8月,7月最多。雷暴大风的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年均在l~3d。雷暴大风的影响范围较大,最多可达87个测站。雷暴大风的极大风力一般在8—9级,最大可达12级,极大风速的风向以西北风最多,但在7月以西南大风最多。雷暴大风与冰雹相比,二者出现月份和影响范围有明显差异,冰雹主要集中在4—6月,冰雹影响的范围远小于雷暴大风。  相似文献   
89.
2009年5月9—10日华北南部强降水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天气图、地面加密降水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5月9—10日华北南部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降水是在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过程中产生的。500 hPa为槽前西南气流,850~700 hPa为东北—西南向切变线,地面冷锋转变为静止锋,之后生成弱的气旋波向东南方向移动消失。大气高温高湿,中层为弱的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冷空气从底层锲入,一方面与暖湿气流汇合产生辐合上升,另一方面抬升暖湿气流,使上升运动加强,降水增幅。中高层空气暖湿,0℃层较高,以强降水天气为主,伴有雷电。由于暖湿气流较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逐渐减弱,速度减慢,冷暖空气在黄河下游长时间对峙,强降水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90.
利用2005年3-5月常规天气资料、500hPa月平均高度和距平资料,分析了山东省春季的气候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评述了今春天气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