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钻探证实,镇江市谏壁镇长江北岸高桥镇北部埋藏硬粘土层,之上为冰后期松散沉积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粘土质粉砂、砂泥互层,中部局部夹含细砾中细砂,顶部见淤泥质粘土;夹数十层植物炭屑层;以水平纹理为主,局部见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表明冰后期以来该地处于水动力较弱的河湖环境,为多期湖沼相沉积夹汉道河流相沉积,局部有海相沉积物加入。根据碳化植物碎屑^14C年龄,推测冰后期底界年龄约13000aBP,海侵到达该地的时间约为9000aBP,海侵最高位时间约为6500aBP。冰后期平均沉积速率约为4.9m/ka,湖沼相3.4~6m/ka,河流相10~15m/ka。对全新统的底界年龄和海相层的埋藏深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位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大浪湾的尖洲,是由早白垩世槟榔湾组厚层流纹岩和上覆粮船湾组流纹质碎斑熔岩组成的小岛(图1a),发育两种罕见的地质现象:一是弧形地层;二是流纹岩逸气构造。  相似文献   
43.
香港西南郊野公园的荔枝庄地区是早白垩世荔枝庄组(142Ma)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分布区。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火山岩研究中,笔者等实测了该区荔枝庄组地层剖面,  相似文献   
44.
香港西贡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区,白垩纪粮船湾组发育有目前世界已知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碎斑熔岩石柱群。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的次生节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柱状节理岩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过程。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主要包括陡倾的纵节理及缓倾的横节理。前者多具有共轭剪节理的特征,形成于不同方向的挤压构造环境下;后者切割早期构造面理,形成于重力垮塌的构造环境,多发展为正滑断层。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总体上受次生节理改造明显,共轭节理反演的构造应力环境表明石柱区在140 Ma左右经历了快速的构造转换,主挤压应力由近NE-SW向转换为近NW-SE向,可能与莲花山断裂的构造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45.
南京地区雨花台组层位与时代的厘定及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雨花台组从创名至今,其定义、时代一直存在争论.作者讨论了这些争论的由来,并根据命名优先权规则,采用刘季辰、赵汝均(1924)最早创建"雨花台层"的定义加以明确,选择了层型、次层型剖面,对其岩石组分、岩相及其展布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沉积结构,构造及剖面结构分析,显示雨花台组为一套辫状河流沉积.根据雨花台组所含哺乳动物、植物化石组合及近年对其上覆地层方山组玄武岩测年数据,确定雨花台组时代为新近纪早中新世晚期-中中新世早期(山旺期),同时对其横向对比及沉积层序进行了探讨.为了避免混乱,建议与雨花台组合物异名之名称不予采用.  相似文献   
46.
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对形成环境要求最苛刻的矿物之一。金刚石的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记录了金刚石生长、熔蚀、搬运等地质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及物质成分等信息,是探索金刚石物质来源、形成过程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金刚石晶形和组合及其颜色可大致区分金刚石来源; 金刚石表面特征是区分原生金刚石与砂矿金刚石的重要鉴别特征; 金刚石包裹体类型及组合、包裹体年代学及金刚石碳稳定同位素研究,可分析金刚石物质来源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确定金刚石形成时代,为研究金刚石成因、地幔岩石圈深部作用过程以及壳幔相互作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7.
引用B rown等和F itts等提出的蒙脱石层间水化状态修正的土壤孔隙率的计算方程,以此建立蒙脱石层间脱水作用所产生的次要地面沉降量的数学表达式,对位于山间沟谷型沉积盆地的南京仙林新市区可能产生的地面沉降量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由蒙脱石层间水部分释出而产生的次要沉降量为6.85 cm,估计该地区过去曾发生34~46 cm的地面沉降;如果蒙脱石残余层间水全部释出,那么该地区可能还存在96.47 cm的地面沉降。虽然96.47 cm的地面沉降在真实的外界环境下不可能实现,但对下一步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蒙脱石层间脱水作用及其对地面沉降影响的研究,对地面沉降趋势的预测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8.
伊利石的结晶度及其地质意义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献忠 《沉积学报》1993,11(4):92-98
根据伊刊石第一级底面反射峰即d=10?峰的形状和特征,本文综述了不同作者测定伊利石的结晶度从而判别其结晶程度的几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伊利石不同结晶度指数及变化在地学上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49.
对钦杭结合带首次发现的加里东期榴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矿物学和变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榴闪岩的变质时代为454±4Ma,经历了早期角闪岩相进变质、中期榴辉岩相峰期变质和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三个阶段,具顺时针P-T-t轨迹。早期角闪岩相进变质作用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温压条件分别为719℃~795℃和7.56Kpa~8.30Kpa;中期榴辉岩相峰期变质作用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后期退变为透辉石+钠长石)±石英,温压条件分别为668℃~821℃和26.42Kpa~33.46Kpa;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为石榴子石+角闪岩+斜长石±石英(即榴闪岩),相应的温压条件分别为611℃~854℃和4.76Kpa~9.30Kpa。结合前人资料推断,区域内加里东期可能经历了榴辉岩相超高压变质→高温麻粒岩相退变质→角闪岩相退变质的演化过程。钦杭结合带首次厘定出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作用,表明华夏和扬子两大陆块碰撞拼合发生在加里东期。  相似文献   
50.
中家山铅锌(金银)矿床位于蚌埠隆起东部。通过矿石微观矿物分析、主要金属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及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中家山铅锌(金银)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初步分析了其成矿机制。研究表明,中家山铅锌(金银)矿床黄铁矿接近变质成因类型,Ag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并可能包含银黝铜矿等独立银矿物,闪锌矿具有层控型特征;硫化物δ(34S)值介于4.2×10-3~6.1×10-3之间,正向偏离陨石硫,显示多源的特征。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地幔或围岩;铅同位素μ值为9.23~9.39,说明矿石铅来源于深部地壳或者上地幔,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特征。矿床的形成可能与中高温热液作用有关,岩体岩浆源区为古老的下地壳物质,强烈的壳幔作用会有幔源物质底侵,成矿元素丰度较高的变质基底地层(五河群)部分熔融和幔源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