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质学   74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吉林浑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浑江金矿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的重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化严格受控于大横路断裂下盘富含有机质的碳酸盐岩地层,包裹体研究和热力这计算表明,成矿温度为182~230℃,压力为5.66×10^7~6.16×10^7Pa,形成深度小于2.5km,成矿流体具有中-弱碱性,强还原性等地下热卤水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实含矿碳酸盐建造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矿源层中的金以(Au(HS)2)形式活化进入  相似文献   
62.
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流休的初步研究表明,五台山七图金矿的成矿物质(金,银)主要来源于围岩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粗碎屑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去硫作用提供了金矿化的硫源,韧-脆性剪切事宾发育及活动是金矿化的动力学机制,成矿流体具有变质流体的性质,在变质基性火山岩中形成的蚀变岩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3.
川西北马脑壳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系统总结马脑壳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的基础上。通过稀土元素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矿床成因。结果表明,马脑壳金矿床形成于印支晚期,其成矿物质来自围岩地层,岩浆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矿床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混合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64.
吉林红旗岭铜镍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旗岭铜镍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和吉黑地槽系接触带———辉发河断裂带内 ,属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呼兰群变质岩系。呈北东向展布的辉发河断裂具有切割深度大、继承性活动频繁等特征 ,由该断裂构造活动派生的北西向构造构成区域性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控制超镁铁、镁铁质岩体及铜镍硫化物矿体在空间上呈北西向产出。与铜镍矿成矿有关的岩体具有复合杂岩体特征 ,多属辉长岩—辉石岩—橄榄岩型镁铁—超镁铁质岩。铜镍矿体呈似板状、脉状、透镜状及囊状等赋存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岩矿石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反映其为地幔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且矿石与镁铁—超镁铁质岩具同源性 ,矿床属岩浆深部熔离分异成因  相似文献   
65.
冀东地区的金矿化与早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中的角闪质岩石,北东-北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断裂交汇复合,燕山期花岗岩之间关系密切,太古界使金元素形成原始堆积,变质作用促使金发生第二阶段富集;燕山期岩浆活动形成热液并直接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断裂构造为成矿物质和热液提供定位空间,金矿化受多种因素综合控制并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继承成矿特征,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66.
通过受含有大气来源的活性组分O_2和(或)CO_2,而且或许受在大部分占大气中的 CH_4,H_2S和H_2的水的影响的作用,形成了众多类型的矿床。所以,经由地质时期的大气的成分变化已经影响了在外地壳环境中形成的矿床的特征和相对丰度。大气演化的主要标准,游离氧的开始累积,正如休伦超群沉积过程中被溶液溶解的亚铁状态的铁的搬运的限制条件所证明的那样发生于大约24亿年左右。这种变化曾被称为含氧大气变型  相似文献   
67.
吉林夹皮沟立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温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夹皮沟立山金矿为一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对取自该区老5号矿脉石英脉型金矿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区石英 中主要发育CO2,含CO2三相,气液两相及单液相等4种类型原生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各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218.2~420.0℃,盐度为3.1%~11.4%;经CO2包体、富CO2包体及气液两相包体共生发育及包体中CO2相成分分析结果 表明,成矿流体为不混溶体NaCl-H2O-CO2系类型。据不混溶体系成矿温压估算方法,确定该矿床成矿温度为335~415.0 ℃,成矿压力为(750~1250)×105 Pa,成矿深度约为4.4~7.5 km。  相似文献   
68.
吉林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群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南缘,由3个北西向岩带(I、II、III)组成,包括30多个小岩株,其中I-岩带的部分岩体伴有铜镍矿化,并且其1和7号岩体分别形成了中型和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矿床主要容矿岩石为辉橄岩、橄辉岩、斜方辉石岩、二辉石岩、苏长岩和辉长岩。主量元素方面,红旗岭岩群具有富镁(w(MgO)=20.7%~31.1%)、低钛(w(TiO2)=0.33%~0.79%)、低碱(w(K2O+Na2O)=0.60%~2.29%)和硅(w(SiO2)=40.0%~53.0%)变化范围大的特征;微量元素方面,红旗岭岩群呈现弱富集LREE和LILE(Th)以及亏损HREE和HFSE(Nb-Ta-Ti)。岩相学、地球化学和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尖晶石、斜长石和角闪石)主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红旗岭岩群明显不同于洋岛型玄武岩、阿拉斯加型环状杂岩和科马提岩,但与岛弧玄武岩以及中亚造山带西段的“黄山西”和“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容矿超镁铁质岩相似,其母岩浆是一种富Mg、亏损...  相似文献   
69.
凤凰山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过渡带,该区广泛分布着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组成的兴华渡口群古老块体。本次研究发现凤凰山地区内还有古老的侵入体--英云闪长岩,零星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本文以凤凰山地区英云闪长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的主、微量元素测试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英云闪长岩属于过铝质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P、Sr、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呈中等负铕异常(δEu=0.64~0.69),表现出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英云闪长岩的锆石呈长柱状,具有清晰的环带,显示出岩浆锆石的特征,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07.7±2.2)Ma,表明其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认为该地区新元古代英云闪长岩的形成受Rodinia超大陆裂解-碰撞影响,是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过渡带地壳增生的产物。  相似文献   
70.
辽宁树基沟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产于太古宙绿岩带中,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强烈的变质和变形,变质程度达到高级角闪岩相。通过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岩浆来源、成岩构造背景及成因。研究表明,含矿岩系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及活泼的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Th/Ta、Ce/Yb、La/Nb、La/Ta比值,其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模式与典型钙碱性岛弧玄武岩模式极为相似,均呈"三隆起"的形式,原岩为一套中酸性火山-沉积岩组合,区内这套英安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的钙碱性火山岩组合是由同源岩浆分异所得,其形成于岛弧环境。综合矿床形成背景环境、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地质特征,笔者初步认为其成因类型为诺兰达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