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373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何1井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工业指标分析,发现油页岩产油率与产气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产油率的增加,产气率呈线性增加.据70件油页岩样品分析结果,平均产油率为5.9%,平均产气率为3.7%,平均油气产率为9.6%,产气率占油气产率的38.5%.说明产气率在油气产率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油页岩工业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2.
首先基于ArcGIS Engine建立小区水容积-水位关系;进而对暴雨过程线公式进行推导,并建立暴雨水调蓄模型;最后利用暴雨水调蓄模型建立径流流量、排水流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并基于ArcGIS Engine实现暴雨水调蓄模型的三维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23.
在对NDWI和MNDWI等传统水体指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创建水体指数的新思路:将多光谱图像进行LBV和HSV等复合变换,综合利用变换前的多波段信息和变换后的新波段信息绘制地物光谱曲线,寻找水体的光谱特性,进行水体指数的创建。本文利用ETM+图像HSV变换后的Sat波段以及LBV变换后的V波段,创建了综合水体指数(SWI),并利用SWI进行了遥感影像水体信息自动提取实验。实验表明:利用SWI能准确提取水体信息,有效减少水体提取结果中的误提取像元。  相似文献   
124.
基于神经网络混合建模的思想提出一种针对导航卫星的中长期轨道预报方法,在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模型作为补偿,从而获得新的预报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神经网络通过学习动力学模型轨道预报误差来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在预报过程中为动力学模型预报提供补偿,以提高预报精度。对GPS卫星动力学模型中长期预报误差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混合模型的中长期(15 d以上)预报方案,最后通过对GPS卫星的仿真试验证明混合模型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新方法在15~40 d的预报上表现出很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25.
应用Bayes逐步判别方法识别东辛油田沙四段储层流体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辛油田沙四段储层存在相当数量的低阻油层,油层、油水同层、水层测井响应特征比较接近,常规交会图法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本文介绍了Bayes逐步判别方法原理和技术流程,综合应用声波时差、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深探测电阻率、浅探测电阻率测井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的判别函数.应用效果表明,Bayes逐...  相似文献   
126.
对河西走廊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演化、生烃条件、储集条件、生储盖组合类型和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是值得重视的油气勘探新层系。研究区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以浅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前黑山组—太原组发育多套暗色泥岩或炭质泥岩为主的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中等—较高,以Ⅱ~Ⅲ型干酪根为主,烃源岩演化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储集层以碎屑岩为主,成岩作用强烈,原始粒间孔隙不发育,但不乏溶蚀孔隙较发育的中等—较好的碎屑岩储集层,而且碳酸盐岩也是区内重要的储集层类;中生界为区域盖层,石炭系—二叠系内部的砂泥岩组合构成纵向上的储盖组合;可形成内生连续式、上生下储式、潜山式等多种生储盖组合类型。石炭系—二叠系广泛分布的油气苗或钻井油气显示,为存在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的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南襄盆地内矿产地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等研究,发现一些襄樊-枣阳凹陷白垩系烃源岩信息:凹陷东缘盐矿井揭示的上白垩统中段烃源岩较发育、有机质丰度较高、演化程度适中,显示出一定的生烃能力;地表化探甲烷C同位素数据显示,近一半样品与中生界成熟石油伴生气有关,佐证了该区中生界生烃能力.地震勘探成果表明白垩系分布广、厚度大、沉积环境较稳定;在已投入地震勘探的900km2范围内,共解释出襄樊-枣阳凹陷可靠和比较可靠的白垩系圈闭23个,圈闭面积4~16krm2,最大可达200km2.其中,枣阳凹陷的13个圈闭是20世纪90年代地震勘探解释成果,落实程度较高,总面积达189km2.利用现有的地质、物探、化探等资料,对襄樊-枣阳凹陷白垩系石油地质条件进行初步评价,资料显示,南襄盆地襄樊-枣阳凹陷白垩系范围较广,厚度大,埋藏深,烃源岩演化程度较高,综合认为白垩系是区内值得探索的勘探新层系.  相似文献   
128.
在对赛汉陶来地区19口石油及煤田钻井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生代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层分布特征、含煤层段岩性特征及煤岩物理化学特征。含煤层段岩性组合为沉火山碎屑岩或再搬运的沉火山岩、泥岩夹煤层,具有典型裂谷盆地沉积特征。该套地层横向分布稳定,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可进行对比,单井平均可采煤层的厚度为4.77m。煤岩演化程度较低,为不粘煤。含煤层段沉火山角砾岩获得的锆石年龄为295.0Ma±1.3Ma~303.4Ma±2.8Ma,对应地层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银额盆地赛汉陶来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的发现不仅指示了良好的煤炭资源前景,并且对石炭纪—二叠纪盆地构造演化、沉积体系,以及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埋藏史等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9.
魏仙样  卢进才  魏建设 《地质通报》2013,32(10):1665-1672
通过对银额盆地西部路井凹陷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侏罗系、白垩系等不同层系所获原油的族组分、全油同位素、原油生物标记化合物、原油伴生气组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层系原油的生油母质类型、沉积环境和生烃母质的演化程度。对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侏罗系、白垩系烃源岩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认为路井凹陷不同层段所获得的原油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的原因是不同位置干泉组上段与下段烃源岩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130.
落家河铜矿位于中条裂谷东南部的构造-剥蚀天窗内,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西阳河群安山岩覆盖区下部的宋家山组沉积-火山变质岩系中.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空间位置与矿体共生的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以探讨落家河铜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制.系统的包裹体岩相学观察表明,落家河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按相态主要分为纯气相包裹体(Ⅰ型)、纯液相包裹体(Ⅱ型)、富气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Ⅲ型)、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Ⅳ型)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Ⅴ型)五种类型.矿体上部石英脉中主要为Ⅱ型和Ⅳ型包裹体,矿体下部石英脉中主要为Ⅴ型和Ⅰ型包裹体,且两种包裹体紧密共存,体现了沸腾包裹体组合的特征.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原生的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Ⅳa型)具有CaCl2-NaCl-H2O体系(Ⅳa1型)和NaCl-H2O体系(Ⅳa2型)两种流体体系,其均一温度分别为100~208℃和151 ~ 306℃,盐度为10.2%~20.4% NaCleqv 和3.4% ~ 15.1% NaCleqv,分别对应矿体上部和下部石英脉,显示出热卤水和岩浆热液两种不同的流体来源.Ⅴ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5~300℃,盐度达30.7%~ 38.2% NaCleqv.研究结果显示,热卤水和岩浆热液的流体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前者是古海水在花岗岩侵入体的驱动下形成对流循环并从火山岩中萃取金属元素形成的含矿热卤水.热卤水在沿断裂通道上升过程中由于降温、减压使成矿物质沉淀;后者主要是从岩浆中分离出的中温中盐度流体,它在到达断裂通道时由于压力骤降发生流体沸腾作用,并产生矿质沉淀.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显示,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是水,含有少量CO2.结合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热液通道、驱动机制和成矿流体特征,作者认为落家河铜矿可能是一个前寒武纪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