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303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637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2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4年   1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21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51.
由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承担的“塔中80m梯度探测系统设备购置安装子项目--太阳直接辐射自动跟踪系统”于2007年4月4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安装完毕。该项目采用国际公认的荷兰Kipp&Zonen公司生产的2AP-GD型两轴齿轮型太阳跟踪器和CH1型直接辐射表,与原有的CM21型短波辐射仪(上下)、CG4型长波辐射仪(上下)、UV-S-AB-T型紫外辐射仪、CM21型散射辐射仪、HFP01SC型土壤热通量和TP01型土壤导热率相结合,组成了标准的地气能量探测系统,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的观测条件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952.
由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承担的“西部五省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子项目-风沙灾害监测与荒漠化评估系统”于2007年4月10日开始进行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野外综合观测试验。项目沿塔里木盆地周围、沙漠公路以及北疆艾比湖-石河子-乌鲁木齐一带布设了大气降尘采集器和TSP等设备。在沙漠公路沿线肖塘和塔中气象站分别安装了三层梯度集沙仪、沙通量及LAS,并结合塔中站80m梯度、哈得站和肖塘站10m梯度等先进的探测设备,跟踪监测沙尘暴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953.
奎-玛两河流域冰雹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奎—玛两河流域7个气象站和33个农业点(兵团团场,农场)1970—2005年4—9月的成灾冰雹资料,对其发生的天气气候规律、时空分布特征,本区域内分布情况及差异、移动路径、冰雹直径、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区域成灾降雹天气的分析预报提供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954.
955.
956.
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南部最主要的含油层系,目前已进入致密油勘探阶段,查明成岩作用对致密油储层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影响,对致密油勘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松南让字井斜坡带泉四段扶余油层为例,通过岩石薄片、黏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实验分析及物性、高压压汞等实验资料,开展成岩作用对致密油储层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扶余油层溶蚀孔隙发育的有效储层多为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砂岩。在埋藏深度1 750~2 250 m,I/S混层比为25%~15%,对应的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2期,此深度带为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目前致密油开采多在本带;当埋藏深度大于2 250 m时,I/S混层比小于15%,对应的成岩阶段为中成岩B期,储层进一步致密。将研究区扶余油层划分为常规储层及Ⅰ类致密油储层、Ⅱ类致密油储层与Ⅲ类致密油储层,在纵向上,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各类储层依次出现。研究区扶余油层致密油勘探最有利的是Ⅰ类和Ⅱ类致密油储层,最有利的勘探深度介于1 750~2 250 m。  相似文献   
957.
为了研究矩形截面空心桩和圆形截面空心桩的支挡效果及破坏模式,文章利用压力盒、应变片、钢筋计等传感器装置,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表明:矩形截面空心桩和圆形截面空心桩桩身最大弯矩分布在滑面上下约5 cm处,分布范围约占桩体自由段长度的1/4~1/2;空心桩桩身集水孔的布置会导致桩体承载能力有所降低,交错布置集水孔时,承载力约降低10%,竖排直线布置承载力约降低25%;圆形截面空心桩破坏时表现为沿滑面受剪破坏,而矩形截面空心桩表现为受压破坏。结果显示矩形截面空心桩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优于圆形截面空心桩,在空心抗滑桩设计中应加强桩底至滑面以上1/2范围内的结构配筋,空心桩集水孔宜采用交错布置。  相似文献   
958.
基于DTS技术的菏泽地层导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山东省菏泽市某地区的地下热物性参数,本文基于线源热传导理论,将DTS技术与现场热响应试验(TRT)相结合,利用测温光缆对现场单U和双U地埋管加热(或冷却)过程的钻孔温度进行了分布式测定,对该地区每一地层的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利用DTS技术可在现场热响应试验中准确可靠地获得各个地层导热系数分布,评价各个地层的热交换能力;渗流对地层导热性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双U管试验的测试结果比单U管试验所获得的结果更准确;受热量累积效应的影响,换能试验时间越长,所得到的导热系数越小,并逐渐趋于一稳定值。本研究成果可为地源热泵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959.
H2S是一种剧毒、有害性气体,乌鲁木齐西山井田是我国最早发现煤层瓦斯中H2S异常的井田之一。为了新建矿井煤炭资源开采安全,基于煤田地质勘查和矿井开拓成果,分析了影响原位煤层中H2S含量的因素,探讨了H2S异常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在煤田勘探范围内(埋深浅于600m),实测H2S含量与煤层埋深、煤层瓦斯总含量、CH4、CO2、N2含量、水分含量(Mad)、灰分产率(Ad)呈负相关趋势,与全硫含量(St,d)、挥发分产率(Vdaf)呈正相关趋势;2)H2S异常的主要成因为煤层自燃、BSR、TDS、TSR混合成因及地下水的迁移。  相似文献   
960.
<正>我国的海洋地质事业自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创业、发展、创新提高阶段,在海岛、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近海大陆架油气勘查、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探查、滨海砂矿与海底矿产勘查评价、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地球物理系列编图、深海大洋和极地地质科学考察等诸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