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滇西南那邦变质基性岩两期变质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中缅边界那邦变质基性岩出露于东缅著名的 Mogok带的东缘。那邦基性麻粒岩经历了早期麻粒岩相、晚期角闪岩相的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变质作用的矿物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的 40 Ar/ 39Ar激光微区等时线年龄是 74.44± 1.44 Ma;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的 40 Ar/ 39Ar年龄谱图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两组年龄 :74~ 76 Ma和 2 3~ 2 4Ma。晚期变质作用矿物角闪石的K- Ar法得出 2 3Ma,角闪石和斜长石的 40 Ar/ 39Ar年龄谱图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 2 3~ 2 4Ma的变质年龄。综合这些结果 ,可以确定那邦基性麻粒岩的早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年龄是 74~ 77Ma,可能与新特提斯洋壳俯冲事件有关 ;晚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年龄是 2 3~ 2 4Ma,与区内喜山期以来陆内块体响应两大陆会聚作用发生的大型走滑事件有关。那邦基性麻粒岩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麻粒岩相岩石之一 ,而且 ,两期变质作用年龄的确定对揭示区内与变质作用相关的地质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滇西金满脉状铜矿床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满铜矿床是滇西兰坪——思茅盆地中-新生代砂页岩中相当典型的脉状矿床。关于该矿床的成矿时代,多年来一直沿用铅同位素模式年龄,缺乏更为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因而对该矿床乃至盆地内同类矿床成矿作用的认识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探讨该矿床的形成时代,作者选取含铜石英脉状矿石中的石英进行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分析。  相似文献   
63.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新地沟绿岩带型金矿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产于大青山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中,受色尔腾山群柳树沟组中基性火山岩系和韧性剪切带控制.容矿岩石主要是变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类.为解决主矿体的形成时代,采用石英40Ar/39Ar法,直接测定了含金石英细脉浸染状矿石中石英的形成时代,结果表明新地沟金矿的形成时代为1991.43~1988.93Ma.由此提出新地沟金矿的成因主要与吕梁期韧性剪切带中的变质变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4.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出露在新疆阿尔金山北部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南侧的金雁山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安第斯型陆缘弧构造背景,测得岩体的单颗粒锆石 U-Pb 年龄为467.1±6Ma。此外,对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基质绢云母石英片岩中的绢云母进行的~(40)Ar/~(39)Ar 定年,获得坪年龄455±2Ma,等时年龄450±11Ma。上述结果证实,金雁山是一条形成在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带,其洋-陆俯冲造山作用可能发生在早-中奥陶世,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可能发生在中奥陶世末期。  相似文献   
65.
山东玲珑和郭家岭岩体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采用~(40)K-Ar/~(39)Ar快中子活化和K-Ar稀释法定年技术对玲珑岩体和郭家岭岩体进行了年龄测定。~(40)Ar/~(39)Ar阶段加热年龄谱表明,玲珑岩体和郭家岭岩体的坪年龄分别为164.2±0.7Ma和134.8±1.7Ma,其形成时代同属燕山期,为同一成因不同阶段的产物。同位素年龄提供的数据支持了两岩体为交代混合岩化的成因观点。~(40)Ar/~(39)At和K-Ar年龄结果还表明:角闪石和黑云母均是~(40)Ar/~(39)Ar理想定年矿物,对K-Ar法而言,角闪石最理想,黑云母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