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深部钻探取得的实际材料表明,栗木矿田沟挂垒隐伏花岗岩自上而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通过细致的岩石学研究,得出花岗岩的分带性与岩浆侵位时发生的大规模气-液分离及随后的演化有关的结论。岩浆演化先后经历了岩浆富水结晶阶段、第一次气-液分离阶段、熔体快速结晶阶段、第二次气-液分离及大规模交代阶段,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岩石和分带。  相似文献   
12.
石窝地区金银矿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其成矿作用一方面与该区早期的以基底剥离断层为特征的变质核杂岩有关,矿床主要分布在剥离断层控制范围内的岩石中,形成特定的“矿化层位”效应;另一方面金、银矿的最终成矿定位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及其伴生的脆性断层有关,容矿构造主要为该地区的燕山期脆性断层或剪切带,最终定位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燕山...  相似文献   
13.
在栗木矿田沟挂垒钻孔深部发现花岗岩体下部有厚度大于190m的二云母花岗岩,通过对二云母花岗岩以及上部白云母花岗岩的岩相学研究和分析对比,认为该区第二阶段的花岗岩上部为白云母花岗岩,在深部相变为二云母花岗岩,岩体中、上部的白云母花岗岩相主要是二云母花岗岩不同程度蚀变交代形成的,而不是岩浆就地重力分离结晶形成的,其蚀变程度相当于该区含矿花岗岩体矿化蚀变带下部的钾长石化带。无斑的白云母花岗岩相在钾长石化带中蚀变最强,最靠近主矿化蚀变带,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各岩相的化学分析表明,W、Sn、Nb、Ta的矿化富集可能与岩浆气液分离作用或深部岩浆分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解的叠加原理求解了轨道扰动微分方程组,构建了扰动位系数与轨道和星间距变率的观测方程,并分别引入非线性改正项.通过惯性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的转换求解状态转移方程组,分析了观测方程的低频误差特征,导出了目前常用的消除剩余星间距变率低频误差的五参数或七参数经验公式.此外,根据非惯性力模型误差是分段标定的特点,提出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来处理低频误差,通过模拟计算表明三次样条函数处理低频误差略优于七参数.最后,处理实际的GRAEC Level-1b数据,解算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的月时变重力场模型UCAS_Grace01,通过在不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本文计算的时变重力场模型与国际官方机构精度基本是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地壳运动监测陆态网络工程中区域站包含的随机漫步噪声、闪烁噪声和白噪声,利用(Quasi-Observation Combination Analysis,QOCA)软件剔除连续站位移序列中的周期性成分和共模误差得到的非构造形变信息特征,构建Delauany三角网,结合反距离内插算法,剔除了区域站位移序列中部分非构造噪声,提高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流动观测区域站三维运动速度场的精度,为深入认识地块动力学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梁磊  张玲 《地质论评》2017,63(4):869-880
在基性—超基性岩中,特别是那些含矿岩体,常常发育有原生的侧向分带,传统的重力分异理论无法用原地分异机制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新的硫化物成矿模型同样不能令人信服。我们在对重力结晶分异的研究中发现,对流干扰下的重力结晶分异可以形成侧向分带。研究采用动力学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对流干扰下岩浆重力分异作用中的颗粒行为。在动力学分析中,考虑了前人研究中普遍忽略的伯努利效应。研究表明,伴随着快速对流干扰的岩浆重力结晶分异可以产生侧向分离效应,使颗粒趋于在侧壁附近快速堆积。侧分离效应和侧壁冷却效应一起迫使循环向热流上升中心方向后退,形成侧向分带岩石。由于对流通常只发生在岩浆侵位后结晶分异的早期高温阶段,与铜镍硫化物熔离的阶段相吻合,因此,铜镍硫化物的矿化通常与对流干扰下的重力分异密切相关。最后以一个实例解释侧向分带和成矿作用的形成机制。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关于重力分异的认识,为深入认识岩浆演化及指导找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平  李永树  梁磊 《测绘》2012,(3):99-101
天然气管网中阀井影响区域分析是城市天然气管网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燃气行业特点及需求,基于ArcGIS网络模型、天然气管网拓扑模型,实现了阀井影响区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析模块能够对天然气管网中上游阀井关闭受影响的下游管线及居民地进行统计分析,并能为天然气管网预警与应急抢险工作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光纤光栅地震检波器结构设计与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检波器是近年来石油勘探领域向前发展的一项瓶颈技术。本文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特性设计了不同结构的光纤光栅地震检波器,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光纤光栅地震检波器的传感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分析了一些重要参数如光纤光栅波长、质量块的大小和光纤的长度等对地震检波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不同结构的特性参数。本文研究结果对光纤光栅地震检波器的实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GIS生成的地图产品脱离GIS地理空间数据,割裂地理要素与地图对象完整性,导致输出地图产品更新困难。结合制图单位实际生成需求,研究GIS静态图式表达和GIS制图表达;基于GIS制图模板和GIS符号库,采用C#+ArcEngine编程技术,实现GIS专题制图系统。系统具有GIS静态图式渲染功能和GIS制图表达功能,并以某区域专题制图项目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方式专题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地理空间数据规则的地图制图表达技术能够兼顾GIS和地图制图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快速完成地图制作,部分解决传统上必须通过大量人工编辑才能够完成的制图任务,一定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汾渭断陷带及邻近地区2011—2013年陆态网络工程36个GPS连续站和227个流动观测区域站的GAMIT/GLBOK处理结果中存在的非构造噪声,借助QOCA软件剔除连续站位移序列中的周期性成分和共模误差等非构造形变的信息,使地壳监测中GPS连续站水平运动速度的精度提高约0.3mm/a,垂直运动速度的精度提高了约0.6mm/a。针对流动观测区域站中的噪声,提出了使用QOCA软件对GPS连续站的后处理参数信息构建Delaunay三角网,结合反距离内插算法,实现了GPS区域站中非构造噪声的剔除,使GPS区域站流动监测中水平运动速度的精度提高了约0.6mm/a,垂直运动速度的精度提高约1.7mm/a,为地震监测提供了精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