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677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首先详细讨论了目前主要的地理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技术,包括Web Service,OGC的WMS/WFS,Map API,以及数据查询服务,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服务的地理数据集服务框架,GIS数据以服务的形式在框架内发布,将各种服务集成是该框架下的主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42.
西南天山国营马场地区果儿沟—克勒特白克恰特一带铁锰矿与区内分布的玄武岩夹硅质岩类关系密切,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玄武岩组(C1xw)中的硅质岩中,成矿严格受玄武岩组地层、区域性大断裂及其旁侧的次级断裂以及物化探异常控制,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石具隐晶质—微晶结构、胶状结构,不规则条带状、脉状、浸染状、皮壳状构造,属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区域上沿托什罕深大断裂带及其南北侧分布有大量的火山岩,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43.
众所周知,构造控制沉积,沉积控制储层,但多数沉积相图的编制并没有系统考虑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因而造成沉积相或古地理图与同生构造格局不匹配的严重缺陷。这里所指的构造主要是生长断层,而活动方式会对沉积地层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深县凹陷的生长断层可以划分为4种模式:晚期活动模式、持续活动模式、间歇活动模式及深部扩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断层的活动变化特点并结合区域物源分析,系统地讨论了深县地区的生长断层对该区沉积格局的控制作用,在总体沉积格局表现为"南部水下扇、北部三角洲"的基础上,两大沉积体系前缘的同生断层分布控制砂体的进一步展布,呈现出平面顺断朵状分布、剖面垂向楔形叠加的沉积特点。  相似文献   
944.
本文作者结合GIS环境下地图自动综合的特点,分析了地图自动综合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45.
介绍了拍岸浪观测设备制作、观测地点的选取、观测方法的设计及拍岸浪预报方法,设计出一整套适合野外机动观测及预报拍岸浪的观测和预报保障方法,且经实践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拍岸浪观测和预报精度可以满足登陆作战训练、演习及野外工程作业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946.
测绘工程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大,其投资规模和力度也逐步扩大,同时对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7.
介绍了侧视仿真地图的发展及应用现状,通过对多视角轴测投影的体系研究,提出了一种建立多视角侧视仿真地图的方法,并以移动电子沙盘的案例,阐述了多视角侧视仿真地图的应用模式和前景。研究表明,多视角侧视仿真地图不仅可以大大增加信息承载量,而且响应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8.
加权滤波经验模式分解(weighted filter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WFEMD)作为一种新的多尺度、多分辨率分析方法,与小波、超小波和现有二维经验模式分解方法相比,更加适合于二维图像中的细节特征分析。该方法运用自适应加权滤波器直接求取均值面,解决了传统二维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的固有缺陷;将WFEMD方法引入遥感图像融合,能够更好地提取原始图像的特征,为图像融合提供更多的信息。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WFEMD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WFEMD的自适应性、多尺度性和高频细节信息的强获取能力,将待融合的图像分别进行WFEMD分解,对不同图像的内涵模式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按照该文提出的细节/背景原则进行融合,剩余分量按照平均原则进行融合。最后,将融合后的内涵模式分量重构,获取融合图像。实验证明,该方法的融合效果优于其他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949.
This paper, concerning uneven development in China,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core–periphery gradi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cross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and asse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provinces have changed in recent year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y has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core–periphery pattern, the core evidently skewing towards east-coastal areas. With the deepening of market reforms and expansion of globalization, industrial location is gradually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provinces. The core provinces specialize in those industrie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ages, as well as a high consumption ratio, a high degree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labor or human-capital intensity. However, it is the opposite with regard to peripheral provinces, in addition,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 are gradually concentrating in these areas.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and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forces that deter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regions along different gradients becomes unsynchronized will be a long-term trend.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regions are bound to develop industrial sectors in line with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ge. A core–periphery pattern of industries also indicates tha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ifferentials across regions arise because of not only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es but also the inconsistent evolving trend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 each province.  相似文献   
950.
以2009~2012年实地样方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为基础,对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共记录有湿地种子植物56科154属294种;在4个生活型中,草本植物种类最多,共有278种,占总种数的94.56%。将湿地植物的生态型划分为7类,其中,湿生植物269种,占总种数的91.5%,是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种子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沼生植物88种,水生植物74种,构成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属的水平上,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共有82属,占总属数的53.25%,表明温带性质比较明显;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达160种,占总种数的54.42%,中国特有分布种有40种。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植物区系与温带亚洲和东亚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在湿地种子植物区系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