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岔路口》等四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红山湖一带从前人所划的石炭系地层中解体出一套二叠系地层,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研究,拟新命名为红山湖组,时代为中二叠世。该地层为甜水海微陆块上稳定型的碳酸盐岩建造,与陆块南北两侧二叠系特征截然不同。该套地层的发现填补了微陆块上二叠系地层的空白,对古特提斯多岛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祁连县武松塔拉一带发育奥陶纪抠门子组,以构造岩片形式与周围地层呈断层或不整合接触,在抠门子组下段发育一套岩浆喷发序列组成的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类型以安山岩、玄武岩为主,其次为英安质、安山质及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经过野外调查和岩石化学分析表明:安山岩总体为高铝富钠的碱性火山岩系列,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具有岛弧玄武岩特征(VAB);玄武岩总体为次铝富钠碱性火山岩系列,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和混染的大洋玄武岩(MORB)特征相似。抠门子组火山岩具有2种截然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分析具有混染的大洋盆地和岛弧双重属性,这些大洋玄武岩及岛弧火山岩的出现标志着中—晚奥陶世北祁连洋壳的俯冲消减事件,该火山活动为北祁连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青藏高原甜水海地区中泥盆统落石沟组地层的发现与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5万《康西瓦》、《岔路口》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在天神达坂一带,前人原划奥陶系冬瓜山组中发现丰富的古生物珊瑚和双孔层孔虫化石,经鉴定时代属中泥盆世,据其岩石组合特征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其解体为中泥盆统落石沟组。  相似文献   
5.
西藏双湖角木日地区发育一套典型的造山带混杂岩,包括陆源复理石、海山块体、蛇绿岩块体、外来岩片、洋壳残片和高压变质岩块体等,其总体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混杂和变形变质作用。通过多年来在该区区域地质调查和填图工作实践,以对该区混杂岩的划分和合理建立混杂岩填图单位为目的,采用大比例尺物性填图结合构造填图等方法,结合露头尺度岩块与基质变形和变质调查,初步总结出适合该区造山带混杂岩的地质填图思路:依边界断裂为界划分岩片级构造单元,在岩片内部基质和外来岩块划分基础上建立混杂岩填图单元,将混杂岩作为地质实体进行构造填图,重视物性填图,造山带混杂带填图综合采用构造填图与物性(岩性)填图有机结合的双重填图法,表达客观存在的地质体,在角木日混杂岩地区区域地质调查中达到了较好的填图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处于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结合部位的南缘,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从研究区北部通过。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发现,在研究区早古生代地层中发育丰富的角石化石。这套角石化石具有明显的韧性变形特征,角石化石体呈石香肠状,横断面具σ型剪切构造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经历了明显的构造置换作用,呈现“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格局,属于典型的非史密斯地层,该认识对于研究区地层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角木日地区位于羌塘盆地中部,构造位置处于冈瓦纳和欧亚大陆板块结合部的北缘。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使得角木日地区新构造运动活跃,在江爱藏布、冈塘错一带发育有多条NE向和近NS向活动断裂带。这些断裂包括新近纪以来的新活动断裂,也包括一些基底老断裂的复活,其活动强烈制约了该区的地形地貌、水系格局、沉积物分布、地下热液活动和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沿着这些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人类生存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对区内湖泊、沼泽、温泉的水文、第四纪地质方面观察和活动构造研究,发现江爱藏布西热泉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质,不仅具有重要的构造意义,而且对寻找油气资源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及以往矿产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找矿实践,笔者对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产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梅尔盖西地区主攻矿种为铜、铅、金、锑,主攻矿床类型为与火山岩有关的铜矿床、沉积-改造型铜矿床、沉积-改造型铅锌矿、热液型铅锌、锑矿床、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已发现的矿(化)体赋存于古生代上志留统—下泥盆统乌帕塔尔干岩群碎屑岩建造及托什罕蛇绿混杂岩带中,受近东西向、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的压扭性断裂控制,分布于鲁德涅瓦岩体外接触带中,成矿与鲁德涅瓦岩体及物化探异常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成矿预测,圈定成矿远景区6个,找矿靶区8个,对各找矿靶区的主攻矿种、成矿类型、找矿标志、找矿潜力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对8个靶区进行了综合评述和排序,供野外一线地质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藏北羌塘中部晚古生代增生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西藏中部羌塘变质岩带发育复理石碎屑建造和片理化玄武岩建造,都经历了强烈的构造置换作用;还发育早—晚古生代大理岩岩片、无根勾状褶皱和大理岩与蓝片岩组成的同斜褶皱,不同时代的榴辉岩呈岩块出露。这些地质体呈岩片产出,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和置换,原岩总体为碎屑岩、泥质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及枕状玄武岩、辉长岩建造。宏观上发育明显的区域性置换面理,为典型的造山带增生杂岩。  相似文献   
10.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南缘的略阳火神庙地区发育一套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千枚岩、灰白色绢云钠长石英千枚岩和灰色黑云石英千枚岩的岩石组合.该套变质沉积岩系被前人划归关家沟组,但其原岩成岩时代和形成的构造环境都存在争议.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对从略阳火神庙地区关家沟组变质沉积岩中获得的碎屑锆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碎屑锆石的年龄介于932~723 Ma,主要年龄谱分别为727~723 Ma、760~758 Ma、897~809 Ma和932 Ma,主要峰值年龄为848 Ma,次要峰值年龄为725 Ma、758 Ma和932 Ma,最年轻的一组年龄为723~727 Ma(平均年龄为725 Ma),表明该地层的沉积时代应不早于南华纪.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其碎屑物质的来源比较明确,主要来自勉略构造带和南侧碧口微地块内的岩浆岩,扬子板块北缘汉南地区出露的岩浆岩也为该地层提供了有限的物质.此次获得的碎屑锆石年龄较为集中,反映的皆为青白口纪到南华纪的年龄信息,结合前人对该区沉积地层的研究资料,认为其可能为一套裂谷环境的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