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宁夏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51-1996年出现的干旱、暴雨、洪水及雨涝、冰雹、风灾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得出:宁夏的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次多,持续时间长,灾情严重,具有群发性和诱发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2.
岩浆底侵作用与汉诺坝现今壳-幔边界组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岩浆底侵成因的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堆晶岩、橄榄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岩石矿物组合、岩石结构、矿物学、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讨论和限定了壳-幔边界岩石组成, 并得到岩石高温高压波速实验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的支持. 现今下部下地壳主要由麻粒岩相镁铁质堆晶岩(以斜长二辉岩为主)组成; 壳-幔过渡带主要由榴辉岩相石榴辉石岩、辉石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等组成; 太古代地体麻粒岩只是名义上的早期下地壳. 发生在壳-幔边界的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地壳的垂向增生和壳-幔过渡带的形成, 是显生宙以来壳-幔边界组成和化学调整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隋建立 《岩石学报》2005,21(6):1546-1546
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广西省北海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IAVCEI 中国委员会和广西地震局共同主办,并得到有关单位和广大的业内专家的大力支持,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20多人,包括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土资源部等50多家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北海市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会议摘要82篇,会议交流论文45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樊祺诚研究员回顾了中国火山学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海湾水库蓄水初期单次往复水平密度流的产生与效应,进行砂质斜坡沉积物与水体之间盐分交换的水槽实验。通过沉积物孔隙水与其上覆水的多剖面电导率动态监测,分析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深水区、浅水区和中心区的边界层单位面积含盐总量。实验结果显示,进水在浅水区沉积物表面产生明显的渗入-溢出现象,浅水区沉积物孔隙水盐分浓度显著低于中心区与深水区同一高度的盐分浓度,深水区初始底边界层含盐量与初始边界层下边界盐分浓度均为最高;这表明进水过程在倾斜沉积物表面产生了前进密度流,水流携带的盐分在坡底累积。水槽进满水后深水区边界层含盐总量与边界层下边界盐分浓度快速降低,并且浅水区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与深水区同一深度水体之间的盐分快速达到平衡;这表明蓄水初期在两者之间形成了返回密度流,从浅水区表层沉积物冲刷出的盐分在密度流作用下再次进入沉积物。为避免再次进入沉积物的盐分在后期继续影响水库泛咸,建议在蓄水结束后尽快实施坡底咸水排除方案。  相似文献   
15.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Cobitis from southern China, C. hereromacula from the Luohe Riv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C. baishagensis from the Nandujiang River in Hainan Province,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here. C. hereromacula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its congeners by possessing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absence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pigmentary zones of Gambetta; 13–16 oval blotches on the dorsum and 10–13 vertical, elongated triangular blotches below the midlateral line with more than 20 vertical dark brown bars between them; 6–7 narrow rows of dark spots on the caudal fin; a vertical oval spot smaller than the eye diameter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udal peduncle; pointed mental lobes of the lower lip pointed with a slightly filiform tip; one slender and long needle-shaped lamina circularis at the base of the first branched ray of the male pectoral fins. C. baishagensi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its congeners by the fourth Gambetta zone being covered by 10–12 transverse elongated blotches; 4–5 narrow rows of dark spots on the caudal fin; a vertical blotch smaller than the eye diameter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udal peduncle; males with a slender and long needle-shaped lamina circularis at the second branched pectoral fin ray in males; large scales with a slightly large focal zone; undeveloped mental lobes with a lower lip that does not end posteriorly in a filiform tip.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年来长白山火山下方地幔转换带中是否存在低波速异常指示的太平洋板块"空缺"而引起的不同科学认识的热烈辩论,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东北地区地幔转换带的体波成像结果。使用相对走时残差的远震体波成像结果显示,长白山火山以西地幔转换带中存在低波速异常指示的太平洋板块"空缺";而使用绝对走时残差的区域成像和全球成像结果,尽管展示出长白山火山以西比以东略低的波速异常,但长白山火山以东至我国东北重力梯度带区域下方的地幔转换带均展示出明显的连续的高波速异常。在接收函数分析时,如果以全球平均值660km而非我国东北地区平均值670km作为基准,来分析660km间断面是抬升还是下沉;以全球平均值250km而非我国东北地区平均值260km作为基准,来分析地幔转换带是增厚还是减薄的话,则可以得到长白山火山以东至我国东北重力梯度带区域660km间断面下沉与地幔转换带增厚的认识。这种与绝对走时残差成像结果展示的地幔转换带为连续的高波速异常结果相一致的结果,说明太平洋板块俯冲前缘已由日本海沟抵达我国东北松辽盆地与大兴安岭交界处。结合高温高压实验、数值模拟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本文并不支持长白山火山以西的地幔转换带存在低波速异常指示的板块"空缺"和地幔转换带"减薄"的认识。长白山火山的深部起源与太平洋板块深俯冲至我国东北松辽盆地与大兴安岭交界处形成的"大地幔楔"结构动力学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樊祺诚  杨瑞瑛 《岩石学报》1993,9(4):411-417
五个无水尖晶石橄榄岩(两个富含CO2流体包裹体,三个含CO2流体包裹体)的全岩和单矿物稀土元素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证实了LREE在CO2流体包裹体中富集。富含CO2流体包裹体的全岩,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比相应不含CO2流体包裹体的,其LREE分别高出11倍,59倍和32倍。前是在经历了较大程度部分熔融之后的亏损地幔,又受富CO2流体的强烈交代作用。后刚为经历低程度熔融作用与富集过程,并可能导致地幔  相似文献   
19.
湘西北地区镍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北地区产于下寒武统底部黑色页岩中的镍钼多金属矿床,由于它严格地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矿床具有两套成矿系统等方面,都反映出并非陆源搬运沉积产物,而且有海底喷气作用的特征,其成矿物质来源应与海底喷气作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79年至1980年底,在湘南宁远、江永、江华、道县、兰山一带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发现本区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具有明显的复理石建造特征,值得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