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锚杆支护的神经网络设计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简要地概括了锚杆支护设计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强调锚杆支护理论应用必须考虑地下工程的类型。为此,作者将地下工程划分为3类,指出每一类地下工程特性及其支护设计应遵循的准则,第3类采场巷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设计应以工程类比和设计经验为主;并介绍了作者已经开发的锚杆支护神经网络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542.
南海北部陆坡海洋沉积物稀土元素及物源和成岩环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0DP184航次1146站位海底岩心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其配分模式的研究,确立了其分配规律,即相对富集轻稀土,Eu亏损等,并且与东海大陆架及中国黄土的稀土分布模式相似,表明本区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陆源,是大陆岩石分化过程的产物。对富集因子的研究也证明了沉积物主要来自陆源。δCe的弱负异常值与∑REE和δEu值一样,主要受陆源源区气候环境变化控制,而与海水关系不大。稀土元素与生物作用基本无关,可能主要是赋存于陆源碎屑矿物的晶格中。通过对岩心沉积物间隙水成分的研究,表明成岩环境主要为还原环境。68m(mcd)以上主要为硫酸盐的还原作用,68m以下主要为甲烷的生物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543.
2010-2011水文年浙江省环太湖河道水质水量及污染物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2011水文年浙江省环太湖河道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分析了进出太湖的水量、水质及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变化.监测期内,浙江省入湖水量为22.890×108m3,出湖水量为31.576×108m3,环湖河道水质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指标基本处于Ⅱ~Ⅲ类标准.污染物通量的估算结果表明,环湖河道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通量均以出湖为主,入湖污染物通量的减少主要源于入太湖河流倒流流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44.
周泽  伍远学  杨磊  程海霞 《贵州地质》2020,37(4):539-545
山砂原材资源丰富、取材便捷,已广泛用于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山砂表面粗糙、级配差、含泥量大等特点使其在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具有一定难度。本文采用人工水洗山砂,在固定胶凝材料用量的情况下,考虑砂率、水胶比、 矿物掺和料组合掺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考虑3个水平,找出各因素对混凝土标准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参数。基于最优配合比设计参数,研究山砂石粉含量对高强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方案为A1B2C2,机制山砂中含有7%至10%的石粉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545.
卢立伍  谭锴  王曦 《地学前缘》2020,27(6):371-381
鲟形鱼类是一类脊椎骨尚未完全骨化、鳞片极度退化的原始辐鳍鱼类。本文重新系统描述了该类别中时代最古老的中华原始软骨硬鳞鱼(Eochondrosteus sinensis Lu,Li et Yang, 2005),补充并修订了其古生物学特征。该鱼类具有扇形的下鳃盖骨、多块条形鳃条骨、较大的喉板骨、具齿的上、下颌,且全身仅在尾鳍上叶具有鳞片等特征,可以区别于鲟形鱼类其他属种。初步的支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ochondrosteus可能是鲟形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与所有其他鲟形鱼类的祖先类群构成一个姐妹群;同时其具有一些古鳕类才普遍拥有的特征,如相对较大的喉板骨和眶下骨等,有可能是原始辐鳍鱼类向鲟形鱼类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这一鲟形鱼类化石产于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50 km的方山口组深灰色粉砂质页岩中。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对比,该鱼类的时代有可能是早三叠世,而非命名时认为的晚二叠世,但仍是迄今已发现的时代最古老之鲟形鱼类。  相似文献   
546.
油页岩属于非常规能源,储量非常丰富,是重要的替代能源.含油率是油页岩储层评价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油页岩储层在测井曲线上具有典型"三高一低"特征,即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马、低密度.综合利用油页岩典型测井响应特征预测油页岩含油率,成为快速准确评价油页岩资源的有效途径.由于油页岩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储层含油率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且储层含油率与常规测井响应存在着复杂关系,传统方法难以表征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次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三叠系长7段265块油页岩含油率及常规测井响应进行分析,建立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实际资料进行处理,并进行误差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预测含油率可有效的弥补实验室测定含油率的不足,且能够成为快速准确评价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油页岩资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7.
城镇体系建设是当今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松溪县域城镇现状的调查,从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空间布局结构、职能结构3个方面剖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建议,为松溪县"十一五"期间制定城镇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8.
丹巴梭坡堆积体是一巨型第四纪堆积体,分布在大渡河的左右两岸,其上有114座珍贵藏碉。对堆积体的成因有冰川成因、冰水成因和泥石流成因等各种观点。在对堆积体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对藏碉群斜坡巨型堆积体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左岸堆积体的成因主要以崩滑作用为主;右岸堆积体是冰源泥石流和崩塌、滑坡等作用的混杂堆积。并在后来的钻孔揭示中得以验证。这对于川西地区深厚覆盖层成因的揭示以及藏碉群文物的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9.
穿越古滑坡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动态施工响应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地质工程界备受关注的热门议题。文中针对云南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曼歇4号连拱隧道的特殊复杂地质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对穿越古滑坡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从而有效揭示出施工各阶段围岩应力集中位置和潜在塑性破坏区,不仅为隧道的安全顺利施工提供了预警信息和直接指导,同时为连拱隧道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在穿越古滑坡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中,应高度重视古滑坡的彻底治理和中隔墙的支护加固,从而确保整座连拱隧道的围岩稳定和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550.
利用1949—2021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重构的海表温度资料(SST)和大气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73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的变化特征。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同期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949—2021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有243个,年均3.3个,占全年登陆总数的70.2%。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1973年最多(7个),1950年最少(0个);在1990年代中期由前期偏多转为后期偏少,但没有突变发生。近73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以0.1(10a)-1的速率减少。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密切相关,在异常多、少年同期:(1)大气环流差值场上,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偏北,副高偏西、偏北、偏强,110°E以东的赤道东风引导气流偏强,季风槽加强,北半球中低纬海平面气压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同时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加强。(2)海温差值场上,赤道中东太平洋偏冷,西太平洋暖池偏暖,沃克环流加强。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和海温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