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黔南烤烟的农业地质种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坤 《贵州地质》1994,11(1):75-80
根据黔南地质特征,将不同时代的岩石分为非碳酸盐岩及碳酸盐岩两大类,其下又分为变质岩、紫红色碎屑岩(简称红层)、灰绿色碎屑岩(简称绿层)、松散堆积层(称土层)、不纯碳酸盐岩、纯碳酸盐岩六个类型,两大类岩石分别布置3:7的试验点种植烤烟。通过对岩石、土层、烤烟中28个矿物元素及其有效态含量的监测及相关分析,得出了本区14个矿物元素在烤烟中的浓度值,11个矿物元素在烤烟中的供需量,提出了地质环境与烤烟质量的关系,为区域化种植及矿物营养元素补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贵州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低劣的根源,通过调查和采样测试对比研究了贵州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地质环境和农作物产品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非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含量为10.894 2×10-3,而碳酸岩的为35.322 7×10-4;非碳酸盐岩地区耕作土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为3.260 5×10-4,碳酸盐岩分布区的耕作土仅为1.014×10-4,彼此相差3倍;(2)优质农作物多产于非碳酸盐岩地区,随机调查贵州省内38个优质水稻产地,有33个位于非碳酸盐岩地区,仅有5个在碳酸盐岩区。茶叶、马铃薯、西瓜等也有此类规律。由此认为,喀斯特环境缺乏多种矿物营养元素,是形成其农作物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也是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物理约束扰动的EnSRF雷达资料同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完善WRF集合均方根滤波同化系统的双向嵌套预报方案、雷达资料质量控制方案和多微物理过程积分方案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扰动势函数、流函数的尺度较小、物理意义更明显的集合初始扰动新方案.通过台风“桑美”登陆过程中的多普勒雷达资料直接同化试验,对比新扰动方案与目前应用较多的背景误差协方差随机扰动和全场随机扰动方案,对集合滤波同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初始扰动方案都有效改善了台风内部结构,但新方案由于尺度更小、结构更为合理,其同化效果也更为显著,提高了对台风路径、中心最低气压、最大风速及降水的预报质量.  相似文献   
14.
罗甸某地中泥盆统罗富组砂岩的石英脉内产有锂绿泥石。锂绿泥石往往沿石英脉内的网状压碎纹充填,形成网状细脉。锂绿泥石细脉的主要伴生矿物有方解石;少量磷灰石,微量电气石等。 锂绿泥石:LiAl[Si_3AlO_(10)](OH)_(80) 物理特征:白色、微带肉红、鳞片状,珍珠一丝绢光泽,硬度低,小刀易刻划。 光学特征:无色、无多色性,突起中度,折光率Nm>1`5742<1.5765;Np=1.5742。干涉色呈灰、黄、红及兰色,最高干涉色可达二级绿色。二轴正晶,光轴角45度左右。  相似文献   
15.
论贵州茶叶品质与地质环境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毕坤 《贵州地质》1997,14(2):105-120
本文对贵州植茶地质环境特征,不同岩类区茶叶中有机物的含量,茶树品种在不同岩石组合中的品质变化,地质天南地北与茶叶感官质量关系,茶叶在不同地质环境中吸收矿物元素的差异性,不同地质环境矿物元素的释放量和对茶叶生长的补偿能力等的研究,总结出了相同茶树品种在不同地质环境中品质的差异性,不同品种在相同地质环境中品质的相似性,非碳酸盐岩区茶叶品质优于碳酸盐岩区的规律性,获得地质环境是控制茶叶品质的内在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6.
潜资源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坤 《贵州地质》1995,12(4):344-350
本文对地质体中潜在的矿物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转化,与农产品质量关系和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绿色食品”开发等方面提供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矿物元素在农作物中的综合平衡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毕坤 《贵州地质》1998,15(1):67-70
矿物元素是农作物生长中有机物形成和维护生理功能代谢平衡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们在农业生态非均衡自然系统中,以整体性、组合性、多元性、平衡性、特殊性参与酶类、蛋白质、糖分等物质形成的综合平衡效应,是促进农作物朝优质效应发展,保证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本文从矿物元素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作用、综合效应、质量效应、矿肥与农作物质量的平衡效应等方面阐述岩石-土壤-农作物在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中矿物元素的供需平衡关系,并提高到系统论、非均衡律、耗散结构理论的认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同期异形在岩溶地貌演化中的意义——以黔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毕坤 《中国岩溶》1984,3(2):56-66
<正> 地貌发育历史的研究,自1899年戴维斯提出地貌的演化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的循环演化模式以来,对我国影响甚深。1903年维里斯用地文期划分了华北地区的地貌演化阶段。华南地区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不同学者在不同地区建立了三个地文期,1944年杨怀仁首先在贵州提出了大娄山期、山盆期、乌江期的划分,用循环演化说而来的地文期概念一直延续至今。地文期的主要核心是地势越高形成时代越老,并按高程划分成不同时代的多层剥夷面,而且认为各地史时期形成的地面基本上未被改造而保存至今,出现了同一地区不同的工作者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划分不同级别剥夷面的混乱局面。持地文期观点者用高程作为对比条件。数十年来,用地文期阐述地貌发育历史进展甚微,基本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9.
矿物元素在烤烟生长中起较重要的作用,据分析有50余种矿物元素存在烟叶之中,主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元素有铁、锰、钼、硼、硒、锌、氯等,稀土元素有镧、铌、钇等,与烤烟的生理化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笔者在贵州黔南进行了烤烟农业地球化学种植试验,在28个矿物元素监测基础上,研究总结14个元素在烟叶中的含量,得出了烟叶中矿物元素浓度值范围,发现贵州喀斯特区烤烟质量较差的原因,在于土层供给烤烟生长的矿物元  相似文献   
20.
毕坤 《贵州地质》1998,15(3):218-225
1965~1978年笔者参加了1:20万沿河幅,湄潭幅,桐梓幅区域地质调查,将黔东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划分为中统高台组(修定),石冷水组,平井组,上统后坝组,毛田组,使难以划分的娄山关群解体为石冷水组,平井组,后坝组,毛田组,对我省中上寒武统划分产生产大的影响,30多年来的实践,所测地同被认为是标准剖面而予以应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的命名经过未被披露,真相鲜为人知,为此,作为这些剖面的主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