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合武当山风景区某护坡工程,介绍了一种预应力锚索与悬臂桩(墙)组合补强加固高边坡变形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边坡地层的补充勘察,对护坡桩结构内力的受力分析,找出了高边坡变形加剧和桩身局部裂缝的原因,设计采用了预应力锚索补强加固悬臂桩(墙)。经过长期监测,加固后3年来的桩顶最大位移累计30.1 mm,小于国家规定的规范要求。实践表明,桩锚支护补强设计安全可靠,其成功经验和体会对类似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2.
利用区域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基于2008年10月—2018年6月近震资料,对晋冀豫交界地区记录到的地震事件进行震源位置与P波、S波三维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重新定位后,地震空间位置得到明显改善,浅部的速度结构与地形及沉积层厚度对应较好,研究区内控制性断裂和地震多分布在太行山隆起区的高、低速变化梯级带上。对比分析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单元及同一构造单元不同深度的P、S波速度异常特征及其与中小地震和历史强震的分布关系,结合研究区内历史强震和现今中、小震分析发震构造及深部孕震环境,为该区未来强震危险区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震源区位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该地区近些年来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对漾濞地震序列重定位和漾濞震源区及邻区的地壳精细结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漾濞地震的孕震环境、发震机理和破裂过程.本文基于2008年 1月1日到2021 年6 月3日区域固定台站接收到的 36938条Pg和 32111 条 Sg波到时数据,采用新发展的三重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tomoTD)开展了漾濞MS 6.4地震震源区三维速度结构成像与地震重定位研究.结果显示:(1)余震活动主要集中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的西侧,整体呈现沿北北西向的条带状分布,结合已有走滑型震源机制解特征,揭示了北西向隐伏断裂是发震断层,其北西段表现为倾角较陡、结构相对简单的走滑断裂,南东段由两条分支断裂组成.(2)主震的发生及地震序列分布与地壳速度结构不均匀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主震及4级以上的地震发生在高速边界上或高低速过渡区域,余震主要发生在低速、高VP/VS 区,主震上方与下方均显示高VP/VS 异常,推测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应力在孕震区的刚性介质中积累,中下地壳流体(或者部分熔融地壳物质)侵入发震断层区,弱化了漾濞 6.4 级地震的主震区.另外,余震东南侧的低VP/VS 区可能代表介质刚性强,可能阻碍了余震向南东方向继续扩展.(3)结合2013 洱源 5.5 级地震研究结果,推测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北北西向隐伏断层.  相似文献   
54.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人民通过农牧业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两千多年来人们应用这些知识,并通过人工选择及杂交,培育了无数的动、植物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5.
两类ENSO对中国北方冬季平均气温和极端低温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子琪  张文君  耿新 《气象学报》2017,75(4):564-580
利用1961-2012年观测、再分析资料以及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数值试验,探讨了中国北方冬季平均气温对于不同类型(即东部型和中部型)ENSO事件的气候响应,并分析了不同类型ENSO对极端低温事件的可能影响,重点关注了北大西洋涛动(NAO)在其中的桥梁作用。结果表明,ENSO信号能通过调制北大西洋地区的大气环流改变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的纬向温度平流输送和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进而影响中国北方冬季气温,由于不同类型ENSO事件海温分布的差异,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两类厄尔尼诺和东部型拉尼娜事件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均呈现负位相,不利于北大西洋的暖湿空气向欧亚大陆输送,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因而中国北方地区较气候态偏冷。中部型厄尔尼诺和东部型拉尼娜事件冬季气温负异常的显著区域分别位于东北大范围地区、内蒙古河套附近;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冬季显著的冷异常信号仅局限于黑龙江北部与大兴安岭地区;而中部型拉尼娜事件冬季虽伴随北大西洋涛动正位相,但其空间结构向西偏移,对下游中国北方地区气温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可能受局地信号干扰较大。数值试验再现了北大西洋涛动以及中国北方冬季气温对不同类型ENSO的响应,进一步佐证了上述结论。此外,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冬季中国东北地区日平均气温容易偏低,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增多;而两类拉尼娜事件对极端低温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56.
管内投砾新工艺在水文水井围填滤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文水井滤料围填的质量对供水水质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常规填料工艺经常出现"架桥"现象和投砾不到位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管内投砾新工艺,可以克服上述缺陷。首先阐述了其核心设备—专用转换接头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流程;最后基于两个工程实例,分析了设计与施工方面的难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1)与常规工艺相比较,管内投砾法既能够实现止水、注浆和固井的一体化操作,又能够减少成井环节,缩短成井周期,经济效益显著,可靠度100%;(2)采用专用转换接头围填滤料,能够保证水文水井滤料的充填质量,工艺简单易行、安全高效;(3)在深井投砾时,应安装井口自动投砾器;在井管内宜设置投砾导向管,并采用动水投砾。  相似文献   
57.
遥感解译工作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内蒙古1∶5万六户等四幅进行矿产调查,对该地区地表覆盖严重的地区进行了地质解译、图像处理和多波段数据采集分析。由于调查区覆盖严重、可解译性差,因此研究除注重技术方法的先进性,还注重与野外调查相配合。在研究初期与验证阶段都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解译目标的针对性和解译成果的准确性。该次研究成功区分地层、侵入岩、构造的相互关系。经野外验证,在地质体展布与断裂解译方面较为准确,达到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大大提高了区域地质调查和编图的速度及质量,成为该区域地质工作的重要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58.
白涧铁矿床赋存于燕山期闪长岩和中奥陶统灰岩接触带中,空间上与矽卡岩密切相关; 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含矿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28.47±1.2 Ma(MSWD=0.65, 95%置信度),代表白涧铁矿床形成的上限年龄;闪长岩Fe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范围为δ56Fe=+0.043‰~+0.166‰,平均值为0.0915‰±0.019(2SD, n=8);矽卡岩Fe同位素的变化范围为δ56Fe=+0.058‰~+0.083‰,平均值为0.0707‰±0.019(2SD, n=3);灰岩Fe同位素的变化范围为δ56Fe=-0.157‰~+0.042‰,平均值为-0.0575‰±0.019(2SD, n=2);磁铁矿Fe同位素的变化范围为δ56Fe=+0.114‰~+0.146‰,平均值为0.1334‰±0.019(2SD, n=5);黄铁矿-磁黄铁矿Fe同位素的变化范围为δ56Fe=+0.242‰~+0.270‰,平均值为0.2617‰±0.023(2SD, n=3)。闪长岩、矿石和矽卡岩Fe同位素组成的时空演化特征表明它们为同一流体体系演化的产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来自于岩浆流体;白涧铁矿矽卡岩型矿体为燕山期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9.
汪子义 《地质与勘探》2016,52(6):1129-1137
西藏尼木县冲江和厅宫矿床是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围岩蚀变强烈、类型丰富。对陆地卫星运行陆地成像仪(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光谱数据二维散点图做了结构分析,发现在提取铁染蚀变信息时,若选用OLI2和OLI4波段,则没有干扰端元;提取羟基蚀变信息时,选用OLI6和OLI7波段,干扰端元只有植被;剔除干扰端元之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该地区的围岩蚀变信息。最后,结合该研究区遥感蚀变信息、控矿和成矿地质特征,圈定了11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0.
郭晓  张元生  莘海亮  李稳 《中国地震》2007,23(4):383-392
利用甘肃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记录,基于遗传算法,首先用Atkinson方法计算非弹性衰减系数,在此基础上用Moya方法同时反演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反演结果表明:甘东南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404.2f0.264;9个台站中除了天水台,其余台站的场地响应均没有显示明显的放大效应,这与其均处于岩石地基的情况相吻合;研究区地震的应力降范围为1~70bar;震源参数拐角频率与地震矩、地震矩与震级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