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01.
利用空间解析几何法展绘地质设计中的中段及剖面地质图上的矿脉的理想迹线,将传统的图解推测矿脉法上升到定量计算推测法,为用计算机绘制地质设计图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02.
汉诺坝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汉诺坝地区玄武岩具有以碧玄岩为先导,碱性玄武岩到拉斑玄武岩浆多韵次喷发的特点;从碱性玄武岩到拉斑玄武岩Mg^#逐渐增高,稀土元素丰度逐渐降低,轻稀土元素由较富集到较不富集。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从碧玄岩到拉斑玄岩浆的部分熔融程度逐渐增高的产物,未发生明显的分离的分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303.
介绍了非金属矿物橡塑填料的特点和若干主要非金属矿物作为橡塑填料的应用研究现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天然矿物作为橡塑填料不仅可以改善橡塑的许多重要性能,而且可降低成本,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从偶联剂、填料颗粒粒径和形状等方面讨论了目前非金属矿物作为橡塑填料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4.
碳酸盐岩构造岩的类型及其特征——以桂林岩溶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碳酸盐岩构造岩,既有其它岩类构造岩的固有特征,也有本身的特征。这些特征由其结构构造、化学组分、物理性质参数、空间分布及组合等因素综合反映出来,因此,可划分为碎裂岩、角砾岩、碎粒岩、糜棱岩、重结晶构造岩及其相应的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305.
基于1999—2007年和2011—2013年2期云南地区的GPS速度场资料,结合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给出了2个时段应变参数和GPS速度剖面结果,综合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前后云南地区地壳变形动态演化特征。GPS速度场动态演化结果表明:整体上GPS速度场方向从川滇块体南部的南向逐渐转为滇南块体的南东向,块体边界断裂带附近存在明显的相对运动特征。相比于1999—2007年,点位更加密集的2011—2013年GPS速度场结果还反映了断裂带分段变形特征;在滇南块体及周边地区,南东向的运动有显著的增加。应变参数动态演化结果表明:整体上呈现"中部拉张、两端挤压"的特点;区域变形(剪切、拉张或挤压)的分布特征与区域主要断裂带的背景运动及变形特征密切相关;相比于1999—2007年,2011—2013年的拉张变形区有所扩大,并且有向东和向南扩展的趋势;川滇块体东边界(小江断裂带)整体的挤压变形已经不再显著,主要集中在小江断裂带北段靠北的区域。跨断裂带GPS速度剖面结果显示:小江断裂带左旋滑动速率从北向南逐渐减小(由10 mm/a减至5mm/a),北段变形宽度较宽;红河断裂带右旋滑动速率约为4 mm/a,变形宽度较宽;动态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2条断裂带变形模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06.
利用河水衰减法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在滇池水体中不同条件下的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滇池自然水体中,LAS和NIS均能生物降解,在试验时间(30d)内,L,AS的降解率达95%以上,NIS的降解率达92%以上,其降解动力学遵从二级动力模型.改变水温、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pH值以及添加营养物质(葡萄糖或磷酸氢二钠)均对LAS和NIS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水温对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影响最大,当水温从20℃增至30℃时,LAS的降解速率从0.73-1增至2.10d-1,NIS降解半衰期从11.5d减至4.4d;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增加,降解半衰期有所增加;表面活性剂在pH 7时的降解性能略优于pH 10时的降解性能;添加葡萄糖抑制LAS和NIS的降解,而添加磷源磷酸氢二钠对其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曝气能促进LAS的降解,但对NIS降解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7.
面对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这样一个社会信息链的挑战,图书馆如何突破单一馆藏制向网络信息资源转变是图书馆界乃至信息服务业面临的一项急待解决而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虽然,因特网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它不能为我们解决准确、有效地查询与获取有用的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308.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华贵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华贵栉孔扇贝养殖容量的调查及生态生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可为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贝类能量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3—33℃)范围内,华贵栉孔扇贝的耗氧率(OR)和排氨率(NR)与体重(W)都呈负相关,可以用Y=aW-b表示。华贵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温度的关系可以表示为OR=-c+b1T-b2T2。在13—28℃温度范围内,华贵栉孔扇贝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8℃时,耗氧率达到最大值,温度升高到33℃时,耗氧率反而下降。而排氨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NR=c1edT,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则呈持续升高趋势。华贵栉孔扇贝呼吸和排泄Q10值范围分别为0.466—2.471和1.129—2.437。在23—28℃温度范围内,不同规格华贵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值(原子数O:N)较高。方差分析表明,体重、温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华贵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华贵栉孔扇贝的日常代谢明显高于标准代谢,耗氧率和排氨率平均值分别提高29.9%和69.4%。  相似文献   
309.
企鹅珍珠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企鹅珍珠贝养殖容量(carrying capacity for aquaculture)的调查及育珠生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可为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贝类能量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3~33℃)范围内,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OR)和排氨率(NR)与体重(W)都呈负相关,可分别表示为Y1=a1W-b1和Y2=a2W-b2,其中,a1的取值范围是1.330~4.128,b1的取值范围是0.453~0.651,a2的取值范围是0.150~0.354,b2的取值范围是0.446~0.634。在实验室温度(13~33℃)条件下,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为0.329~7.303 mg/(g·h),排氨率为0.035~0.489 mg/(g·h),其中耗氧率在28℃时达到最高值,33℃时开始下降,而排氨率则呈持续升高趋势。企鹅珍珠贝呼吸和排泄Q10值范围分别为0.210~2.494和1.193~2.483。在23~28℃温度范围内,不同规格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值(原子数O/N)较高。方差分析表明,体重、温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企鹅珍珠贝的日常代谢明显高于标准代谢,耗氧率和排氨率平均值分别提高32.1%和76.7%。  相似文献   
310.
SAR辐射定标中的地物杂波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丁  涂国防  洪峻 《遥感学报》2005,9(5):544-548
研究了SAR有源编码辐射定标技术,提出了通过移相器进行方位信号编码,通过混频器进行距离信号调频斜率反向的地物杂波抑制方法;采用RD成像算法获得了分布目标的图像,完成了不同分布和强度的地物杂波与定标参考目标的仿真图像,并采用峰值方法对SAR辐射定标精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有源编码辐射定标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地物杂波的影响,提高SAR辐射定标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